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中有句话说得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即便贵为状元身份的刘春霖,在晚清和民国动荡的时局里,生活地也十分艰辛。
1904年“老佛爷”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了普天同庆,特降懿旨,加恩科一场。
也正是这新加的一场科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刘春霖有个哥哥叫刘春堂,两人从小敏而好学,齐头并进地双双考上了举人,杀进了会试。
在1903年的会试科考上,刘春堂中了进士,而刘春霖意外落榜了。
刘春霖原本想着三年之后继续参加科考,恰巧慈禧过七十大寿特增了恩科,所以他只等了一年就迎来了机会。
在新加的恩科上,众考生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仅有273名考生获得殿试资格。刘春霖在会试中获得第17名,也赢下了殿试的资格。
卷土重来的刘春霖,非常珍惜殿试机会,即便他也不知道这次的殿试将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场殿试。
自隋朝开始,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随着这次殿试的落幕,永久地尘封在了历史中。
殿试中,刘春霖发挥的极好,被阅卷官拟定为第二名,第一名是广州学子朱汝珍。
但当时慈禧非常不喜欢朱汝珍名字里的“珍”字,也许和她的对头“珍妃”有关;她也不喜欢朱汝珍广州的籍贯,因为当时广州地区闹革命闹的最厉害。
当她拿去朱汝珍的试卷,看到“刘春霖”的名字后,顿然有喜上眉梢,“春雨化甘霖”。此人又是籍贯河北,位于天子脚下,慈禧一开心就将刘春霖赐为状元。
刘春霖即便试卷位列第二,但其才华之高,当时也是世所罕见。尤其是他试卷里的小楷,堪称教科书级的水准,足以位列书法大家。
文史君曾在以前的文章里分享过刘春霖的殿试试卷作答,文辞隽美、书法流畅,实属极品。
刘春霖被慈禧钦点为状元,也是命中注定的修为。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当时正赶上留学生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于是作为大清国万里挑一的人物,刘春霖被派遣到日本东京政法大学进修。
刘春霖学成归来,先是被安排在了咨政院当议员。在西方,咨政院的权利很大,但在当时没落腐朽的晚清,却是一个花架子。
刘春霖上任不久,湖南巡抚杨文鼎就没有经过咨政院同意,私自发行了敛财的国债。刘春霖上书反对,却被载沣的一句“不要多管闲事”给驳了回来。
刘春霖不服气,继续接二连三上书,最后把载沣惹生气了,一气之下将其打发到福建,做了个“提学使”。
后来又历任直隶政法大学提调、北阳师范学院监督等,都是一些没什么实权的职位。
没有实权,俸禄又不高,在任上刘春霖日子过得很拮据。后来没办法,他只好卖字求生。
刘春霖小楷极好,辨识度也强,他的字帖在当时卖的很火,可以说是书法教材字帖第一人。
因为利益驱使,有商人借助他的名气,搞起了盗版生意。这一下子激发了刘春霖的版权意识,最后他在字帖的最后一页,印了八个字“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后来,这八个字更成为中国书籍、图书界版权使用的标准用语。
刘春霖卖字的日子过了没几年,武昌起义打响,清王朝终于落幕。刘春霖无奈之下之好回到老家隐居起来,继续靠卖字为生。
后来孙中山完成革命,将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手握兵权的袁世凯。
袁世凯当大总统没几年,在众人的追捧下,有了复辟帝制的心思。他开始招揽清朝遗老,刘春霖也位列其中。
作为大清的最后一位状元,他对大清的继承仍抱有极高的热情,在收到袁世凯的消息后,他更是写下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感谢知遇之恩。
作为一个皇权教育下的状元,拥戴帝制是骨子里的观念,当时的他也没看到时代的发展。
袁世凯复辟失败。辫子军首领张勋又拥立已经退位的溥仪复辟。刘春霖闻讯,也是喜出望外,赶紧穿上已经收藏了好几年的官服去磕头拜见。
这一点上看,刘春霖自始至终都是支持帝制的。
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后来溥仪无节操地投降了日本人。
当时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已经分崩离析,各方势力勾心斗角,毫无为国为民做事的心思。
刘春霖见状,只好辞官再度归隐。
1928年,刘春霖辞官回家。一边卖字换钱,一边开办了很多学堂,启发民智,教书育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在东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扶持溥仪做了傀儡皇帝。
当时伪满洲政府总理郑孝胥向溥仪举荐了刘春霖,溥仪派人请刘春霖出山,刘春霖以年事已高拒绝了溥仪之邀。
后来郑孝胥不甘心,亲自找了几个老朋友,带上厚礼去求见刘春霖。
刘春霖看见这帮投靠日本人的汉奸畜生,也没有好气。冷笑一声,拂袖而起,厉声说道:“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也非昔日之臣,岂能随汝而毁我之誉。”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人也曾邀请他出山,刘春霖也拒绝了。后来更是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直到1944年,刘春霖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时年72岁。
自此,中国再无真正的状元。
读者们,关于“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