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 主流媒体历来都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但是,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热点更迭的快速化,都为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加了新的难度。那么,在这个“快”时代,如何写出精品,发挥典型人物报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我们来看看人民日报的做法吧。
2018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政文部召开“典型人物报道”业务研讨会,
参加过典型人物报道的11位记者,畅谈有关黄大年、廖俊波、张超、邹碧华、兰辉等重大典型人物的采写体会。大家从抓住典型的关键点、典型报道可多些“原声回放”、寻找时代精神的共鸣点、从不同寻常处深刻理解典型人物、立足时代写典型、处理好典型人物写作中的几对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经验交流。观点鲜明,内容丰富,表达生动,为进一步搞好典型人物报道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给人诸多深刻启示。
用时代精神把脉人物,方能展现出“大格局”
一个典型能被推出,一定是其身上富有某种契合时代精神的特质。典型人物报道就是要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时代内涵,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呈现时代“大格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代表。只有扣紧与时代脉搏的共振点,挖掘到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才能让自己笔下的典型人物既见性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彰显力透纸背的“大格局”。
用好时代“指南针”。立足时代,反映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基因是写好典型人物的关键。“要用时代的‘指南针’把握人物精神。” “任何没有时代意义的人生都是苍白无力的,撰写人物典型更需突出其人生时代意义。”“我们既需要回答‘时代化’的关切,即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应当确立怎样的道德和价值坐标?同时,也必须诉诸‘个人化’的感受,即榜样于个人而言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学习榜样中实现个人价值?”记者们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从不同角度解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写好典型人物所应秉持的理念。
用扎实采访寻觅“鲜料”,方能提炼出“闪光点”
手中有“料”,心中方会有“数”。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扎实深入的采访,作为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尤其需要在找“料”上下足功夫,而这“料”不仅要多,还要“鲜”。
另辟蹊径挖深度。典型人物报道一般以“规定动作”居多,采访对象多是被安排的,采访现场往往是七嘴八舌座谈式的,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集体采访挖掘到别人没有的鲜活素材,很难!只有与受访者像朋友一样深入交谈,才能让他们放下顾虑、敞开心扉,才能让记者真正走进受访者内心,以“个体的温度”触摸到“个体的感受”。“采访是报道成功的基础,在集体采访、规定动作中要想出彩,就必须在传统的集体座谈之外,独辟蹊径,搜寻有效信息源,深度挖掘、耐心细致发现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记者这样汇报自己的采访体验。
备足养料抓“活鱼”。为写好钟扬这个典型人物,记者不顾西藏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先后采访60余人,并主动寻找与采访对象单独交流的机会,形成40万余字的文字资料,挖掘到大量独家信息。40万字,作为一篇人物通讯的采访素材,看似有些不值,但恰恰就是这看似“不值”的行为,为文章准备了充足的养料,造就了一篇获得强烈社会反响的精品佳作;为写好黄志强这个典型人物,记者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七天“住院式”采访,抓住所有机会与了解主人公的采访对象沟通交流,近距离感受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在采访典型人物周恩义事迹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第一次集体采访的资料并不完整,便只身赴外地进行再次采访,力求抓到更多“活鱼”……真正开启灵魂的力量,只能来自采访与写作中超常的投入,记者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用“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方能生产出“畅销品”
在采写编的流程中,如果采得“好料”是必要前提,那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精心打磨,则是生产出独一无二“畅销品”的关键。
做靓“眼睛”很重要。常言道,“看书看皮,读报读题”“题好一半文”。尤其在如今盛行的浅阅读时代,如何让新闻的“眼睛”更加明亮,使之眉目传神,第一时间吸引住读者目光,直接关乎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采访钟扬的过程中,记者先后拟下20余个标题,并最终拟定为《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的主题,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需要典型引路,这恰恰是典型人物最可贵的价值所在,以此为题,画龙点睛,蕴含深刻;采写有关黄大年的报道时,记者也拟制了10余个题目,直到交稿的最后一刻,才确定为《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即展现了主人公无私为民的情怀,也表达出笔者的深深敬意,读来朗朗上口,触动人心。
“原声回放”效果好。谈及采写人物通讯《一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的感受,记者认为报道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最大亮点就是“原声回放”,并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把人物写活,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多让人物“说话”。读者之所以喜欢看“原声回放”,就是因为那是第一手信息,是干货,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过滤、修饰、渲染。通过“原声回放”,读者可以零距离地认识和了解人物,对这个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闲笔”不闲妙处多。有记者说,写文章可以适当用些“闲笔”。何谓“闲笔”?简而言之,就是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情节。适当用一些看似与主线故事无多大关系的“闲来之笔”,不仅能起到调节作品叙述节奏、衬托情节氛围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提升文章的审美情趣。
“善于借鉴文学、电影的表现手法”“善于运用戏剧冲突增强文章吸引力”“要注重融合传播”等,也都为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源于实践的思考和启发。写典型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典型学习的过程,需要既用情又用心,只有采写编上下足功夫,才能传递出真正直击心灵的力量,才能写出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
一位著名作家曾说过,典型人物是太阳,作者是月亮,只有把太阳捧起来,才能照亮作者本身。人民日报记者以党报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准,深入采访,精谋细编,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捧起一个个“太阳”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皎洁明亮,熠熠生辉。
此内容转自“研究事儿”微信公众号(ID:rmrbyjb)。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