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二战结束以来,很多西方人眼中的“二战”仅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被淡忘。
近几年,“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作用被低估”的命题在学术界兴起,不少西方学者开始重新思考二战时期中国战场所发挥的作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Rana Mitter)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代表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把人们重新带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为何他会说出:若非中国战场的付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将被重写。
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让西方重新审视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
撰写这本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拉纳·米特(Rana Mitter)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访问时为我们一一道来。
若非中国 世界历史将被重写
拉纳·米特:我认为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历史中,有一种历史观点被严重低估了——那就是中国战场的贡献。这些年来,我逐渐认识到中国对二战反法西斯同盟获得整体胜利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这一点应该让全世界也认识到。当我向不太了解这部分战争以及问我为什么会这样说的西方听众解释时,我通常会给他们举1938年的例子,这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次年,中日军队展开搏斗,中日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在战争爆发的头几个月,许多西方的观察者认为中国将不得不很快投降,但当看到中国全部军队和普通民众顽强抵抗侵略时,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就是在1938年那一年,许多人认为中国会放弃抵抗,但事实上,中国持续顽强地进行反击。中国顽强抵抗毫不放弃,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
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呢?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另一种情形。假设在1938年,中国政府投降并与日军达成协议。那样的话,日本帝国在亚洲的统治可能会持续好几十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日本将转向侵略东南亚、苏联或英属印度。而事实上,这些都没有发生,这得归功于中国对日军侵略的顽强抵抗。几十万日军被牵制了4年,正因为如此,当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时,大英帝国和美国才有可能与中国并肩作战。如果中国军民没有在那段时间全力抵抗,我想将很难看到反法西斯同盟在亚欧战场上联合起来取得胜利,就像历史发生的那样。所以,我认为中国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中国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还因为它表明,如果事件朝着别的方向发展,不仅是中国的历史、亚洲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都会被重写。
中国对于世界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
拉纳·米特:首先,这本书的写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用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写这个主题,出版了有关二战中国战场的书籍。多年来,我逐渐确信,这是二战史上最重要但缺乏研究的片段之一。我作为一个西方人,对于这个观点的提出,不该有太多的功劳,因为许多杰出的西方学者,比如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麦金农教授、剑桥大学的方德万教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戴安娜·拉里教授,很多学者花了大量时间书写二战中国战场的不同方面。他们还与中国和日本的同事一起写作。
所以说实话,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性”是许多学者努力的结果。但为什么我认为那个时期(2010年以来)是出版这本书的好时机?因为那时中国对于世界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中国在全球社会和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正日益上升,那段时期中国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上升至第二大经济体。那么,中国是如何在7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一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大国,一个能够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让西方重新审视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
二战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源
拉纳·米特:我认为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值得提及的一件事是,尽管这场战争在75年前就结束了,但它仍然为更广阔的世界传达了很多信息和教训。其中有很多是关乎价值观的东西,人类持有的价值观是什么,不持有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应该记住,当时各国都在为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建立自己国家而战。亚洲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不仅是中国,独立后的印度也在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后重新建立起来。许多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在1945年后也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控制,比如印度尼西亚、韩国等。
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人类持有的价值观。现在人们开始谈论自由,谈论法律的重要性,能够去表达、去谈论你的价值观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试图压制人类思想和言论的法西斯势力将无法像当年那样猖獗。所以我认为在很多与价值观有关的领域,二战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源,无论是在北美、欧洲,还是亚洲。
超越国界设立共同目标
拉纳·米特:我认为超越国界设立共同目标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从二战中吸取的经验与启示。让我们来思考一些议题,比如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各国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习某些技术,比如说种植庄稼,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当我们通过国际组织的形式来共同研发疫苗、改善全球健康状况,将有助于消灭一些可怕的疾病,比如脊髓灰质炎,当下的新冠肺炎等。很多人类想要努力推进的东西光靠一国之力是很难完成的。
此外,我们不应忘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成果之一就是联合国。在某些方面,它现在虽然比过去脆弱。在某些方面,它也有不足。但我们仍应记住,联合国和由它衍生出来的许多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许多处理国际安全问题的组织,仍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最大希望和力量所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中国和南半球的新兴国家等,努力寻找利益共同点,而非强调差异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学会正确讨论这些议题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我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未来几年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应该铭记,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是可能存在的,但我们只有学会彼此友好、坦诚相待、相互信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目标。
监制:高连忠
主编:张斯路
审核:吕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