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因其品种繁多、植株形态优美、花色艳丽多彩、叶色浓绿光亮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茶花产业欣欣向荣。
完整版视频可通过中国花卉报今日头条号观看
在重庆市南山植物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山茶园,园内栽培有600余种(含品种)、近50000株山茶花,其中100年以上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茶花古树达150多株,这些古树既是南山植物园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川茶花(川茶花为我国五大山茶花品系之一,因其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区而得名。)资源溯源的有力依据,可谓南山植物园的“镇园植宝”。
重庆的市花(重庆的市花是什么)
“国际杰出茶花园”
山茶园是重庆市南山植物园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于2004年3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因山茶花为重庆市市花,故该园又被称为“市花园”。2010年3月,山茶园承办了第七届中国茶花大会暨国际茶花育种年会,2012年被国际山茶花协会评为“国际杰出茶花园”,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
△古茶苑“花中魁首”景点处的‘金顶大红’,是南山植物园山茶园的“茶花王”,每年盛花时,上万朵红彤彤的花朵挂满枝头,灿若云霞。
“山茶园是在原民国时期留法医生汪代玺的私家花园——汪家花园、梅桂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占地105亩,建有市花园区、古茶苑区、名优茶花园区、桂池水景区、茶文化展示区、茶科植物多样性展示区等6大景区20个景点。”南山植物园园林高级工程师周利告诉《中国花卉报》社记者。
△古茶苑“灿若云霞”景点处的‘铁壳紫袍’,是川山茶传统名贵品种。花大色艳,大到巨型花,纯正红色,玫瑰重瓣型,极具观赏价值。
据了解,园中山茶品种以川茶花为主,现保存有传统川茶花品种150余种,树龄100年以上的川茶花古树多达150余株,这些古树多为原私家花园保留下来的。
如古茶苑的川山茶名品‘铁壳紫袍’,据传已有400多年的树龄,树干只剩一张树皮支撑。再如原汪家花园旧址处的一株‘金顶大红’和两株‘紫金冠’川山茶名品,树龄均近300年,现在依旧树形优美生长健壮,每年花开时节,繁花满树,灿若云霞。
△‘紫金冠’
除了川山茶以外,园中还种植着不少其他品种,有来自中国云南的滇山茶50余种,来自江浙的华东山茶20余种,来自广西的金花茶20余种,来自广东的四季茶15种,来自欧美的新优杂交茶花260余种,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茶梅50余种。因山茶花品种多、花期长、数量大,这里形成了一年四季可赏山茶花的独特景观,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市民赏花的好去处。
茶花产业现状
茶花原产中国,近十多年来,是中国茶花品种培育的高速发展时期。周利告诉记者,据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统计,我国目前茶花种植面积已突破2.1万公顷。其中,四川位居榜首,以‘金顶大红’‘七心茶’‘红绣球’‘紫金冠’等品种为主的山茶种植面积6500公顷。
△西班牙公使馆前的‘醉杨妃’,是川山茶传统名贵品种
紧随其后的是云南,以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大理茶花谷、楚雄百泽茶兰园、腾冲肖家花园等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种植面积超过5000公顷,品种包括‘恨天高’‘童子面’‘早桃红’‘狮子头’‘雪娇’等传统名品,约260余个品种。
其次是浙江、广西、广东、上海,种植面积分别为4000公顷、2000公顷、2000公顷和1000公顷,福建、湖北、江苏、山东、重庆、江西、河南、贵州、福建、湖南种植面积均在1000公顷以下。台湾以台北花卉中心、台大实验林、凤凰茶园等为主的茶花种植面积200公顷,品种包括‘西利米切尔’‘天香’‘芙蓉香波’等。
△‘紫金冠’大道景观
“从2010年起,我园山茶育种团队就开始尝试杂交培育茶花新品种,芳香茶花是方向。2018年,培育出了首个川山茶香花新品种‘巴渝香韵’,至今共培育并登录茶花新品种23个,其中多数具有香味。”周利说,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展品中,共获得新品种竞赛特等奖1个、金奖2个。
基于对山茶花多年的深入研究,南山植物园还获得了中国茶花育种小组十年(2005至2015年)茶花育种突出贡献奖,以及(2016至2021年)中国茶花新品种培育突出贡献奖。
△‘重庆红’
目前,南山植物园的山茶花品种主要有‘醉杨妃’‘重庆红’‘川牡丹茶’‘紫金冠’‘金顶大红’‘三学士’‘石榴茶’‘抓破脸’等,均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川茶花传统名贵品种。
△‘七心红’
为加强公众对市花的认知,并有效推广山茶花文化,周利表示,南山植物园会定期开展科普互动活动,组织市民和学生识别茶花,了解茶花的外观形态,结合传说、小说故事吸引市民对茶花的关注。如结合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了解‘抓破脸’‘三学士’和‘恨天高’等茶花名品。
△‘三学士’
△‘抓破脸’
对于园内宝贵的古树资源,植物园也在持续加强古树的保护宣传,开展茶花古树守护者计划,吸引市民关注茶花古树,号召其认养茶花古树,并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参与古树管理等途径与公众建立长期联系。
(本报记者郭馨怡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