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丰富漳县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拓展漳县文博系统一线工作人员的知识面,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11月1日,漳县博物馆举办了“汪氏家族与漳县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专题讲座。讲座邀请到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漆子扬为大家进行专题授课。
漆子扬,甘肃武山人,文学博士,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甘肃省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专家、甘肃省政协智库专家、甘肃省政协文史文化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文史》编委。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献和陇右地方文献的教学研究工作。撰著主编出版《邢谢诗文笺疏及研究》《刘尔炘集校释》《历代纪事本末合编》(59册)《甘肃通志集成》(45册)《甘肃旧志全编》(150册)等著作35部,先后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文化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甘肃古代文学发展与流变》(2009)、《陇右文学编年史》(2017)两项,教育部高校古委会课题《张诗文集校注》《2009)、《张全集》(2019)两项,曾独立完成省级以上课题7项。先后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4次、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次、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二等奖3次。主讲本科生《中国古典文献学》2017年获甘肃省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研究生课程《校勘学》获2018年西北师大研究生精品课程。《陇右文学研究》202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一流教材建设项目。
讲座开始之前,漆子扬教授参观了漳县博物馆“漳水长虹”漳县历史文物陈列展。
此次讲座,漆教授从汪氏家族墓主地位和身份、墓葬规模、墓室结构、墓群保护、历史价值、漳县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内容丰富生动,着重讲解了漳县汪氏家族对西北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同时重点对汪氏家族墓地保护、汪氏文化与漳县文化的宣传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讲座内容详实、视角独特,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使大家了解了汪氏家族与漳县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漳县博物馆今后开展汪氏文化的研究,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聆听,让全体文博工作者重新领悟和感受到先民们的聪明睿智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漳县远古文化是漳县灿烂的远古文明的见证,辉映着先民智慧的光芒。
漳县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县文物保护中心相关人员聆听了讲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地处大山一隅的漳县,曾有过骄人的辉煌和繁荣,古老的先民们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就生息繁衍在这块肥沃丰腴的土地上,先秦时代设立军政合一的盐川寨,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始设“鄣县”,但从公元76年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初,漳县县置却经历了五废六立的曲折历程。命运的多舛,也孕育了漳县多元化的历史文化。
汪氏家族墓地是元明两朝漳县汪氏家族墓葬群。位于县城南部2.5公里处,占地面积30600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地约建于蒙古海迷失癸卯年(1243年),止于明代万历丙辰年(1616年),历时三百七十三年,葬有漳县汪氏自六十六世孙汪世显至八十一世孙汪滕十五代二百余人。目前研究显示生前及死后封赠者有“三王十国公”13人、生前官阶一品(正、从)者有23 人、翰林学士21人官阶(正二品)。
自1972年--1990年先后由甘肃省博物馆、漳县文化馆、定西市博物馆清理发掘元、明墓葬5次共29座。出土文物 1019件,其中三级以上藏品436件。出土文物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221件套;定西市博物馆收藏9件套;漳县博物馆收藏789件套。其中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南宋修内司粉青釉长颈多棱瓶、龙泉青釉瓷囤、元代衣帽、木屋模型、青玉带钩、双龙铜镜、雕漆供案、高足青瓷杯等为国内同期墓葬所少见,极为珍贵,均为国家一级精品文物,对研究元明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故专家称汪氏家族墓地为“海内之最”。
元 玻璃莲花托盏
甘肃省博物馆藏
南宋 官窑粉青釉多棱直颈瓶
甘肃省博物馆藏
元 白玉带钩
漳县博物馆藏
元 至元四年双龙纹铜镜
漳县博物馆藏
元 双龙牡丹纹朱色雕漆供案
漳县博物馆藏
墓室形制为座西向东的砖构单室墓。有甬道,一般长约2.4-2.6米,宽约1.12-1.3米,四壁下部垂直并镶嵌模制人物(二十四孝图)、花卉、鸟兽等刻砖。墓室顶部多为八角叠涩攒尖顶,悬历史故事等花纹铜镜。葬式有单人,双人、三人合葬。葬具有木棺、石棺、皈依罐三种。
漳县元代的汪氏一脉在当时可谓叱咤风云,战功卓著,他们的战线北至宁夏,东到今宝鸡一带、南至云贵、四川。西到河西走廊。为元朝的开疆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汉人在当时受到朝廷的重用,在历史上是非常鲜有的,为了笼络人心,控制军队,加强朝廷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受元庭旨意汪氏家族和当朝世家多有联姻。
汪氏家族墓地是漳县的骄傲,是汪氏家族留给漳县的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它的保护、宣传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也是吸引和凝聚海内外汪氏后裔的纽带,将有助于加快漳县的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