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召开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召开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召开2022年6月11日上午,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盛大开幕~

2022年6月11日上午,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盛大开幕。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也是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重要之年。本次论坛选定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召开,旨在回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历程、总结40年的工作成就与经验,共同研究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促进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更好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文物学会共同支持。论坛包含开幕式及特邀报告、地方保护管理经验分享、青年创新案例分享、专家研讨等多个环节,报告与研讨主题涵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学术研究、专业实践、保护管理、社会宣传等若干方面。同时,本次论坛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进的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的首场活动,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今年也是开展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10周年,后续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论坛开幕式邀请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张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舟及副主任委员伍江、杭侃、王树声,中央宣传部、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同时邀请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名城保护管理部门在内的几十家单位线上参会。中规院院长王凯、党委书记王立秋、总规划师张菁、原总规划师朱子瑜以及院总工团队、各单位负责人现场参会。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现场特邀嘉宾合影

大会期间还邀请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中国网、环球网、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中国建设报、中国文化报等十几家媒体参会报道,同时邀请到《城市规划》《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建筑学报》《中国名城》《建筑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等多家行业期刊杂志宣传关注。开幕式与特邀报告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城乡遗产保护大讲堂直播,获得全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致辞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主持。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立秋

杨保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在致辞中表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为核心,不断加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力度。4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保护理念不断提升,保护力量不断壮大,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各地政府、部门干部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是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结果。本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回顾过去40年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推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同时他简要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要求各省(区、市)加快推动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工作,各名城抓紧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

他提出了三点倡议。第一,要以大历史的宽度看待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时代价值。第二,要以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看待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格局。第三,要以社会全视角的广度看待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跨界统筹。

最后他强调,全行业的同仁们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学术研究、专业实践、保护管理、社会责任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 磊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张磊在致辞中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极大地丰富了文物保护体系,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习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文物部门在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保护好历史文化价值。三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城市功能与社会生活。

张磊表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切实加大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历史文化遗产全面融入城乡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促进各地提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二是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推动文物与所在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区域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保护。三是积极创新文物保护体制机制。

修 龙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在致辞中表示,多行业的专家、领导、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并肩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促进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的接轨,带动了地方文化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建筑学会是较早关注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团体。近年来,在住建部的指导下,中国建筑学会与兄弟单位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树立了标杆,也为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示范引领。

最后,修龙在致辞中强调,建筑、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行业的同仁们要抓住机遇,持续推进理论、技术、实践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添砖加瓦。

陈 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40年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和方法,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的整体性,重视加强文化遗产的周边山水环境和历史景观的保护,为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风景园林是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自然和人文遗产资源的保护,高度重视风景园林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门设立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风景名胜、文化景观和遗产保护三个专业委员会,持续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多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规院密切合作,希望今后能同规划、建筑、文物等学会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所进一步加强合作,为构建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和本土化保护理论做出贡献。

黄 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是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节日的设立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文物学会致力城乡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会设有历史文化名街、工业遗产、20世纪建筑遗产、历史文化名楼、古村镇等专业委员会,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的抢救保护规划研究工作。学会与浙江卫视联手启动《万里走单骑》电视综艺节目,单霁翔会长带领嘉宾探访24处历史文化遗产,走进了13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探索文化遗产价值研究阐释、推广传播的有益实践和成功案例。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0年来《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继颁布,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走向法治化、制度化道路,中国文物学会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共同走出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吕 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舟在致辞中提到,在中国城市高速增长扩张的过程中,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使得如此之多的、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得到了保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今天中国城市已经从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应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价值阐释,促进全社会参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探寻基于中国自身历史文化的文明发展之路,建立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文化认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将促进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40年来的宝贵经验,探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指导未来的实践工作。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主持。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

单霁翔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以《城市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为题进行分享,他通过6个案例展示了在我国城市规划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也在不断进步,两个系统相互协同、相辅相成,取得了目前的成绩。

首先,他指出,大运河的申遗工作让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而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则改变了我们对遗址的态度,使遗产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启了保护工作走进社会的重要篇章。在“三坊七巷”的保护历程中,他强调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是要为当地居民服务,该案例通过改变街区业态、举办各种博物馆展示,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如今三坊七巷变成了人们到福州市必去的重要场所。在安吉案例中,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把整个区域的农民动员了起来,让当地人保护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家园,展示自己的家园,是一个带动人与自然环境共同保护的优秀案例。在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通过整体的保护,延续了历史的链条,使人们可以近距离体验首钢过去的辉煌。最后他强调,在20世纪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中要注重保护当代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作品。

杭 侃

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线上演讲

杭侃以《古今重叠型城市的保护与研究》为题进行分享,阐释了相关的方法论。他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很多都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这类城市的考古要经过若干年的积累,才能逐渐完成。考古方法的核心内容是改变考古工作者一般田野考古层位学的观念,把探沟、探方中按层位发掘的方法,转移到整个古今重叠的古城遗址上去。进而在现代的城市实测图上,发掘埋在下面的城市遗痕。

杭侃强调,城乡建设工作中经常“遭遇“文物遗迹。在城市规划中,应做好基础研究、厘清城市发展脉络,使城市发展建立在有序更新的基础上。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务必要为城市多保留一些可供人们考察寻访古代城市历史的痕迹。在实践中,关于地下文物埋藏区概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需从立法和行政等多方面加以促进。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以《纪念名城制度四十年 弘扬传承体系百千载》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指出,过去40年来,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了历史文脉、保护了文化基因、塑造了特色的城市风貌。但是,也存在保护工作管理系统性不强、保护对象整体性不足、保护利用传承不到位等问题。《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体系的构建必须把握内涵和层次、识别价值和载体、明确方法和路径等内容,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落实:一是要转变原有思路,立足全国一盘棋,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二是要坚守保护底线,坚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三是要创新活化利用,融入城乡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最后,他总结提出,新时期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保护传承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次论坛还将在6月11日下午及6月12日上午继续就地方保护管理经验、青年创新案例等方面进行主题报告和专家研讨。我们将持续报道,欢迎关注!

新华网、优酷、爱奇艺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_2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供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

上一篇: 苹果6s的自带浏览器就是safari可以通过他进入网站吗,英文浏览器有哪些
下一篇: 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怎么开展?教育部最新通知来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