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长征》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罗列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长征》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罗列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长征》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罗列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长征》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罗列

阅读是心灵之窗

是平凡生活中的飞翔

通过阅读

我们获取精神滋养

感悟革命先贤的丰功伟绩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让我们跟随西湖语文的步伐,再度重温八年级选读书目《长征》,去领略这刻在白山黑水间的壮丽画卷,去感受那写在苍茫大地上的不朽诗行!

一、《长征》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教师 苏环环

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要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作为载体。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自主阅读书目推荐的《长征》一书,便是“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重要作品,是“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

由于《长征》叙事结构宏大、人物事件稠密、史实线索庞杂,且涉及历史、地理、军事等多元视域的融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难以从宏观视野和理性思维的高度去思考。因此,在《长征》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需要抛出指向核心大概念的问题支架,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围绕议题进行整合、思考、分析、归纳,从而得出“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的核心大概念。教师围绕这一概念设置主题情境,借助情景还原史实,让学生回到真实可感的历史中,从而实现对作品内容的深度感知和理解,让概念理解性学习变成信念确立化学习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全党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提取核心概念。

从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来看,纪实类文本的教学指向应该是“整合信息”“分析判断”“价值提取”。从学情来看,学生基本具备了梳理故事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内涵等能力。《长征》涉及大量中国革命史实及背景知识,虽然八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开始接触中国近现代史,对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他们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和情感的联结。因此,教师需要找到符合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的阅读驱动点,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在整本书阅读的起始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任务群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形成科学、适切、可操作的阅读方案。基于此,在阅读起始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驱动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自主阅读,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

任务群组(一)

1.阅读时间规划。阅读时间为1个月,每周阅读累计不少于 4小时。根据自身情况规划阅读时间和阅读章节。

2.阅读内容记录。完成表1,并针对阅读内容设计问题(在阅读推进课中对典型问题展开小组探讨)。

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

3.阅读方法指导。以“快速阅读法”为主,提出建议:一是要集中精力,尽快弄清楚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二是要以默读为主;三是眼睛的视域要宽,不回读;四是要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学生活动:以第一章《突出重围》为例,在有限的时间内(22分钟左右)快速浏览,概述主要内容,对阅读速度形成基本认知。

任务群组(二)

1. 根据长征的各个阶段,结合书中信息和历史资料,将书中各章节内容进行分类划归,并思考:长征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2.用绘制地理插图的形式或者直接在地图上描绘长征的基本路线,标注重要时间节点和相关事件。基本路线归纳: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3.开展小组合作,借助人物图谱、人物卡片等概括每章节中对事态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的整体风貌,品评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红军战士或领袖人物。

二、聚焦细节,还原情景,化概念为信念 。

《长征》一书不仅有全景式的写法、宏大的叙述架构,还有大量丰富的细节、细腻动情的笔触。以第七章《血漫湘江》为例,教师设计如下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从作者细腻而平实、含情而克制的笔法中感受细节所营造的情境,进而感受这种情境所传递的直抵人心的力量。

《血漫湘江》章节阅读教学设计

(一)聚焦文本细节

1.自由阅读第七章《血漫湘江》,根据任务群(一)“阅读记录表”中“整体感受(关键词)”,找出最能体现所列关键词的人物及事件细节,并做好批注。

2.小组合作,完成表2。

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_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

(二)设置主题情境

学校将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写一副英雄挽联。为本章节中你印象最深的英雄人物写一副挽联,以表达我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2.谱一曲英雄赞歌。以歌曲创作的形式致敬长征英雄,弘扬长征精神。(1)播放电视剧《长征》片尾曲《十送红军》,小组讨论歌词内容和主题、情感基调、谱曲风格等。(2)根据表 2 所填内容,确定歌词的情感基调、主题和基本内容。(3)选择合适的曲谱填词,或者创作歌词后自主谱曲。

3.拍一段英雄影片。选取文本中印象最深的镜头,结合相关人物和事件,创作微电影脚本。①确定微电影的主要人物、相关事件、主要场景。②回归文本细节,选取镜头和画面,根据需要创作旁白或人物台词,并配上背景音乐。

微电影脚本示例(多媒体展示)

画面:残阳如血,长沙小吴门的瓦屋街(全景),小吴门城墙上挂着的头颅(远景),一户农民家的小木门,门后是卧病在床、白发苍苍的老人,床边照顾老人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年轻妇人(近景)。

旁白:站在小吴门的城墙上,可以看见他家那木板做的家门。木门后的家里有他卧病在床的老母,他的妻子名叫陈江英。年轻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的灵魂终于回到了他梦中的故乡。英雄纵然豪情万丈,可谁不想在故乡侍奉年迈的母亲,照顾相濡以沫的妻子?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他不得不放弃这一切。

背景音乐:丁乔《根据地》。

三、课程融合,实践探究,化信念为力量。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长征精神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都有不同侧重的内容涉及和体现。从课程设置来看,无疑都是通过继承革命文化尤其是长征文化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新课标指出,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研讨,集体策划、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基于此,课程融合的教学应成为《长征》整本书阅读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课程之间的横向融合,也可以采取学科之间的纵向融合,还可以实现突破学习空间的课程与社会之间的融合。教师可围绕某一主题任务,跳出自己的学科教学视域,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打破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和知识、能力界限,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统领下梳理、整合学科内容,最终围绕主题学习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性建构。在阅读讨论课和展示课中,教师可作如下设计:

教学设计二

(一)小组合作,选择议题。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期准备选择议题,以文本为依据,融合其他学科搜集材料。

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

以议题2为例,教师可做引导: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请大家结合《长征》第十四章《黑暗时刻》,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北上”和“南下”两种决策的利与弊,并围绕“长征中的伟大决策”这一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深度思辨,撰写论文。

围绕所选议题,先开展小组讨论、整合材料,再结合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得撰写论文,要求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论文不少于1500字。

(三)多样形态,展示成果。

结合所选议题类型和论文内容,小组商定成果展示形式,在班级开展不同形态的成果分享会。

成果汇报方式示例

1. 影片发布、试映会。根据阅读推进课创作的微电影脚本制作微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整合图片、截取视频资料、实景拍摄等方法,并结合所撰写的论文内容设计旁白、结语、电影宣传稿等,最终以完整的流程(电影宣传—影片播放—观影总结)呈现读书成果。

2. 辩论赛。选择议题 1“探讨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同学组成团队,以“长征精神过时了吗?”为话题展开辩论。

3.红色遗址“云展馆”活动。选择议题3的同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个个红色遗址打造成红色展馆,利用 VR 虚拟技术移植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并配以生动的解说,让人更真实地感受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

(四)知行合一,综合实践 。

1.实地参观考察活动:参观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发源地——刘集和抗战时期有着“山东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并撰写参观报告。

2.开展“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的徒步拉练活动。通过制订路线、模拟长征行军等形式,学生亲身体会到红军长征路上的苦与累,深刻领会了红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情境的创设不应该停留在提供学习支架上,而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并成为学习任务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此组任务群以情境为依托,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阅读与生活互通互联,构建了一种开放性、多元化、探究式的大语文课堂。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出文本,感知社会,建立阅读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驱动学生将“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的概念和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并从中汲取力量,真正实现“化信念为力量”。

二、《长征》重要知识笔记

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_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2月生于北京。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远东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篇历史随笔《1901》《1911》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刷文学奖等。

背景

《长征》创作于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2000年底,王树增看到了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书——《人类1000年》。该书由西方各个领域的专家评选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一件是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他认为,对于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的青少年对它认识得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当代的中国人眼中的长征和西方人眼中的长征到底有多大差异。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些年来,有不少外国青年重走长征路。这些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青年在这条路上寻找什么呢?他说:“我相信这些外国青年走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是在朝拜和寻找某种精神。西方专家把它列入100件大事,我觉得根本的理由是,它前所未有地体现出了人类还有如此坚韧的精神、如此为了信仰的实现而前仆后继的精神,在其规模上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迁徒,在其精神上体现了人类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最为可贵的精神基础,那就是永不言败、勇往直前、前仆后继。”

王树增为写《长征》,差不多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就做了二百多万字,写作时参阅的长征地图几乎都被“时间”磨破了。对于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精神之旅。

王树增创作了两大系列的历史文学作品:一是中国革命史系列,包括《远东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还有一个是中国近代史系列,包括《1901》《1911》和(1921》。这些书都是写给当代中国青年人看的,他希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读懂历史。

王树增说:“当代青年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解读还远远不够。一个民族把自己经历的悲伤的或者欢乐的往事当作珍宝一样捧在手里,把它作为照耀未来民族前进的一盏灯。我们的青年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不能丢失信念和信仰。中国人一直是生存信念最坚定、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民族。”

内容简介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的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一一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没的信念。

内容分析

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_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

长征的各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四支队伍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日)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各方面军领导人

红一方面军

总司令员: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

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肖克;总政委:在弼时;副总政委:关向应;参谋长:李达。

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森;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政委:陈昌浩:政治部副主任:停钟:参谋主任:舒玉章。

人物分析

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

艺术特色

首先,作品坚守真实性的原则,是一部最客观、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纪实文学。王树增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为此,他采用纪实文学的体裁,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客观真实的再现了长征中许多历史事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年的时间里,行程两万五千里,转战南北的艰苦卓绝的全貌。

其次,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以小见大,人物刻画细致入微。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善于表现历史事件中多的精彩细节,使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尤其是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战士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许多以前被忽视或者被遮蔽的小人物和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呈现。例如用绷带把奄奄一息的政委背出敌人包围圈的黄欣,为了追上部队女扮男装潜入国军的女战士张吉兰,无名小红军坚持肩扛油印机渡河等等。

最后,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王树增认为:“坚定的信仰,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长征途中,年轻战士和官兵闯过了数不清的危关凶隘,跋涉了数不尽的险山恶水,忍受了饥饿、严寒、伤痛、死亡等个体生命几乎难以承载的无情考验,可他们却凭着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困难。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依然士气高昂,苦中作乐,这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既能让读者回顾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能感受到历经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理想,认识到面临艰险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体会到个人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的生命荣光。

结语

纵览长征:讲述的是征途,回放的是历史,定格的是永恒。

品读长征:奔涌的是热血,流淌的是精神,守望的是崇高。

漫溯长征:承载的是过去,连接的是现在,光耀的是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走好每个人的长征路。但征程不是旅程,从来既有鲜花相伴,更有荆棘丛生;征途不是旅途,从来既有掌声相随,更有艰险相伴。让我们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在新的长征路上,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奋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程。

伟业从来难铸,继而矫首偕行。

长征历史人物以及事迹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故事简短_长征事迹人物历史简介

上一篇: 民国人物列传(上下)
下一篇: 关于面向全国征集红军长征过昭通历史故事的公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