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闻与写作公号(获授权转载)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并非难在写作本身,而在于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然而,如何选择恰当入口?如何通过“人”来做文章?……为此,我们特邀陈力丹教授为我们通过案例讲解通讯写作如何通过报道人物讲出新闻意义。
原 稿
104岁的卡尔罕故土难离(主题)
[新闻报道]卡尔罕·吾介克今年104岁,她是尉犁县喀尔曲尕乡的长寿者。喀尔曲尕乡是罗布人聚居的地方,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的要求,喀尔曲尕乡的人将搬离这里。
卡尔罕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她耳不聋眼不花,她说:“我在这里住了一百多年,这里的烧柴多,走了就没有了。”
她指的烧柴就是沙漠边缘的胡扬和红柳。她用这些烧柴一辈子啦,谁愿意给她解释这于生态大大的不利呢?在她的经验里,罗布人是很稀少的一群人,他们的活动对生态产生不了什么影响。过去他们以打鱼为生,后来又开始放牧,今天他们也像其他塔里木河沿岸居民一样开始种棉花。种棉花可以赚很多钱,所以他们家家都有摩托车,但他们也知道,改种了棉花,便种不了菜,因而只能吃一点菜。鱼也少了,吃鱼要从承包水库的人手里买。
从罗布人生活的变迁可以看到塔里木河如何走向衰竭的,当然直接的原因并非是罗布人,但他们的生活是与塔里木河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的。卡尔罕出嫁时才12岁,她们家很富裕,有很多很多羊。丈夫78岁去世,在世时他就是个打鱼的。她的小儿子艾再孜·霍加说,小时候这里的水还很多,现在的塔里木河水是咸的,如果直接喝他就拉肚子。
喀尔曲尕乡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来水,电、路也不好。如果路好就可以把煤运进来,卡尔罕就不会认为这里的好处就是柴多。卡尔罕的长寿秘方就是吃肉,三天不吃肉她就头疼,肉一吃马上就好,实在没肉就在茶里放羊油,用羊油泡馕。此外她最喜欢看电视,每天晚上供电时间一过,电视就没了,她就在屋里走来走去,讲在电视里面看到的事情,之后就问电视为啥不出来。如果供电正常,可以把宰好的羊肉放在冰箱里,夏天也不会坏,随时让她吃,并随时让她看电视。
如果她随家人迁离喀尔曲尕乡,她的这两个愿望就都得到满足啦。卡尔罕一辈子没去过医院,心脏、胃都很好,也没有高血脂。相信她会拥有这一天的。
「
名家评析
Expert evaluation
」
现在一般化的通讯太多,通常是配合某一重大事实的消息,把事情更具体地描述一番,主题与消息完全一个模样,缺少真正唱主角的人在其中活动。然而记者刘铁梅的通讯《104岁的卡尔罕故土难离》,不禁让人叫好。她写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有关的消息、文告已经发表了,需要将常年生活在那里的人迁出这个地段,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但是,道理讲起来是抽象的,如何让公众真正理解这项工程的意义,与其讲大道理,不如让生活在那里的人说说环境恶化对他们的影响。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记者或找当地的基层干部问几句话,或随便拉几个村民问问,也能写出篇通讯来。然而人们对于这种一般化的文章见多了,难以引起阅读的欲望。通讯同样要讲究新闻价值,刘铁梅选择了一位特殊的人物——104岁的罗布人搬迁户中的寿星卡尔罕·吾介克,再配上一张记者与老奶奶的合影,无论如何都得留住读者的目光。因为选择卡尔罕,太符合“异常性”这个新闻价值的要素了。以她百年的经历来见证,十分难得,也很有说服力。
一个几乎没有离开过故土、没有文化的104岁老人,让她直接说出对搬迁政策的理解,即使以自己的生活作背景,也显得很不自然。记者采取的是拉家常的方式,通过对素材的组织,以及自己的叙说,把搬迁的道理融入行文中。读完了通讯,亦感觉不到一丝训诫的味道。
老人说的最多的,是百年来这里的“烧柴”多,搬走了,就没有烧柴了。而这恰恰是人类活动对塔河流域生态的一种长年的无形破坏。“烧柴”是指河边的胡扬和红柳,每天、每年地砍伐沙漠边缘的这些林木,至少是最近百年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她12岁出嫁时,家里有许多羊,丈夫是打鱼的,后来鱼少了,开始以放牧为主,牧草少了,又种棉花。住在塔里木河边,现在却没有鱼吃,要从承包水库的人手中买了。她的小儿子说,小时候水还很多,现在河水变咸了,喝了拉肚子。通讯平铺直叙,只是叙说这段历史的环境变化,“环境恶化”的概念一字未提,读者却可以自然读出。
如果搬迁仅仅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缺少对生活的憧憬,显然达不到动员的目的。通讯的后半部分,通过讲述卡尔罕的愿望,讲出了搬迁可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她爱吃肉,爱看电视。但是这个罗布人的村子远离县城,电的供应有限,不通电时,她只好讲讲看过的电视里的事情;同样由于电的供应难以正常,夏天她爱吃的肉难以用冰箱保存。搬迁后可以随时吃肉,随时看电视,这种即时就能实现的愿望,对于老人来说,就是幸福,道理非常简单。于是记者最后谈到老人健康的身体,以这样的话结束通讯:“如果她随家人迁离喀尔曲尕乡,她的愿望就都得到满足啦。”
这篇通讯只有700多字,既写出了罗布人对故土的留恋,也真切地反映了他们百年来生活环境的恶化,以一个很小的罗布人乡,一个乡里的百岁老人,说明了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工程的必要性。没有套话,只是生活。我们现在常说,新闻要走进平常百姓人家的生活,但是,并非只要报道了百姓人家就是好,如果报道的人家生活与自己一样的平常无奇,恐怕也没人看的。新闻是一种有独特要求的报告,日常的、循环往复的事情不具有新闻价值,即使报道平常人家,也需要选取与众不同的角度或与众不同的人物,或与众不同的人物经历。这篇通讯选取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因而适应了心理学的“首应效应”。“104岁”这个数字就是新闻,如果再告诉你这位老人一辈子没去过医院,至今心脏、胃很好,没有高血脂,更会引人关注。
「
总 结
Expert evaluation
」
通讯的信息含量通常应该比消息要多,有许多是间接的或潜在的。这篇通讯虽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位百岁老人,来讲述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工程的意义,但是,无形中也在报告罗布人当今的生活。我们想象中的罗布人,通常比较原始,经济上也比较困难。从这篇通讯看,他们如今的生活是不错的,种棉花赚不少钱,有条件看电视(尽管供电困难),家家有摩托车。钱已经不成问题,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而根本改善他们的生活,必须改变环境。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人生存的生态环境,就这样以一种必然的逻辑得以提出。一篇小小的通讯,带出了多层信息。
就这篇通讯的写作特点看,采取了人称模糊化的手法。形式上是通常新闻写作采用的第三人称,但是隐蔽着记者的第一人称。文中没有出现一个“我”字,然而一些语调使人感觉到是记者在亲切地叙说,给人一种亲近感。这一种写作手法,值得在这里向大家介绍。
(原载自《新闻与写作》,学术引用请以纸质刊物内容为准,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工具、影视制作者的私人家教、新闻教育者的参考书、文化传播研究者的课题素材、文案策划者的助手、写作爱好者的后花园、摄影爱好者的移动课堂、新闻学子的专业圣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