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论文精要 |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于中欧班列的准自然实验

论文精要 |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于中欧班列的准自然实验

论文精要 |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于中欧班列的准自然实验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照亮”经济全球化“被遗忘的角落”

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照亮”经济全球化“被遗忘的角落”

论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_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论文_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袁 航¹ 夏杰长²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目前已进入“新常态”,并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但由于地区之间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引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给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关键在于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特别是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尽快实现同发达地区协调、平衡发展。为此,我国自2000年以来,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2000年)、东北振兴(2004年)、中部崛起(2004年)、东部率先、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在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伴随“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国门,融入世界,为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11年以来,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志性建设成果,开行中欧班列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为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贸易进出口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辐射并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贸易和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照亮”经济全球化“被遗忘的角落”,使更多经济体参与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体系中来。尽管中欧班列的开行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但诸多现实困境依然制约着中欧班列的发展,比如中欧班列建设依然存在边境口岸通行能力不足、铁路运输规则中外各异、回程进口货源量少质低,以及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等问题。因此,系统考察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与机制有利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和事实依据。

本文基于1994—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有效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助于带动经济充分、平衡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显著加速要素流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有助于拉动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是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显著抑制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二是统一中欧班列品牌之后,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中欧班列高效率运行带动区域经济充分、协调、平衡发展。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有:第一,深入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为当下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寻找改革突破口;第二,在系统阐述贸易便利化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基础上,以中欧班列开行为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净影响,明确了贸易便利化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从加快要素流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三方面阐述贸易便利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部机制;第四,从区域和时间两方面分析贸易便利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异质性。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推动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以中欧班列为引擎,辐射带动经济全面协调平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第二,要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继续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带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为中欧班列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中欧班列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制度支撑,以及技术转移在中欧班列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充分、协调、平衡发展。第三,要注重中欧班列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区域和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不断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行条件,强化中欧班列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世界经济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论文原文请见:袁航,夏杰长.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基于中欧班列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科学,2023,No.255(03):65-81.

上一篇: 2013秋社工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下一篇: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