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恭亲王奕忻后人还有谁(恭亲王奕忻和咸丰帝)

恭亲王奕忻后人还有谁(恭亲王奕忻和咸丰帝)

恭亲王奕忻后人还有谁(恭亲王奕忻和咸丰帝)公元1850年,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而为后世所熟知,统治天下三十年的道光帝终于龙驭归天,告别自己的臣民。在临终前留下了遗诏中,因为向英国割地赔款而感到羞耻的道光帝要求自己死后灵位不要进入太庙,也不要立功碑,同时也最终解开了困扰文武百官多年,关于谁是大清国未来天子的困惑,在遗诏中,道光帝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公元1850年,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而为后世所熟知,统治天下三十年的道光帝终于龙驭归天,告别自己的臣民。在临终前留下了遗诏中,因为向英国割地赔款而感到羞耻的道光帝要求自己死后灵位不要进入太庙,也不要立功碑,同时也最终解开了困扰文武百官多年,关于谁是大清国未来天子的困惑,在遗诏中,道光帝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根据遗诏,皇四子奕詝顺利即位,改年号为咸丰,奕詝便是清文宗咸丰帝。

然而这份遗诏尽管确立了皇四子奕詝即位的合法性,但是也带来了新的疑问。按照当时起草遗诏的书写习惯,应该先确定了太子人选,然后封其他皇子为王,但是这封遗诏却是先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然后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给人感觉这封遗诏核心内容是封王,建储反而是陪衬,除此之外,根据遗诏内容,道光皇帝应该是一度在皇六子奕訢和皇四子奕詝中立谁为太子上犹豫不决,尽管最终决定立老四为太子,但是为了补偿老六,同时封其为亲王。

根据许多清代野史和笔记小说记载,道光皇帝晚年其实是更加钟爱更有才能的六阿哥奕訢,想把皇位传给他,但四阿哥奕詝却排序居长且有贤德之名,因而犹豫不决。奕詝能够胜出跟其老师杜受田的指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恭亲王奕忻后人还有谁(恭亲王奕忻和咸丰帝)

恭亲王奕忻后人还有谁(恭亲王奕忻和咸丰帝)

一次是诸皇子去南苑打猎时,杜受田要奕詝和随从不发一枪一矢,当道光帝看到六阿哥奕訢收获众多猎物,但是四阿哥毫无斩获时,便问其缘由时,奕詝回答道:“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奕詝的回答让一生崇尚仁德的道光帝大为赞赏。

一次是在道光病重而召见奕詝和奕訢时,询问他们有何安邦治国大计时,相对于奕訢的侃侃而谈,奕詝根据老师杜受田的指点“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客观而言,奕詝的文韬武略都不及奕奕訢,但就是这两次得体的应对,而使道光决定传位给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尽管皇四子奕詝在皇位争斗战中胜出不排除确实与杜受田的指点有关,但是如果把道光帝舍弃皇六子奕奕訢而立咸丰为太子源于这些那无疑将问题简单化,南哥我认为,道光皇帝之所以如此选择根本原因还在两者之间存在嫡庶之别,简单讲,咸丰他是嫡子,而恭亲王奕訢则是庶子。

先说皇四子奕詝,奕詝的生母便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出生满洲显赫家族(喜欢清代历史的人对这个姓氏应该不会陌生),比道光小26岁。她在道光即位后第一次选秀中脱颖而出,于道光二年正式入宫,初封就是嫔位,还赐封号“全”,在此之后,步步高升,最终成为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

而皇六子奕忻的生母在身份上就不如孝全成皇后,奕忻的生母是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14岁入宫被封为静贵人,次年晋封静嫔,在此之后同样步步高升,最终成为皇贵妃,在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之后成为中宫实质上的新主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奕訢的生母静贵妃也非常受道光皇帝的宠爱,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病逝后,皇四子奕詝也由其抚养,但是直到道光帝驾崩,她始终是皇贵妃的身份,因此对于道光皇帝而言,皇六子奕忻实质上就是庶子。

在我国古代的皇位传承上,嫡子的继承权要优于庶子,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庶子才有可能即位,一是嫡子病逝,庶子才有可能成为太子,二是嫡子犯有大错,三是庶子在国家危亡的时候立下大功,但是站在道光皇帝的立场,这三种特殊情况都没有发生。

另外,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道光皇帝也有不得不立咸丰为太子的苦衷。道光在自己的遗诏中打破常规,先封王后立储,说明他对皇六子的才能应该是非常了解,也知道他具有帝王之才,但是如果他立皇六子为太子,那么作为嫡子的咸丰应该如此安置,难道封一个亲王就可以了吗?从我国古代的历史经验来看,到时咸丰不是会郁郁而终,就是因为被猜忌而被处死,毕竟对新帝奕訢而言,作为嫡子的咸丰的即位合法性要强于自己,他绝对不会容许咸丰存在于世,关于这点,普通百姓都能想到,统治天下三十年的道光皇帝会想不到吗?相反如果咸丰即位,由于他是嫡子,在即位上存在先天的合法性,而皇六子奕忻只是一个庶子,咸丰不会因为即位问题对他产生猜忌之心,兄弟之情可以得到保全!

因此,嫡庶之别是道光帝不得不放弃恭亲王奕訢立咸丰为太子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 苗族刺绣的起源、特点(苗族刺绣的起源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郅都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