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蒋姓是百家姓之一。蒋氏是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六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2,左右。

蒋姓

中华姓氏之——蒋姓

是百家姓之一。蒋氏是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六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2%左右。

其中浙江、四川、江苏、湖南四省蒋姓约占全国汉族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历史发展

源流一

蒋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姬姓,其血统与来源与西周皇族有关。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以国名命氏。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

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

源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蒙古族、回族、拉祜族、保安族、布朗族、苗族、瑶族、傣族、土家族、壮族、羌族、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蒋氏族人分布。

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可能源于子姓,殷商之后。《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宋国有蒋锄。因宋国为殷商之后的封地,所以这一支可能为子姓蒋氏。

源流四

源于古越族,出自秦、汉朝时期南越国俚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蒋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蒋伯龄

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由周成王继位。

因成王年幼,便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确定宗法制,创立了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今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原为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世称蒋伯。

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蒋氏,并尊蒋伯龄为蒋姓的得姓始祖。

人口分布

中华姓氏之——蒋姓

当代蒋姓的人口已近540万,为全国第四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江苏三省,大约占蒋姓总人口的42%。

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安徽、重庆、贵州五省市,大约又占了蒋姓总人口的31%。

四川居住了蒋姓总人口的17%,为蒋姓第一大省。

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长江以南是比较常见的姓氏。

在四川大部、渝黔、湘桂、广东北部、江西西部、

云南大部、苏浙大部、安徽东部、上海,蒋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

在中心地区可达2.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甘肃大部、新疆西北、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

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0.6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4.6%,

居住了大约33.5%的蒋姓人群。

郡望堂号

东莱郡: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后改为国,唐朝时曾改为莱州。

乐安郡:南朝宋始置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广饶县。

堂号

乐安堂:蒋姓出自姬姓,是周王朝的后代。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被封在蒋地(今河南省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建立了蒋国。

春秋时蒋遭楚灭,伯龄的子孙即以国名为姓,称蒋氏。后来子孙中有人迁在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并在那里发展为望族。

钟山堂:后汉时有秣陵尉蒋子文在山中剿匪时牺牲了。他生前说过“我的骨头轻,死后一定成神”。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孙权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建了国都。

九侯堂:蒋翊为西汉名臣,以清廉正直出名,忠于汉室。因不满王莽专权,蒋翊告病返乡,终身不仕。蒋翊有一个孙子,名叫蒋横。蒋横冤死后平反昭雪,将蒋横的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历史名人

蒋晋, 西汉仙居(今属浙江)人。交州刺史。

蒋翊, 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封为兖州(今属山东)刺史。

蒋横,杜陵人,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九江(今江西九江)太尉,死后被刘秀追封为九江侯。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官至前将军、将作大匠,死后赠龙骧将军、青州刺史。

蒋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国民党陆军上将。

蒋英,浙江海宁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

蒋大为,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天津。

蒋雯丽,生于安徽蚌埠,中国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蒋勤勤,出生于重庆,中国内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上一篇: 姓章的历史名人
下一篇: 致新一届《中华蒋氏总谱》编委的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