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真题(三)》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真题(三)》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真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人戏称隋朝建立的过程是“姥爷(指外公)算孙子”,这里废黜北周静帝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人戏称隋朝建立的过程是“姥爷(指外公)算孙子”,这里废黜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的“姥爷”指的是【 】

A.杨广

B.李世民

C.杨坚

D.李渊

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京杭大运河最早是在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王朝的政治家。这些人物中包括【 】

①赢政②杨坚③李渊④李世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情,是处理民族关系所遵循的条重要准则。现阶段更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哲学观,着力协调发展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②封粟末秣褐首领为渤海郡王③鉴真东渡④文成公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穿越时空,回到了隋朝,你可能看到【 】

①家住余杭的孙某坐船来到洛阳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③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唐太宗因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首领的拥戴,他们尊称唐太宗为【 】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

7.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物。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那一组人物【 】

A.李渊 赵构 铁木真

B.李世民赵匡胤 铁木真

C李隆基 赵构 忽必烈

D.李世民 赵匡胤 忽必烈

8.“(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9.火箭是一种古代早期的火药武器,它在战场上应用最早应该是在【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0.历史影视作品往往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B.铁木真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C.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D.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11.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清朝人物隋朝历史到什么时期_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事件或人物_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人物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12.清朝采取的哪项措施起到了巩固我国西北边疆的作用【 】

A.雅克萨反击战重创俄军

B.粉碎准噶尔部贵族割据势力

C.设立台湾府

D.设立驻藏大臣

13.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

B.党项、契丹、蒙古、女真、满族

C.女真、契丹、党项、满族、蒙古

D.党项、契丹、满族、女真、蒙古

14.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以上记述应是在【 】

A.1405年后

B.1421年后

C.1429年后

D.1433年后

16.右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

A.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17.王老师给出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选出与之有关的作品名称。该作品是【 】

提示一: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提示二:以贾府盛衰为背景,以贾、林爱情为主线

提示三: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18.接见五世达赖并赐子“达赖喇嘛”封号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9.明清时期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人中国的现象说明【 】

A.明清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B.闭关政策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

D.中国对外贸易形成巨大顺差

20.某校初三(1)班举办了一次“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展览,下列人物不应该人选的是【 】

①司马迁②祖冲之③李白④毕异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② ③

D.① ③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清朝人物隋朝历史到什么时期_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人物_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1)图中A.B.C分别是谁?(3分)

(2)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哪些国家的侵略?图中三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哪些斗争?(3分)

(3)分析他们抗击外国侵略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分)

2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材料二(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美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一味顺从的性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英国从中国学去的考试制度是。(2分)

(2)这种考试制度的基本特征是。(2分)

(3)这种考试制度表明我国选官制度有了怎样的转变?有何影响?(4分)

(4)明清时期,这种考试制度有何转变?(3分)

(5)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当今的中国考试制度有何优点和不足?(4分)

23.(10分)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前代不曾有过的新气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引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①“交子”“会子”的使用;②宋代一些商铺已经有招牌广告。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分)

(2)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府采取的政策密切相关。简要说明宋代清代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不同政策。(5分)

24.(16分)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6分)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期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6分)

材料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事件或人物_清朝人物隋朝历史到什么时期_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人物

21、

1、答: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

2、答:日本、荷兰、沙俄。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指挥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并取得胜利。

3、答:战争的正义性;广大军民的英勇抗战;三位历史人物的军事才能等。

22、

1.科举制度

2.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答:由推荐考察转变为考试为主。影响: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4.答:转变为八股取士。

5.答:优点: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利于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不足:对考核实践能力、创造性的重视不够,考试形式有些单一。

23、

1.答:出现了商业繁荣的集市、城镇、城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具有较强的商标、广告意识。

2.答:宋代: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还设立“蕃市”“蔷学”让外商进行交易和学习。清代: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4、

1.答:隋朝。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具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2.答:职能:管理行省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3.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多民族国家及其统治等。

4.答;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另一方面,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等。

上一篇: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2)
下一篇: 关姓,姓关(guan),关姓的起源,关姓名人明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