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摘 要: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三大显学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借助徽商的繁荣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对江南文化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徽州文化的厚重则使江南文化圈更加享有盛誉。并在新时代通过江南文化圈为长三角的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徽州文化、徽商、江南、文化圈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地处安徽最南部,东接浙江,是一块高地,水向四边流,阊江经鄱阳湖入长江,发源于休宁县六股尖的新安江进入浙江入海。新安江中游称富春江,下游称钱塘江。秦时置黟县歙县,土著称山越,地广人稀。北方战乱,世家大族乃举族南迁,据史料,主要有三次人口迁徙高潮。第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来到徽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世家大族南迁,第三次是靖康之乱,南宋迁都临安。这三次人口大迁徙,改变了徽州人口构成。世家大族在这儿聚族而居,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同化了土著山越人,融合成为徽州人①。本文将从读书入仕、经商创业、辐射江南三个维度,分析徽州文化在江南文化圈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徽州文化的三个维度
(一)读书入仕
自宋以来徽州入仕者众多。隋大业元年(605年)开科取士至清末废科举,徽州文科状元29人(其中寄籍6人)、武科状元3人,连同状元在内文武科进士2297人,其中文科2095人、武科202人。按朝代划分,宋以后增加数量很大——明清两朝进士占徽州进士总数一半以上,达1137人,故明清以降,徽州以“商成帮、学成派”著称于世,且为学界共识。在徽州至今流传着许多科举传奇:“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门八进士”、“一村三翰林”等等。
(二)经商创业
徽商崛起创造出徽州文化。学界认为,研究徽州文化必须从研究徽商开始。徽州地狭人稠,宋元以来营商者渐多,茶盐木典为四个大类,盐业最为突出。
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实行盐业开中法,徽州人尝试盐业经营。明弘治五年(1492年)开中法改折色法,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两淮盐业中心在扬州,而扬州与徽州同属南直隶,徽人得地利之便发展迅速。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推行纲册制,徽商入册占绝对优势,独享两淮盐业的特权。明亡清兴,但盐业政策“清延明制”,《清史稿·食货志·盐法》言:“清之盐法,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故清代两淮盐利犹高,以致“全国金融几可操纵”。清代扬州盐商有八大总商,徽州人就常占其四。乾隆时徽人汪应庚、汪廷璋、江春、鲍志道等,都是煊赫一时的两淮总商。
徽商财富雄厚,明谢肇淛《五杂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银子)有至百万者。”清人李澄说:乾隆时,在扬州业盐的陕西徽歙富商有一百数十家,资本总额在七八千万两。有清一代,财力最充沛的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国库存银7000万两,尚不及淮商资本之多。据《国朝轶事纪闻》载,乾隆南巡时惊叹:“富哉,商乎,朕不及也!”②
(三)辐射江南
徽商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徽商财富十分之一回到徽州本土,办书院、建宗祠、修桥修路,其遗存大多留存至今。徽商财富的十分之九,并没有回流家乡,而是用于所在地城乡建设,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为长三角城市发展与乡村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助力了江南文化在明清之际达到巅峰。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徽州在扬州经商的就有马、鲍、郑、巴、江、黄、吴、徐、程九个家族,81人,且都是著名商人,如徽州人鲍志道(1743—1801)担任两淮总商20年。史载其“虽巨富,但生活勤俭,重礼好义,为世人称道。在扬州铺设康山以西……砖石路面;建12门义学……;在北京建扬州会馆”③。其时的徽州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④,故民国时期新修《绩溪县志》,胡适提出建议:“新志应列‘大绩溪’一门,由各都画出路线,可看各都移殖的方向,及其经营的种类,如金华、兰溪为一路,孝丰、湖州为一路,杭州为一路,上海为一路,自绩溪至长江为一路。”(《胡适家书》)
江南人才辈出,徽州名人更盛,这些名人的事业基本不在徽州本土,而是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对江南文化建设有着重要贡献。有一个数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入清以前历代名人四万多人,收入徽州名人747人。《中医大辞典》收入安徽籍名医118人,徽州名医84人,占全省71%。
近代以来,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张静江、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胡适等等,都是徽州人,他们无不具有全国的影响力。近人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一文(1924年第一期《清华学报》)中说:“何故一代学风几为江浙皖三省所独占?”
前述徽州出了29名文科状元,包括了本籍23人、寄籍6人。所谓“寄籍”,指的是原籍徽州迁居外地。状元之外,更多的徽州学子散布在长三角区域,如扬州八怪中有两位徽州人,歙县富溪的汪士慎(1686—1759)、歙县呈坎的罗聘(1733—1799),他们成为当地文化界的骄傲,也成为沟通原籍地与寄籍地的桥梁⑤。苏州观前街有原籍徽州的状元潘世恩故居,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其祖籍为徽州歙县大阜人,现在大阜村的潘氏宗祠,规模宏大、规制很高,几年前列为国保单位。潘世恩的后代,回乡扫墓、维修祠堂、资助老幼、行善乡里,一直延续下来。徽州大阜的潘氏宗祠与苏州观前街的潘世恩故居,无形中便有了一种历史文化的沟通和血浓于水的血脉联系。
二、江南与江南文化概念
江南,地理意义上的江南范围很广,指的是宜昌以下的长江以南,其区域为长江与南岭之间的湖北、湖南、江西、长三角三省一市及福建北部等地,我们也称之为广义的江南,古代使用较多,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广义的江南概念有些延续至今,如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我们这里说的江南,则主要指文化(行政)意义上的江南,姑且称之为文化江南,文化江南可以有三个概念之区分——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
(一)大概念的文化江南缘自于行政概念
明王朝1368年建都南京,改徽州府隶属于中书省,半个世纪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徽州府直属南直隶。明代最为独特的是实行两都制,南京为陪都,始终保存六部建制,南直隶辖徽州、南京、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池州等14个府,这个区域经济繁荣,赋税居全国之冠,且崇文重教、文化昌盛,全国半数以上官员皆出自江南贡院。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辖区范围不变。清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一为为二:取江宁、苏州两府首字为“江苏省”,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为“安徽”,人们习惯上依旧以“江南”称之。即使单纯从建制看,1368年至1667年,徽州与最发达城市南京、苏州、扬州等同属一地300年,三百年间经济文化交融发展,徽州属于江南成为常识。
(二)中概念的文化江南缘自于文化视角
南直隶所直辖的州府,文化相近、经济发达、人文相通,地域大致包括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各省市的一部分。徽商沿新安江顺流而下抵杭州,沿运河北上进入长江,扬州是明清之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近人陈去病(1874—1933)在《五石脂》有言:“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意思是徽州文人富商,建设了扬州且引领了文化时尚潮流,徽商对江南文化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徽州文化的厚重,则使江南文化圈更加享有盛誉。如浩如烟海的徽州典籍,徽州人著述进入正史的,明代有1198部、清代有1288部。如独领风骚的徽州流派,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等等。还有精美绝伦的徽州工艺,包括徽墨歙砚徽笔、徽派三雕、罗盘漆器、版画雕刻,等等。更有灿若群星的徽州人物,有文献为之立传者多达5399人。
(三)小概念的文化江南缘自于文学概念
以历代诗词、文人墨客为典型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了地域、且影响全国的优雅的区域文化,不过其地理范围较小,大体包括苏浙的太湖流域及沿岸、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流域和上海市的一部份。以建制而论,通常指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七个地区,有时加上江宁(南京),其文化地理表征为小桥流水人家,是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文人笔下的江南,是韦庄的“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文学中的江南,是如此诗情画意、清新美好。水是江南的灵魂,大运河沟通了新安江与长江两大水系,而新安江中游的富春江,以《富春山居图》闻名世界。上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到徽州,留下一首《屯溪夜泊》:“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三、徽州文化在江南文化圈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一)东向发展是徽州文化的历史传统
南宋定都杭州,政治经济中心随之南移,徽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凭借新安江黄金水道,商业贸易日渐繁荣。明初直辖南直隶,进一步打通了与长三角区域的联系。明清徽商崛起后,贾而好儒的徽商,重视文化投入,使徽州文化在各个领域都进入鼎盛时期,其时已与吴越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并驾齐驱,这些区域文化彼此间融合交流取长补短,为江南文化拓展了空间、增加了内涵⑥。近三十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区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互动,如唐力行先生认为“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小可至一村、一镇、一县、一城,大可至一省或数省,以至一国、一洲。全面的空间,不仅是指区域之大小,或区域之相加整合,而且包含另一层意思,即区域社会是整体社会的细胞形式,认真解剖一个区域社会,可以获得整体社会的全信息”⑦,他对徽州与苏州这“两个江南小区域”的互动与社会变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⑧。
(二)徽商的兴盛助力了江南文化圈的繁荣
据正史与笔记对照,可以肯定基本符合事实——徽商的财富,百分之九十用在外地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徽商所到之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徽商能够带来城镇的繁荣。万历《扬州府志序》:“扬(扬州府),水国也,聚四方之民,新都(新安)最,关以西(陕西)、山右(陕西)次之”。万历《嘉定县志》:南翔镇“在县治南二十四里。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罗店镇“在县治东一十八里,今徽商辏集,贸易之盛,几埒(lie,相同)南翔矣”。乾隆《杭州府志》:“湖州货物所萃处,其市以湖州名。犹今钱塘江滨徽商登岸之所,即谓之徽州塘也”。
历史上徽商对以扬州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的贡献,对苏杭为代表的狭义江南文化的贡献,都是非常突出的,有的存留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⑨。徽州绩溪的徽商汪立政,在上海开设了“汪裕泰茶庄”,以义取利,生意兴隆,汪立政又在苏州等地开设多家分店。其子汪自新继承父业,于1929年在杭州西湖之畔,建成了依山傍水景观一流的“汪庄”,解放后,1959年改为西子宾馆,几年前杭州举行G20峰会,盛大宴会就在汪庄举办,汪氏祖孙三代成为当年上海茶叶大王。
在物质遗产之外,徽州对非物质遗产的贡献,同样值得一书。当年的扬州徽商,曾组织了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一时轰动天下,继而发展成国粹京剧,等等。徽州是历史上江南文化圈的建设者。
(三)徽州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
从学术角度看,徽州文化称之为徽学或徽州学,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改革开放后,徽学研究成果显著,被誉为中国文化中可与藏学、敦煌学并列的中国三大显学。这三大显学各有特色:藏学以藏传佛教为典型特色,涵盖藏医药、藏民俗等特色特征。敦煌学以莫高窟壁画为典型特色,是中西文化在敦煌交流的产物,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民族记忆。徽州文化则是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其典型特征。
四、江南文化圈可为长三角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建设大黄山文化旅游圈
安徽省最近提出建设“大黄山”,其缘起为2021年9月的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的一次深入调研,王省长认为,黄山市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好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发展。2022年5月省政府制定了《推动“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计划》,提出构建以黄山市为龙头,辐射带动池州、宣城、安庆三市的“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强调立足全域旅游、激活徽州文化、做好文化创意。
就基础条件看,黄山市地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南翼门户,全市拥有1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9处A级以上景区。最近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安徽举办,评选出第二批“最江南”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案例,安徽15个入选,其中六个在黄山市。
(二)发挥徽州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主导作用
黄山市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主体,这里是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首选地。灿若群星的徽州文化,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致标本。物质文化遗存方面,全市有271个国家级传统古村落,4700多处古民居,八千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文书文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全市有近20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影响至今。可以发展观光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等。现在教育部要求“双减”,为研学旅游腾出了时间,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徽州是先生的故乡,而江苏、浙江、上海,都是先生当年奋斗的地方,黄山市与江浙沪已建立了山海行知路研学旅游联盟。
(三)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一体化发展
文化是软实力,建设大黄山,潜力在长三角,必须加强与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的多层次交流,把大黄山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就可以借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研学、会议客源。当前需要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搭建多层次多渠道沟通交流平台。2020年,黄山市中华职教社进行了尝试——牵头组建联席会议制度,全称是“长三角区域中华职教社基层组织暨社员单位联席会议”,迄今已在黄山、上海、南京举办三次会议,第四次即将于今年五月在杭州举行。这是全国中华职教社系统的一个创新,得到了中华职教社总社的肯定。
近年来,黄山市提出打造“五个之城”,即山水人文之城、创意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青春活力之城、美丽幸福之城,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2022年呼应外交部一系列会议在屯溪举行,响亮提出打造“国际会客厅”,确实,黄山不仅是一座山,也是一座城,还是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洋溢着徽州气息的传统古村落,文化、生态、自然、旅游相互叠加,正迎来大有可为新阶段。本文特别节录陶行知先生1927年《徽州人的新使命——给徽州同乡的公开信》作为结束语,我们相信先生当年的愿望,一定可以在一代代徽州人的接续努力中得到实现!
我们徽州,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察看他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他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将来的新徽州很欢迎大家来登黄山,游练水,凭吊朱晦庵、戴东原。……我们千万不要辜负“新安大好山水”,我们要把我们一个个的小生命捧出来造成徽州的伟大的新生命。⑩
参考文献
①《阅读徽州》(精华版),阅读徽州编写组。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
②《中国十大商帮》,张海鹏、张海瀛主编,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11月第一版。
③《扬州画舫录》(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一版,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
④《徽州古书院》(中国文化遗珍﹒徽州卷),陈瑞、方英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⑤《徽州地区简志》,徽州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2月第一版。
⑥《徽学文库》(第二辑),周晓光主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
⑦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⑧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⑨《歙县志》,歙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7月第一版。
⑩《陶行知与徽州》,凌文、程净主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10月第一版
张俊杰:男,1954-,安徽歙县人。工作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委员会,现任黄山学院客座教授、黄山市中华职教社主任。曾任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常委。研究方向:徽州文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