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灭夏,周代商。周人自称夏人,这是西北高地“夏崇拜”的第一个高潮。
古公亶父怎么读(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什么意思)
《尚书·周书·立政》是周公为告诫周成王所作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呜呼!其在受德暋,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大意是说,商王纣继位后,任人唯亲,暴虐百姓,于是上帝重重地惩罚了商王,让他们“有夏”一族代替商人接受天命,治理天下百姓。
周公在这里对周成王明确自称周为“有夏”,并且告诫成王要步着大禹的足迹遍行天下。
周人自称夏人在《尚书》中还有多处体现,如《武成》:“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如《康诰》:“肇造我区夏”;如《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等。
周人自称是夏人是有其道理的。周人始祖后稷是东方帝喾族群西下“邰”地的一支,同西北当地属于有邰氏支族的姜原氏融合而成的一个部族的首领,“邰”就在今关中西部扶风周原姜原村一带。后稷的儿子不窋在夏初担任稷官时,因帝启不务农业,将不窋的官职废除,不窋无奈向北逃窜到了“戎狄之间”。再后来,第四代周先公公刘迁徙至“豳”地,即今陕西省旬邑和彬县之间。公刘在“豳”地拓展疆土,勘测水源,开荒种粮,创建了寓兵于农的军事组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建起了宫殿宗庙。但到了商代晚期,由于羌戎游牧集团的兴起,居于“豳”地的先周人不断受到游牧部落的骚扰和袭击,弱势的周人无力抵抗,古公亶父遂率族人翻山越岭,重新迁回了周原,即岐。此后,一直到周文王时,周人一直活动在这一带。
从考古看,先周文化是客省庄二期文化接受齐家文化一些因素发展起来的、武王灭商前的考古学文化。而齐家文化可能又是石峁文化西进同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属于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从源头上来说,周人极有可能就是夏人的后裔。(祥见拙著《元中国时代》261~273页、《前中国时代》508~516页)
商周以来,由于中国历史叙事主体由西北地域逐渐转移到中原一带,尤其是汉代以后,大一统王朝的出现集中在黄河中游,夏的发源地被统治者有意识地屏蔽,以示其乃华夏正统传承的“中央之国”。而与此同时,四周邻国被矮化为未经开化的野蛮之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大兴其是,历史的真相遂被掩盖起来。
但留在西北高地的夏人后裔并不完全认同商周以来叙事主体的转换,他们也在努力地展现自己作为大禹后人的一面。
西晋以后,进入中原内地的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相互征伐,先后替代更迭,共有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这其中就有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
407年,作为后秦国安北将军、五原公的赫连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赦免境内罪犯,建元龙升,设置、任用百官。赫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故国号定为大夏。赫连勃勃以大禹的后裔自居:
昔在陶唐,数钟厄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凿龙门而辟伊阙,疏三江而决九河,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沈溺,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故二仪降祉,三灵叶赞,揖让受终,光启有夏……爰始逮今,二千余载……故能控弦之众百有余万,跃马长驱,鼓行秦赵,使中原疲于奔命,诸夏不得高枕,为日久矣……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关于匈奴的渊源,司马迁在《史记》中单独作《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苗裔也,曰醇维。”
413年,赫连勃勃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凤翔。任用叱干阿利兼领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即今陕西靖边北,修筑都城,名曰统万城。
赫连勃勃自称为夏人,称他族为夷,发动夷夏十万兵民筑统万城。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有所嫌忿,便手自杀之……夷夏嚣然,人无生赖。”
赫连勃勃自称大夏,从留在后世的器物上可以得到印证。其传说名刀称作“大夏龙雀”,其铸制钱币,面文隶书曰“大夏真兴”。
赫连勃勃大夏强盛时期的疆域,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大致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黄河“几”字弯及其周边流域即河套地区,还有甘肃东部和山西南部地区。
431年,大夏国继任皇帝赫连定攻灭西秦,却遭遇吐谷浑袭击被俘,大夏灭亡。从赫连勃勃称帝到赫连定被俘,大夏国共历二代三王共25年。
北魏时期先改统万城为统万镇,后改为夏州。隋代改置朔方郡,唐代恢复夏州建制。
赫连勃勃的大夏国灭亡近600年后,大夏国的废墟上又崛起一个和宋、辽鼎足而立的西夏国。西夏人的祖先党项族原居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的松潘高原,位于西倾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这里也属于齐家文化覆盖区域,唐朝时才迁居至陕北一带。因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为李姓,镇领夏州一带,封西平王、夏州节度使、夏国公,子孙继之。之后在五代与宋朝时期,党项族继续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
1032年,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又以避父李德明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然后建宫殿,定兵制,创文字,立文武朝班。1038年,元昊30岁时,筑坛受册称帝,国号大夏,改兴州为兴庆府即今宁夏银川一带,并定都于此。
西夏建国后,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后经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和定川寨之战等战役,西夏歼灭宋军数万精锐,并在同辽展开的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西夏是元代晚期才有的称呼,如元修《辽史》称夏国史为《西夏外记》,《金史》称夏国史为《西夏传》。明修《元史》径称李元昊大夏国为西夏:“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
以后为了与郝连勃勃所建大夏国区别,西夏之名就被延续下来。其实在与西夏国同时或先后存在的宋、辽、金,均称其为夏或大夏。
西夏从1038年称帝算起,至其在1227年被蒙古灭亡,历经10帝,享国189年。元昊西夏国与赫连勃勃夏国地域大体重合。《辽史·西夏外纪》说:“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
西夏国兴盛时,其疆域北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南至陕西关中地区,东抵陕北榆林地区,西达河煌青海地区。
李元昊出身的党项族也和夏人、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李元昊的夏国继承的不只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土地,还包括风俗礼仪、精神信仰等文化传统;元昊拓拔氏,可通过鲜卑追溯到黄帝;党项族,则可通过羌人追溯到禹或夏。
《魏书》记载: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
“黄帝有子二十五人”云云,可理解为黄帝有25个分支部落,其分处“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等地。
不少文献记载对一些事物的称呼也能显示出这一地域和夏纠葛不清的关系,如绵羊又称夏羊,《本草纲目·兽·羊》:“生秦晋者为夏羊,头小身大而毛长,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前已述及,中国内地的家羊,是由西亚、中亚通过西北高地传到内地的。如夏人善射,优良的弓箭被称为夏箭,司马相如《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而箭服又被称为夏服,郭璞注《子虚赋》引服虔云:“夏后氏之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即繁弱箭服,故曰夏服也。”如此等等。
为什么夏人善射?显然和夏人在西北高地长期的游猎生活有关——夏、羌、匈奴、拓跋、党项有一脉相承之处,即擅长游牧和游击。
西汉扬雄《方言》所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更是显示了夏和这一寥廓地域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即便在今天,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在内的广大地区,还沿用着相当数量和夏或大禹有关的地名、山名、水名,如宁夏、临夏、大夏河、积石山等。
——摘自李琳之:《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李琳之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个别地方有改动。因阅读流畅需要,删去了注释部分。
李琳之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出版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国时代》《前中国时代》等十余部著作。其中,《元中国时代》入选“百道2020原创好书榜年榜?人文类”;《前中国时代》入选商务印书馆“2021年历史好书60种”榜单。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以来,先后入选了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6月第5期好书、百道网2022年7月好书、中国出版集团2022年第4期好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好书”、今日头条好书等推荐榜单。
《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李琳之著,研究出版社,2022年6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