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悠悠古镇韵】曲折的姓氏溯源——马姓

【悠悠古镇韵】曲折的姓氏溯源——马姓

【悠悠古镇韵】曲折的姓氏溯源——马姓壹·千年古镇古事多四女寺位于武城县城东北40里处,卫运河右岸。这个千年古镇始建于西汉时期,历史久远;隋唐以来,扼运河咽喉,兴水旱码头;至明清,成为闻名远近的运河名镇

壹·千年古镇古事多

四女寺位于武城县城东北40里处,卫运河右岸。这个千年古镇始建于西汉时期,历史久远;隋唐以来,扼运河咽喉,兴水旱码头;至明清,成为闻名远近的运河名镇,历史文化记忆十分丰厚。

曲折的姓氏溯源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因为庙留庄的这个美丽传说,便有必要探寻一下庙留庄马氏家族的来历。根据相关资料,马姓回民虽然是遍布全国各地、被列为回族姓氏之首的大姓,但“一姓多源”,也有“十个马姓不同源,八个马姓不同宗”的说法。据有关专家考证,马姓回民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取自回回原名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二是取自与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名字有关的字为姓,这是回族马姓的最主要来源。穆罕默德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有些译者将穆罕默德译为马罕默德、马哈迈德、马哈马等等,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穆罕默德译音的首字“马”为姓。三是有些回族群众迫于当时统治阶级压力,在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如明洪武元年(1368),西域鲁密国(今伊斯坦布尔)人马路德丁受太祖之聘人中国,授回回司天监监正,其两个儿子赐马姓为马沙亦黑和马哈木……

总之,回族马姓的得姓方式,像我国汉族百姓一样不一而足,而我所关注的是,庙留庄马氏的姓氏渊源是怎样的呢?经多方查证资料,庙留庄的马氏,应该起源于得姓始祖马依泽氏。据1968年台湾民族史学家罗香林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发现的《怀宁马氏宗谱》记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授姓。宋太祖建极,初召修历,公精历学,建隆二年,应召人中国,修天文。”马依泽氏为罗马人(今意大利),宋朝著名天文学家,回族依泽马氏鼻祖之一,是一位通天文精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年)应诏入华参与编制《应天历》,因特殊贡献被宋太祖授司天监官职并封授世袭侯,其长子马额、次子马怀先后承袭侯位兼司天监官员。另据一位依泽马氏后人在网络发布的资料记载,依泽马氏第二十世祖马仲良系明朝著名将领,曾任职北京都司彭城卫,居南京金陵,明永乐二年随驾北上拱卫北京城,旋任北京都司彭城卫指挥之职。马仲良北上护驾后,全家随之移居河北青县蒿坡立茔,而成为北方马氏,为河北青县、山东恩县、北京诸支的明朝始祖。二世祖世袭官职,死后同授诰封。二世韩祖母在二世祖无常后率五子举家移居青县马家桥立茔。据北京忠恕堂马氏宗谱记载,马仲良原居应天府金陵二龙岗。据庙留庄76岁的马德一老先生讲述,他虽不知庙留庄马氏始祖是否为依泽马氏,但确实来自河北青县马家桥,他的父亲也曾对他讲过祖上世居南京二龙岗。如此,综合以上资料,庙留庄马氏系出依泽马氏一支当属无疑了。

相比于庙留庄马氏的渊源探究,庙留庄顾氏就有些困难了。我是带着故土寻根的情结来到庙留庄的,因为我的祖上就是由庙留庄迁徙到现在的武城镇东贾村的。这次在庙留庄,我见到了75岁的顾秀臣老人,应我请求,他差人取来了庙留庄顾氏家谱,我在家谱上果然找到了东贾村顾氏先祖的名字。但遗憾的是,我们这一支顾氏,并不像孔孟等一些大家族那样,在辈分排字上有着严格的规矩。据顾秀臣老人讲,庙留庄顾氏辈分排序是五字一排,即用完先前的五个再另行编排五个,最近的十个字是:万长秀宝玉,玉敬庚明春;而据我所知,东贾村顾氏却有些太过随意了,早年的辈分排字我不清楚,只知道自祖父开始的五个字:清华金成建,目前更是跟着小辈一字一排了。所以,庙留庄顾氏和东贾村顾氏在辈分排序上就有些难以对应。我蓦然想起族中先辈曾赴庙留庄做过类似续写家谱的工作,便给80高龄的老父亲打电话询问,方知“华”字辈的父亲和眼前的顾秀臣老人同属22世,按辈分我该喊他叔叔。关于东贾村顾氏由庙留庄的迁徙,顾秀臣老人告诉我,东贾村顾氏先祖是因投靠姥姥家而迁居的。为此我向父母求证,母亲说她曾听族中先辈说起过,东贾村顾氏始祖共兄弟三人,本来世居庙留庄,因父亲去世随母投奔东贾村姥姥家落户,后来老三又回了庙留庄。至此,我终于理清了庙留庄顾氏和东贾村顾氏的脉络渊源,即:现在东贾村顾氏,系老大、老二的后裔,也就是族中老人讲的长支、二支,我即二支后裔;庙留庄顾氏,系老三后裔,亦即三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人类的一个哲学终极命题。我的庙留庄之行,其实只是寻根之旅的第一步。因为我从有关资料得知,全国顾氏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派,一支起源于江浙一带,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干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史称顾姓正宗。这支顾姓被后人称之为南顾。一支起源于河南范县,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帝颛顼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媸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已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后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这支顾姓被后人称之为北顾。除了南顾和北顾这两大主要支派,顾氏自然也像其他姓氏一样,也有改、赐等种种得姓方式,但已不是主流了。这次在庙留庄,我除了得知东贾村顾氏与庙留庄顾氏同祖同宗外还得知同来自河北青县,但再往上追溯就失去了线索。我是来自南顾,还是北顾?甚或是来自改姓,还是赐姓?我就此请教顾秀臣老人,他说他曾听过祖上世居长江流域的说法,如若属实,我们当同属南顾,只可惜我尚未找到用以佐证的相关资料。但也有资料在讲述顾氏的宗族特征时强调,顾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发展繁衍中心一直在江浙一带,人口占全国顾氏总人口的60%以上,历史名人也大多出自南方,多学者、文学家,素有“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的家风……查阅至此,我联想到我们一家人骨子里对文学的痴爱,以及被授予“齐鲁书香之家”的荣誉,禁不住突发猜测,这些是不是冥冥中一种家族基因的承袭呢?当然,猜测只能是猜测,庙留庄和东贾村顾氏究竟根源何处,还有待包括我在内的后人们多方求索考证。

庙留庄是一个充满传说的村落,数百年来,它的子民就这样在传说中传承和延续着自己的家族历史。比如庙留庄的另一个大姓索氏,前面曾提到,这个“索”在庙留庄是读作“sao”的,但这个读音在字典里查不到,为什么会这样?据村里一位索姓老人讲:相传,庙留庄索姓一位叫索三的先祖,原本是北京城朝廷里的一个大臣,但不幸的是,当朝皇帝是个昏君,一天突发奇想,非要娶自己的亲妹妹——亦即皇姑当老婆,并征询大臣们的意见,问大臣们此事可行不可行。对这种祸乱人伦之事,大臣们自然说不可行。可这位昏君不仅昏聩而且暴虐,谁说不行就以忤逆犯上之最砍头。杀掉几位大臣后,昏君依次征询索三的意见,索三无奈之下只好说“可行”,但需要一个变通的办法,即:由索三先收皇姑为义女,再有索府嫁入皇宫,这就解了乱伦之虞。昏君闻听大悦,便依言行事,索三也得以保命。但好景不长,昏君一天突然醒悟,皇姑既然成了你索三的女儿,朕岂不是成了你的女婿?你索三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欺君犯上!便下令对索三一家满门抄斩。索三其实早有提防,在朝廷官兵到来之前便携家眷潜逃到了德州一带,只是不敢再姓索(suo)姓,而改为姓sao了。对这个不知发生于何年何月、哪朝哪代的饶有趣味的传说,我们自然还是难证真伪,但“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既然庙留庄索氏后人将这个故事一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或许也是有着一定的理由吧。中国人历来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庙留庄索姓后人用这样一个传说追根溯源,从而为自己提供一些精神皈依和感情慰藉,也是无可厚非的。

文章引自:《武城乡村记忆》卷七

(耿建强著)

顾姓历史名人有事迹_名人姓顾历史有哪些_顾姓历史名人

上一篇: 江西金溪:石门古村的诗和远方
下一篇: 阿谀奉承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