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美穗子(美穗子读音)

美穗子(美穗子读音)

美穗子(美穗子读音)清明时节,人们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在河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师大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河北师范大学革命烈

清明时节,人们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在河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师大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河北师范大学革命烈士校友录

美穗子(美穗子读音)

美穗子(美穗子读音)

以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时间为序

白毓崑

白毓崑(1868-1912年),字雅雨,又字亚雨、亚瑜,号铣雨、铣玉,今江苏南通人,18岁考取秀才,进入省立江阴南菁书院学习。

1899年5月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师范院学习,主攻历史和地理。毕业后到上海澄衷学堂任教,期间结识蔡元培、张相文、章太炎等革命志士,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应张相文邀请到天津任教北洋女师范学堂(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同时也应聘在北洋法政学堂任教(是李大钊的老师),教授史地。

1909年9月,与张相文等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次年出版《地学杂志》,担任编辑工作。杂志文章通过对祖国山川地理的介绍,隐喻清政府丧权辱国,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宣传爱国主义主张。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白毓崑先后组织天津“红十字会”、“共和会”,“披广氅、携短铳”,参与发动滦州起义,响应武昌。

1912年1月初,滦州新军第二十镇官兵通电起义,成立军政府(为辛亥革命时期北方唯一),白毓崑被推为革命军参谋长,后起义失败,1月7日,在通州古冶壮烈牺牲。李大钊著文纪念老师,冯玉祥为其塑像、建祠。女师师生举行过白毓崑牺牲一周年纪念活动。

1912年9月,白毓崑被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毓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白毓崑烈士遇难前留有绝命诗: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

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

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

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

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

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李行健

李行健(1903-1926年),原名循鉴,字毓堂,湖北汉川县人,父母早亡,得亲戚资助入京兆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理科学习,“在校勤习课业”,关心国事,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逼进天津大沽口,遭中国军队击退,3月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8国向段祺瑞执政府下达撤除大沽口防务的最后通牒。此事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国共两党组织北京知识界、市民举行抗议活动。3月18日,李行健在北京参加李大钊、徐谦等人发动的“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和进行游行活动,下午一时半,在执政府门前请愿时被北洋军阀枪杀,是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中的47名死难烈士之一。鲁迅发表《记念刘和珍君》,悼念包括刘和珍在内的死难者,控诉北洋军阀的暴行。

郭隆真

郭隆真(1894-1931年),曾用名郭淑善、郭隆贞、郭嵌濬、郭林一,回族,1913-1919年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就读,家事专修科毕业。

五四运动中是发动女师同学响应北京学生运动第一人,是发起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当时中国第一个妇女救国团体)第一人,也是倡议成立觉悟社第一人,成长为当时天津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和闯将。

1920年11月,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5年5月,郭隆真奉调回国,在李大钊领导下从事妇女运动工作和地下工作。

1929年受党中央所派赴东北,在中共满洲省委从事职工运动。

1930年受党中央所派前往山东青岛重组党组织,任省委妇委书记,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和地下工作。

1931年4月5日,郭隆真被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之一,是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一生经历6次被捕。

段宏绪

段宏绪(1915-1933年),又名玉丁,山西武乡县东村人,1929年入山西省立一师学习,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读书会”,投身民主革命运动。1932年入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高中部学习,参加反帝大同盟。12月返回家乡从事抗日救亡宣传,1933年5月受中共北平地下党指派,到张家口参加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不久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18岁。

郭清

郭清(?-1936年),山西介休人,1934年考入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学习。1935年12月参加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严惩卖国贼”。1936年2月17日被反动军警逮捕,3月9日在狱中被折磨至死。临终前遗言:“我是中国人,我要救中国。”3月31日,北平市学联在北大三院礼堂为郭清烈士举行公祭,群情激奋,进行了“三?三一”抬棺游行活动。

雷震生

雷震生(?-?),井陉人,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理科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毕业后通过考试同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就在当年暑假在天桥从事革命宣传时被枪杀,英勇牺牲。

尉迟修职

尉迟修职(1917-1938年),山东临清市白布巷人,1934-1936年就读于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传播先进书籍,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促进青年学生的觉醒。1936年6月13日,和张如三等共同组织发起抗日救国游行示威活动,7月转入私立镜湖中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党支部领导抗日活动,这个支部至卢沟桥事变前成为当时北京西城区坚强的领导学生运动的党支部。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北京西山一带组织中学生游击队抗日,接受朱德、彭德怀的安排,于12月下旬赶赴蔚县与八路军杨成武支队汇合,组建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1938年4月初被叛徒暗杀,时年21岁。

李松霄

李松霄(1911-1942),原名李冠英,河北省武邑县后南杨村人,1930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在校期间富有正义感,参加进步学潮,1932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清华期间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斗争,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毕业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他毅然返回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日,历任武强县青年抗敌义勇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9师青年游击纵队二团政治部主任,武邑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武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南五专署专员等职,1941年赴太行山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1942年6月6日,在辽县麻田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1岁。

袁心纯

袁心纯(1913-1942),山东省荣成县人。1933年就读于北平河北省立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深入农村宣传抗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曾在延安抗大学习。曾任中共盂县县委书记,后调任冀中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8月在参加百团大战期间,参与救助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后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6月9日,在反击日寇“五一大扫荡”作战中,在定县马阜才村负重伤被俘,在大五女日军据点关押期间,绝食而死,年仅29岁。2015年8月,袁心纯被民政部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傅国光

傅国光(1916-1943),盐山县百尺杆村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学生。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抗战爆发后,弃学回乡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秋在一次战斗中被俘,不屈而死。

阎国珍

阎国珍(?-1944),又名阎志,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音乐系1936年级学生。1936年在中共天津市委妇女部部长张秀岩的领导和组织下,女师学生中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和在党组织领导下的以女师学生为主体的天津女同学会,阎国珍是最早的学生党员和主要负责人之一。1939年阎国珍和女同学会一批骨干到达平西抗日根据地,继续开展抗日斗争。1944年5月18日夜,与时任中共冀热边第一专员公署专员的丈夫杨大章一起在蓟遵兴抗日联合县的串岭庙(丰润县杨家铺)召开区干部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战斗中与丈夫同时遇难。

贺进

贺进(1917—1944),原名郝桂峦,正定县西庄屯人。1934年考入北平河北省立高级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他先后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和“一二?一六”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进走上了武装抗日救国道路,先后辗转豫北、晋中、太南抗日前线,并到“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贺进被调到武安第四区(继城镇,现贺进镇)任区长。1944年10月10日,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赵明

赵明(1915-1948),又名赵广钧,桃城区杨家庄人,初中毕业后考入河北省立十七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1935年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毕业。七七事变之后返回衡水县投入武装抗日斗争。组织衡水县铁血抗日锄奸团,参加衡水县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宣传部部长、战委会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衡水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1946年任阜东县副县长。1947年5月,奉命率一支干部队伍南下,过黄河后,编入刘邓大军的二纵五旅十四团与敌作战,1947年10月,解放大别山区的霍邱县后担任县长,11月在六安县的大顾店一带与国民党军队激战,负伤被俘,于1948年11月13日壮烈牺牲。

张志新

张志新(1930-1975),天津人。1950年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学习,在校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调往辽宁工作,曾任中共沈阳市宣传部讲师,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因坚持真理而牺牲。1979年3月,中共辽宁省委为张志新平反昭雪,称誉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她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师大党委都做出过向她学习的决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道过她的英勇事迹。

李晓红

李晓红(1974.7-2003.4),女,汉族,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入伍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不幸感染病毒,2003年4月16日凌晨光荣殉职,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中组部授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

王雪

王雪(1985.11—2009.6),汉族,2007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7年7月5日进入高密市金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驻南关派出所保安中队担任队员。2009年6月1日晚,在与伺机盗窃汽车的犯罪嫌疑人搏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王雪为革命烈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你们用坚定信仰书写忠诚 你们用碧血丹心铸就丰碑 每一次仰望,都是唤醒热血的点名 每一次追忆,都是指引前行的力量 缅怀英烈祭忠魂,红色基因代代传 向英雄致敬,愿精神永存!

上一篇: 激将法(巧用激将法)
下一篇: 秦岭深处遇牡丹(秦岭看牡丹好去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