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顾闳中怎么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怎么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怎么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传)顾闳中(南唐)绢本设色28.7cm×335.5cm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本幅无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載風流清曠,爲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圖”三大字。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紹勳”葫芦印,清·宋荦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一印。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班惟志泰

韩熙载夜宴图(传)顾闳中(南唐)绢本设色28.7cm×335.5cm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本幅无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載風流清曠,爲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圖”三大字。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紹勳”葫芦印,清·宋荦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一印。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题诗,又积玉斋主人题识。后隔水清·王铎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

顾闳中怎么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怎么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卷是顾闳中传世的唯一作品,它真实地描绘了政治上不得意的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纵情声色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

韩熙载是北方人,他长于文学,颇有抱负,投入南唐政权,历经三朝,由于内部倾轧,才识不得施展。后主时国势衰微,失败已成定局,韩熙载对南唐前途已完全悲观失望,故生活放荡。

画中的他长髯高帽的形象,与文献记载相符,具有肖像画性质。衣着服饰与床椅桌屏也描绘得细致逼真。

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首段“听乐”,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席中所有人物都沉浸在乐声之中的表情和相互关系都处理得自然和谐。

二段“观舞”,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幺舞”,身着便服的韩熙载亲擂“羯鼓”助兴,在场的人也随之拍掌击节,与舞蹈节奏吻合,而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

三段“暂歇”,韩熙载与家伎们坐床上休息,韩正在净手。

四段“清吹”,韩熙载解衣盘坐椅上,欣赏着五个歌女合奏。

五段“散宴”,韩氏手持鼓槌送别,尚有客人在与女伎调笑。

全卷以连环画连续构图的形式表现各个情节,每段以屏风隔扇加以分隔,似断又连,巧妙地相互联结,场景显得统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尤其人物神态刻画栩栩如生,如“听乐”段状元郎粲的倾身细听动姿、李家明关注其妹的亲切目光、他人不由自主的合手和拍;“观舞”段王屋山娇小玲珑的身姿、德明和尚背身合掌低首而立的尴尬状等等,传尽心曲,入木三分。

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长髯、高帽的外形与文献记载均相吻合,举止、表情更显露出他复杂的内心。一方面,他在宴会上与宾客觥筹交错,不拘小节,如亲自击鼓为王屋山伴奏,敞胸露怀听女乐合奏,送别时任客人与家伎厮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处世态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满怀忧郁,如擂鼓时双目凝视、面不露笑,听清吹时漫不经心,与对面侍女闲谈,这些情绪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汙的心态。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肖,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可以说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

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缘由,有两种说法,《宣和画谱》记载:后主李煜欲重用韩熙载,又“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五代史补》则说: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伪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自知安然。”

总之,此图是南唐画院待诏顾闳中,奉后主之命,与同僚周文矩一起潜入“多好声色,专为夜饮”的韩熙载府邸,“目识心记”,绘画以进,充当了类似摄影记者的角色。据载,周文矩也曾作《韩熙载夜宴图》,元代时两者尚在,今仅存顾本。

历代著录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有数本,此卷据各方面考证,当属南宋孝宗至宁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风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达到相当高水平,堪称流传有绪的古代绘画珍品。

上一篇: 燕昭王求贤(燕昭王求贤节选)
下一篇: 萨勒姆(萨勒姆的女巫话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