提示:点上方↑"爱家谱网"免费订阅哦!
简介
江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江元仲为得姓始祖。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六。据资料考证,江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江氏历史变迁过程发展
江姓起源于河南正阳县江国,历代迁徙,大致经历了自北向南上的流动过程。大的前夕形势是:江国被南方楚国所灭,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至河南陈留.考城(今兰考)一代,然后又迁山东.安徽等地。其后散居于浙江务州(今金华市).山西蒲坂 河南洛阳 .湖北江陵 .河北中山. 山西平成. 山东曲阜各地。西晋灭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 山东等地南迁江苏 浙江等地。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江姓政治家 军事家 学者 文学家。唐朝中后期,削镇割据以及唐末黄巢之乱时,在中原的江姓南迁长江流域,远至福建。五代之初,有一支萧姓帝王之裔改姓江姓,其中很大一部分迁居安徽歙县 江西婺源等地。
北宋时陆续有江姓一句浙江西部 江西东部,南下福建。至宋末江万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止水。其后裔及副将迁往,福建,散居闽侯 厦门 惠安一带。其后分支有不少后裔迁居广东东部 北部 西部,形成又一个大的迁移过程。明清以后,江姓遍布大江南北,只清朝中叶,福建 广东的江姓人大批迁居台湾,继而迁居南洋(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人口的迁移是无奈的,然而却促使江姓人在异地扎根奋斗,繁衍生息.体现了江姓光荣传统。
江氏起源
一、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
二、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三、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四、鲁姓一支改江姓
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有鲁野一公,唐宣宗时进士,受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地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后因有感于宦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出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江氏先祖
江氏先祖最光彩非凡,中国古代五帝之一黄帝之后——帝舜高阳氏姬颛顼六世孙伯益就是江氏的始祖。远在虞舜时代,原为调训鸟兽官员的伯益被派去协助大禹治水而著有功绩,帝舜因此赐姓赢氏,故“赢氏”为江氏根源。治水告一段落后,伯益一直辅佐禹治理天下。禹逝世之前,有意把天下禅让给伯益,伯益不但拒绝,且隐居箕山。伯益有子三人:长曰大廉,是秦、赵之先祖;二曰若木,系传费、徐;三幼子曰恩成,字元仲,事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其后子孙爵封于江陵,开始以国为族,称为“江国”,是为江氏传代始祖。江陵(位处现在的河南省边境)邻近有陈国及强大的楚国。“江”立国一千七百余年后,在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六二三年),被楚国所灭。国既被灭只好“以国为姓”,子孙大部份仍在当地传衍。直到十六世祖江贞,率同族人离开故地江陵,远走他乡,其中大部的裔孙迁到山东的济阳及河南的考城。所以江氏的子孙便有“济阳”与“淮阳”二脉,在济阳的这一支脉声势尤为显赫,成为当地望族。如今江氏就以“济阳”、“淮阳”为其堂号,汉朝时,许多江姓先贤在朝任官,足证当时山东的江氏族系非常鼎盛。
各地江氏
福建江氏
济阳郡,颛顼帝玄孙伯益之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得舜帝赏识,让管理畜牧业,成绩卓著,帝赐姓嬴。江氏本姓嬴,《姓谱》云:“嬴姓,伯益之后,封江陵,子孙以国为氏”。《姓纂》载:“嬴姓,颛顼玄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两姓相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江氏始太祖元仲,又名思成,系伯益幼子,任夏朝大理卿(司法官),由于他尽忠守职,获帝恩典,子孙后代,世袭封爵于江,以当时河南、湖北交界的正阳一带为食邑。传至元仲第三十一世孙江济,号雄略,助周武王伐纣有功,封京东侯又为江侯。其时以地名做国号,以国号做姓氏,习惯流行,“济的食邑在正阳,以此始建立江国,以后江姓就源于此。”江氏后裔,为了不忘江济承先启后的功绩,就把他的人名和食邑地名,即江姓始祖和发源地联在一起,顺理成章地把“济阳郡”奉为江姓的堂号。
江氏入闽始于西晋及唐朝初期,由中原沿江浙迁入闽北、闽东及福州等地,其次,早期迁入江西的江氏,于唐朝末年迁入闽西宁化、汀州等地;再次是在南宋末期由江西入闽的江晔之子万里、万载、万顷的后裔。
江济第七十八世孙江晔,即八郎,字文明,号伟齐,生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死后追封为周国公,习儒学,经明行修,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谱云其“户履堂满,经其指授,多所成达”(《江氏宗谱》晔公条)。门生称之“韦斋先生”。宋理宗在位时,晔授奏名进士,初任全州教授,后历陕州宜都尉、抚州金溪县尉、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转江南西路提举茶盐公事、大事司帅参等职。为官数十载,以“洁廉匡敏”著称。*张一娘、刘九娘、陈二娘,均封镇国夫人。考*葬于江西饶州都昌七都灵芝山。
五华、兴宁江氏
江氏:宁化、五华、兴宁(江氏族谱》:江氏济阳堂始祖期之一百零一世孙墒(有谱作塙),其六传孙晔,生三子:万里、万载、万顷。兄弟三人由江西迁福建,为福建一世祖。万里生三子:镐、铸、镗。铸之第二子承祖,迁居宁化石壁,其后分迁长汀、五华、河源、梅县、兴宁等地。
《永定县志》:本县江氏,先从宁化石壁迁人上杭,继由上杭迁人永定苦竹乡高头村和仙师乡务田村。高头江氏裔衍南靖、台湾。永定《济阳江氏高头族谱》:始祖八郎公,宋时.由宁化石壁下移居上杭开基。至九世分五房,长房传四代,至十三世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移居海澄石斧岗头;二房传三代,至十二世移平和葛布大溪;三房(东山房)至十世外迁福州、温州各一支;四房(北山房)至十五世开始往台湾分迁的很多。如十五世:以春、以光、以茂;十六世:一玉;十八世济澜五子;十九世涵柱、鹏伍(书九)、铅伍、珀伍、风伍;廿世:武远、中远、泰远、钦远等都在清代先后迁徙台湾定居。
《唐山过台湾故事》:唐代,五世祖江孟德,自江西饶州人闽。开基宁化石壁乡,后衍丰顺、紫金、深圳及台湾各地。
台湾《江氏族谱》:宋末元初,江万载的弟媳钱氏、侄媳邱氏带领子孙家人自同安县迁居宁化石壁乡,后世子孙分衍永定、上杭、广东大浦,再衍台湾。
周江江氏源流
我江氏自元仲公传至江西又从一二七五年移福建历有一百多世。我祖六一郎公自闽一三三九年迁乐。祖婆又迁周潭以来。历近七百年久矣。原有祖堂被毁未复。又失族谱。借来广西祖叔家谱是民国十六年手抄本。是集各处小谱考论编谱。在没有全谱下。不敢以真始记之。只能权宜横坡(作始)。里面所记周江始祖六一郎与廖祖婆由闽至乐。却未记细节。居至今时各家各记私派小谱。升。恐谱失错记。各处搜集晔公后裔旧谱。伤心虫蛀。非残则缺。乃悉心遍仿。方知龙南有一支正是灾降一夜后。从周潭迁出的祖叔。有一本江氏老谱。内记一至四册旧谱。正是我祖上丢失二本之一。系清雍正年间旧谱历经至民国三年秋。以 5个大银一本。请秀才手抄共四本。龙川。横竹洋。横坡。周潭。各得一本。旧谱归周潭。后来在灾降年间2本族谱丢失。居至今时,旧谱重出。实乃祖宗有灵。不至于横向错接错记。今喜得旧谱。欢喜若狂。阅之方知迁乐来由。明宗派。列房份 。分世数。功名。爵秩。祖墓。事责。遗训。移居等项。无不柳列有序。详而列之。升。恐旧谱有失。纸质残旧未能久留。於《 公元二0一0年庚寅岁孟春十八世子升编印。谨予谱首。》
山东济阳江氏
字辈派: 大宗行第:巨孝家声显,文思彩梦祥,兴宗基兖上,锡祚始淮阳,谟赞扬光烈,享庸敕典常,箕山嘉阴远,奕世庆蕃昌。虎溪派行第:祥本和致,福性善积,佑启丕承,保包滋大。长田派行第:原本虞廷相,分符列盛周,临淄昭旧望,开化拓新猷。至孝传齐国,洪恩普越州,长田滋世泽,遥接小山流。金鳌派行第:立志允可成,维学以尚进,良法思继守,家声乃克振。德兴车田派行第:政治留清白,官规肃善良,嘉兴孙吉利,庆衍世荣昌,德大诒谋远,功高燕翼长,深仁隆泰运,祖泽永流芳。歙西严溪派行第:嘉言懿行,修己治人,福基在德,业懋维勤,学优则仕,克让允恭,忠厚法祖,贤智昌宗。乃宗图大,怀德家长。
广东韶关江氏
我们的祖先是.文桂公,文桂公于天顺五年(也就是公元1461年)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紫荆山来广东韶关的,我们的排份是,...(文章源发远流长.锦绣清澜显瑞祥.达向东洋观赴会.通超瀛海庆朝阳.灵钟川岳多贤哲.辉映星辰集济翔.从龙俊彦连环起.继美家庭德永昌.
我们的世祖元仲公...元仲公到江万里有110世了..江万里到我们的文桂公5世.也就是说,元仲公到文桂公有115世了..呵..我们的家族有很多去了四川谢洪县,也有很多去了广西庆远府天河县,江西南安府崇义县.等等
上杭客家江氏
上杭江氏,济阳郡,颛顼帝六世孙伯益之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得舜器重,让他管理畜牧业,成绩卓著,赐姓赢。江氏本姓赢,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江氏始太祖元仲,又名恩成,系伯益幼子,任夏朝大理卿(主掌刑名之官),尽忠守职,获帝恩典,世袭封爵于江,以当时河南、湖北交界的正阳(今河南省正阳县)一带为食邑,是为江氏传代始祖。
传至元仲第31世孙济,号雄略,因佐周武王伐纣有功,爵封东京,周成王十五年庚子(公元前1101年),以子男之田,赐南郡地(今湖北省江陵县)百里,济的食邑在正阳,以此建立江国,以后江姓就源于此。江国的都邑在今正阳县城东南35公里的大林乡涂店(有江国城遗址,属文保单位)。
湖南江氏
浏阳江家垅江氏
迁湘始祖启任公,明万历年间迁居长沙古华山,其子圣富、圣贵始迁浏北江家垅,后衍为三支。 浏阳江氏 始迁祖汝恭公,字安礼,号令德,原籍江西瑞州府上高县正度,明初来浏教授生徒,洪武10年(1378)偕弟汝敬、汝尧卜居浏南十五都净溪桥。1941年五修族谱。
益阳江氏
字辈 支派语二十字:继德仲朝绍,崇永大世明,立国忠文显,传家清白声。旧派歌:居焕有定伯,文章启驿荫,兴旺世代用,礼乐振家声。酉丁合派歌:兴旺从忠孝,诗书绍祖芳,敦伦昭敬爱,继序卜其昌。附争光录黄安派语:文通千载士,彩梦永流芳,仁孝垂模远,诗书贵泽长,缵先怀旧业,启的望嗣昌,花笔从兹灿,维新祖德光。楚南宗派:廷之天永,世绍文昌,芝兰俊秀,立达名扬,忠孝廉让,贞正纯良,家声克振,绵远流芳。万盛乾光耀,崇允开沦建,思源文必友,文章华国显,启荣一景成,庆衍福齐增,继德促朝绍,祖昌隆教世,立宇凡林公,志定永时兴,达先贤哲盛,祥钟人瑞贡。新派语:瑞贡知行肇,盈科进化隆,安邦永正道
宁乡江氏
始祖万里公,字佐远,号古心。原籍江西鄱阳,宋理宗时拜左丞相,谥文忠。数传至德绶、德莼兄弟,由资阳分徙湘阴、江西,明永乐间两兄弟又先后归居益阳江家坪。至重黄公,于明景泰2年(1451)创置长沙鹅洲铁站坝。又数传至镜圆公于明正德间携子广珑、广湖、广春徙居宁乡二都商家冲。珑公无嗣,湖、春二公为宁邑分房开派祖。清嘉庆间创建宗祠于茶子山。康熙23年(1684)、乾隆33年(1768)纂修墨谱,同治3年(1864)始付梓,1914年续修。派语:广显邦漍正添心柽嘉明寿大方启序承封荫。
醴陵台州上江氏
始迁祖授甫公,明洪武12年(1379)自江西吉水迁此。族人分布于江家冲、白兔潭。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8000人。
醴陵下江家山江氏
始迁祖善庵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 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人。
醴陵江家冲江氏
始迁祖富春公,元季自江西都昌迁此。族人分布于西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0人。
醴陵江家山江氏
始迁祖宥公,宋末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江家滩、湾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500人。
醴陵江家洲江氏
始迁祖子坚公,宋宝祐元年(1253)自江西分宜迁此。族人分布于西林、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700人。
醴陵渣江江氏
始迁祖亨通公,清康熙末年自广东嘉应迁此。族人分布于普口市、茶园口、佘家港。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900人。
醴陵佘家港江氏
始迁祖日卫公,明崇祯末年自广东嘉应迁此。族人分布于普口市、江家托。至1948年,全族人口800人。
醴陵上江家山江氏
始迁祖大辅公,明永乐22年(1424)自茶陵迁此。族人分布于攸县、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醴陵潘家河江氏
先世明洪武间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江家冲、苏家垅。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3000人。
茶陵虎踞江氏
先世清嘉庆12年(1807)由攸县新市迁此。
茶陵湖口江氏
先世明弘治16年(1503)自江西会昌迁此。
茶陵高陇江氏
先世元至顺元年(1330)从江西永新禾川迁此。后裔分支白水龙。
炎陵水口江氏
始迁祖元纲公,清顺治时自福建汀州迁此。
湘乡测水江氏
一世元仲公,封于江,子孙以国为氏。百十一世万里,宋理宗、度宗时官居右丞相,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子惠福,字国通,同父殉节。惠福子丰礼,名兴祖,字六云,吏部侍郎,宋德祐元年(1275)因元兵之乱,自江西泰和县挈眷来湘,卜居测水、牢田。子一德、一和、一春。德公开籍测水、山田等处,和公开籍牢田、黄龙桥,春公失传。清乾隆42年(1777)始修族谱,道光2年(1822)、同治13年(1874)、1915年、1995年续修,至此有男丁3644人,女口2394人。总祠建于锁石坳。江西原班:世景承芳桂,千家万惠丰。德房续班:一必嗣福寿,祖德伯万正,时绍嘉吉庆,忠良永远兴。和房续班:一必嗣福寿,祖德再兴隆,忠义廉上信,正直明贤梁。两房合订续班:仁义同心志,声名定显扬,诗书贻后泽,孝友迪前光,积善殷培养,本支自蕃昌。政体共和建.国主人民当.经济大腾飞.社会发展长。于2011年在梓门铃山山田新建江氏宗祠。
新宁杨溪江氏
始祖大琅公,始居宝庆新化永宁乡黄泥石。四世祯祥自新化黄泥石徙新宁杨溪。
衡南石桥江氏
始迁祖君应公,明洪武间由江南徽州歙县迁衡,开进五、荣五、际五、凤五四派,世居清泉东乡三十九都石桥。 资料源于网络如有错漏欢迎江氏宗亲指正。
郡望堂号
1、郡望
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建都于陈(今河南 淮阳)。后一度改称陈州。惠帝后时为郡,时为国。成帝时相当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县地。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及唐又改陈州为淮阳郡。
济阳郡:西汉治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 兰考县东北。晋惠帝时,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东晋后此郡废。此下距今河南省境德正阳县不远。此支江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江德。
2、堂号
忠廉堂:宋时上高尉江灏,因统义兵捕盗有功,历任柳州、象州两州知府,为官又忠又廉。
六桂堂:宋初,福建莆田人翁乾度有六个儿子,他们均考取进士。三科六进士,在同一朝代为官,满朝皆知,御赐“六桂坊”,被誉为“六桂联芳”。
江氏名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江姓历代名人144名,占名人总数的0.32%,排在名义上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七十一位;江姓的名义上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5%,排在名义上第三十五位;江姓的名义上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6%,排在名义上并列第四十七位。
在中国历史上,江姓名人辈出,如汉代以传授《诗经》、《谷梁春秋》闻名的大江公;因精于《诗经》被誉为“鲁诗”之宗的江翁;西晋人江蕤,任谯郡太守,其子湛,官侍中、吏部尚书;南朝时人江淹,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以文章见称于世,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遂有“江郎才尽”之典故;南朝梁时考城人江革,任御史中丞,敢于弹劾权贵,以廉洁见称;南朝陈时的文学家江总,历仕南朝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宋朝人江参,擅长山水画,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等;清朝人江永,精研音韵,兼通历算地理,考释古代名物制度多有创见;清朝江苏元和人江声,精于训诂,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其孙江沅,著有《说文释例》、《说文解字音韵表》;清朝江苏人江藩,博综群经,精于训诂,旁及诸子佛老,著述颇丰;清朝还有诗人江湜、音韵学家江有诰、将领江忠源等。当代,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更是江姓中杰出的代表。
修谱热线:0769-81690115
手机:15322883122
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并转发出去!同时欢迎亲提供更多的姓氏资料与我们一起分享探讨。投稿邮箱:3312000199@qq.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