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个不一般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忠义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奸诈小人”。在我看来,这两种说话他都当得。至于孰轻孰重?我想那忠义必然是占着主要地位的

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我认为宋江对朝廷的“忠”已经解决“愚忠”了,不然也不会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宋江在《水浒传》里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无完人,宋江也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

宋江虽是忠义之士,但也有不仁义的时候。他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把毒酒与李逵喝下。

我认为宋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心机颇重。正应了世人所说的“奸诈小人”。而最能体现出他义气道德下掩盖着无限心机的,就是她如何架空晁盖,做得了山寨之主。第四十一回中,宋江刚坐上第二把交椅,就宣布“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是另行定夺。”而跟随晁盖上梁山的是刘唐,三阮,白胜五人。晁盖明显在人事大权上已经输给宋江了。在晁天王去世前得历次征战中,宋江多次以“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自己带领人马出征。而跟随晁盖上山的旧头领被安排同晁盖一同守山,跟随宋江征战的皆是宋江至交或心腹。这样,晁盖慢慢成为了未出力的山寨大王。宋江却在屡次征战中刻意拉拢人才。每每战胜后,对于战败的头领,凡是好汉的,宋江都会“连忙亲解其缚”,“亲自把盏”。如此下去,跟随宋江的能人越来越多,而宋江在山寨中的势力也越来越多。至此,宋江的目的已经达成。

晁盖在临终前未传位于宋江,而道:“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

这样一哭,谁还怀疑他的无限心机呢?而这里,又体现出了宋江之心机深沉。本来,以宋江,吴用和梁山人马,打破曾头市,活捉史文恭,按晁盖遗嘱就会成为梁山寨主。对宋江而言,这当然不可以!于是,他引出卢俊义这位山外之人来活捉史文恭,纵使成功,也难坐梁山寨主之位。宋江就是要有道德义气的表皮。让他人看来,自己本是不想做这山寨之主的,是众头领盛情难却,才权且做了这山寨之主。好一个心机深重之人!

多少年来,人们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正面的人,一个成功的领袖者。虽然她为了青史留名,走上了被招安的不归路,毁了梁山,毁了一百零八好汉。可他也是出于为梁山一伙人的前途考虑,不是宋江的选择有问题,而是当时宋朝政治腐朽的问题。

所以盖棺论定,宋江确实是一个“忠义之烈”!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宋江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他的每一个绰号都表现出了他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这种生存博弈中梁山英雄的领袖宋江的人物形象。

一 、胸怀大志 患得患失

作为郓城县刀笔小吏,宋江生逢末世,胸怀大志。《水浒传》第十八回对他出场的描写是:“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他在生活中为人排难解纷,济人贫困,注意收拢人心。宋江不以武艺称雄,也不以文采见长。他抑制自身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重点在做人上下功夫而不重于做事,深得征服人心的奥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及时甘雨四方称”。在当时混乱黑暗的社会中,宋江的早期活动突出的表现了他处心积虑,图谋天下的抱负。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才暂时守着刀笔小吏的岗位,上通官府,下结豪杰,只等时机来临,揭竿而起,聚积好汉,养成势力,摇动天下。

二 仗义疏财 网罗豪杰

宋江试图以江湖领袖起家,早年就注意从生平小事做起,仗义疏财,受人喜欢,日积月累,名闻遐迩。在宋江的那个时代,社会中的游民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他们在形影相吊、流离失所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朋友的援助,而援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宋江最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为他的起义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经历过北流高迫-害的清风寨事件之后,宋江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决定带着花荣上梁山,因为座位的问题,燕顺等人和石勇发生了冲突,石勇口气很大地说:“老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的拟。”宋江问他两个人是谁,石勇告诉他,一个是柴进,一个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

明”可见宋江在社会的名望。

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虽然金圣叹批评说:“宋江为区区滑吏,而徒以银子一物买遍天下”。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上流社会的义和利之所以是分开的,就像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寓于利。”但是那是因为“君子们”一般是在上层阶层,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空口叹谈一些大道理,而生活在底层的游侠和豪杰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日三餐可能不饱,也许你可以说他们现实,但是这些现实也是腐-败的政府逼出来的,所以宋江之所以送给这些人银子等物质东西,广结朋友,一方面体现了宋江为人世故,懂得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以之”的道理,一方面也很了解下层人物的需要,一个懂得关心别人,周济人于水火之间的人从来不会有困难的。二十回的时候,宋江离家出走,一方面叫人“送金子到朱仝处,央他上下使用,及资助阎婆”,“免得他上司告饶官府。”一面又“吩咐大小庄客”,“早晚殷勤服侍太公。”知县在处理宋江的案子的时候,当庭发落做功的,“你等可多待人,去送家村送大户装上,捕捉犯人宋江来。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宋江虽然杀了人,由于”宋大户“大把使用银子,得到多方面的照顾开脱,而在郓县的时候从县令、都头到追捕公人,全力包庇,所以宋江花钱慷慨不仅获得了美名,而且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占尽了便宜。

因为宋江““自幼学儒”,(一百回)“曾攻读经史”(三十九回)所以他懂得历史经验,还有他对儒家的“仁”的思想的深刻了解,所以对社会下层的痛苦多有体会,深知下层被压迫民众的痛苦,但是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他成为了昏君奸臣的孝子忠臣。在某一方面,宋江还具备墨家“摩顶至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在第二十一回上宋江常常赉助卖糟腌的唐牛儿;宋江对买汤药的孤老王公,不仅许赠一具棺材,而且许他在“百年归寿”时,再给予“送终之资”。

三、义气道德掩盖着无限心机

智取生辰纲成功,晁盖投梁山泊做了寨主占了先。这对宋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经过大闹清风寨,断配江州路,虽然他网罗的大批好汉上梁山占有绝对优势,但在道德义气的表层下他仍只能屈居第二把交椅。在以后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他只有仁义和气,做好人情,多立战功,潜移默化,才能架空晁盖,控制梁山。第四十一回里,宋江刚坐上第二把交椅,就宣布“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守”。左边九人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其中跟随晁盖上梁山的是刘唐,三阮、白胜等五人。

晁盖不注意抓梁山泊人事大权。第五十一回里,他让吴用与宋江商议决定山寨职事。宋江凭着自己网罗上山的好汉占绝对优势,安排心腹头领牢牢地控制了梁山泊各方面大权,初步具

备了架空晁盖的基础。

尽管宋江具有起义农民的英魂气概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是他也有弱点。他看到天下大乱的局面没有出现,全国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没有爆发,推翻北宋王朝需要长期艰难的斗争,对割据梁山泊的前途严重信心不足,不敢冒起义失败的风险。当初“敢笑黄巢不丈夫”以起义失败为耻的豪情壮志被招安归化、青史留名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取代。政治动摇性造成了他的误区。这样,他开始一步步走入陷阱,走向死亡。宋江的形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他形象地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真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如果只是反对贪官和坏皇帝,而不摧毁整个封建制度,便不可能避免政治悲剧的重演,就不能从封建的剥削中解放自己。”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05-01

对宋江人物形象分析05-01

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07-27

水浒传宋江形象分析05-01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01-20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05-01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07-21

关于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赏析04-20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01-20

上一篇: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什么朝代,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一生三嫁)
下一篇: [整理]宋江人物形象分析.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