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讲座 王冠华教授主讲“一只眼睛的现代史”

讲座 王冠华教授主讲“一只眼睛的现代史”

讲座 王冠华教授主讲“一只眼睛的现代史”2016年9月23日下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副教授王冠华,回到母校母系进行了一场题为“一只眼睛的现代史:遗传、文明病与现代医疗”的演讲,讲座由孙江教授主持

2016年9月23日下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副教授王冠华,回到母校母系进行了一场题为“一只眼睛的现代史:遗传、文明病与现代医疗”的演讲,讲座由孙江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历史系陈红民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计秋枫教授、学衡研究院宋黎明教授、历史学院胡成教授以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王教授从自己的经历体验出发,探讨了在文明过渡发展时期,遗传疾病和现代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问题。他以近视研究数据为切入,通过分析有关近视的研究,说明近视人口发展的总趋势、年龄段的变化及深度近视的情况。相关研究指出,东亚人的近视比例较高,王教授认为这可能与自然选择、文化选择、遗传及社会等因素有关。谈至遗传因素,王教授援引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来解释近视在基因中的传递。

随即讲座由近视话题切入中国近代史,王教授从历史上的革命领袖、荧屏及文学人物两方面分析“近视”在历史中的形象。近代以来的革命领袖和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大多非近视,反而荧幕、文学中的反派人物以戴眼镜的形象出现,可见近视的负面意义。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陈景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出现才使得大众开始接受戴眼镜的形象。对比中美两国关于近视的观念,可见二者之差异,在中国,以荀子的“化性起伪”为典范,而美国对近视的态度则是“放任”。美国对近视的态度反映了西医治疗的理念,西医认为近视是遗传性疾病,与后天用眼关系甚小;两只眼睛是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涉。结合自己的体验及研究心得,王教授随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近视和现代医疗的探索,从新达尔文主义出发,介绍了近视基因与遗传的关系同时指出现代科学研究的局限,而突破新达尔文主义的新兴研究则可能为认识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

讲座结尾,王冠华教授与历史系老师及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于佳灵)

上一篇: 【我的素描29】ozymandias——奥斯曼狄斯
下一篇: 锚定既定奋斗目标 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