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成语(身体力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成语(身体力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成语(身体力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十章】它远非世间法所理喻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而是由后天而先天,由后天习染之性而先天遗传之性,进而涤除此先天之性中的遗传基因、遗传信息(密码)的异化——私妄昧的疵垢,而且其玄鉴的涤除,非单纯性的洗涤,而是一个艰难、艰苦的由私而公、由妄而正、由昧

【十章】

它远非世间法所理喻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而是由后天而先天,由后天习染之性而先天遗传之性,进而涤除此先天之性中的遗传基因、遗传信息(密码)的异化——私妄昧的疵垢,而且其玄鉴的涤除,非单纯性的洗涤,而是一个艰难、艰苦的由私而公、由妄而正、由昧而明之转化的辩证运动的历程。在此历程之中,危机四伏,危险万状,危殆万分,非镇之以无名之朴,非复归之于大道,无以致之。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成语(身体力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成语(身体力行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四、“爱民治邦,能无为乎?”

即无为自然法。邦犹身也,民犹气也。人之生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修身以气为本,治国以民为本。贵爱其气,不可滥耗,正是“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要“治人事天,莫若啬”,(五十九章)要俭以用之,更要能够无为而治,辅其自然的本性,而生生不已,便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民之所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乃根于我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而此四者乃自然无为的不同侧面。

因循自然,所以无为,不助长,不追求,不自生,毫无勉强造作于其间,自由自在,活泼天真,以清静无为为根本,以无修无炼为功夫,“上德不德”(三十八章)以无所得为得;以四绝:“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十九章)为大纲,唯有“四绝”,方能进入“四无”,于是无知无欲,无忧无喜,无戒无定,无悟无慧,一切皆无,无中显妙有。

无为自然法,是不守之守,不炼之炼,无为之为,我自返于先天的自然,不必作为,而自合天地造化的妙谛。我无心如此,而自然如此;我无意如彼,而自然如彼;一切顺任自然,一切归于自然。我能一切皆无之,“四绝”无痕迹,便返于先天,而进入无为自然了。常人为私欲所蒙蔽,为习俗所染污,为异化所薰育,自心本性亦被潜移默化,而不见本来面目,故逆之使反,返于先天见真我。上根上智者,大彻大悟,不污不染,本性清净,自可直修此无上大法。

人生无为而爱民治邦,若有为则非大道之爱,非大道之治矣。它乃出之于自愿自觉而且自然,是谓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三章)爱民治邦如此,治病修身,何曾外之?

它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四十三章)而以“将欲取天下也,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四十八章)为大戒。

五、“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即天门启阖法。天门者,位于头顶正中,为元神出入的门户,其下泥丸宫是元神所在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为道到此地步,天门自然开合,元神从此自动出入也。

看来异常神秘而不可思议,它正是当代人体科学所亟待探索的奥秘,却为古今中外善为道者所亲身验证了的。现代科学家迄今对人体,尤其是大脑,知之甚少,且多妄知谬见,这片领域可说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据说大脑神经细胞有三百亿个,即使科学家终其一生,所动用者亦仅百分之十几。从进化论来说,用进废退,存在即是合理。老子称人为宇宙中“四大”之一者,它的奥秘难道不正在于此吗?我们不可在倒污水的时候,将可爱的婴儿也倒弃。

但是,天门自动启阖了,要掌握为雌的原则,即雌伏如抱卵,不引不发,静待而不主动,后应而不先行,唯其自然而已。何至于“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天人合一,唯上德者玄德者臻之。臻之者,不臻自臻,为雌也。

六、“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即明白四达法。经过以上五个阶段的深入修炼,层层递进,由后天而返先天,一切之私我、小我、假我、妄我,俱都潜消无影,到此究竟地步,即大道的高境界,是明白四达,可以明照宇宙中古今中外的种种信息,纤细必现,幽隐皆烛,“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而不受后天知识、意念的干扰,而仍然若愚,好似无知。

无知之知,这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规律的另一条途径,其中有生而知之,有修道以致,实质均为人体潜在的本能。此种认识方法,有人称之为“直觉”、“思维传感”、“超理性思维”等等,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比较来说,叫它特异思维,以别于理性思维,或者较为妥当。但是,老子不但不否定理性思维,且予以充分的肯定,两者是辩证统一,皆属于大道思维。

这是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六大法门,既层层递升,复浑然一体,严整完善,自成体系。

观此六句问号,何者不是后天之有为以成之?何者不是通过修身之为——有为,而实现无离、婴儿、无疵、无为、为雌、无知的境界。这六个方面的要求,可称之为六个根本性原则的要求,也就是六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是乃大道千里之行的六个里程碑。于此可见,老子是坚持从己身出发,从实际出发,从有为出发,而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进的,决不踏空一步,决不躐等冒进,决不主观幻想。它乃是积渐成顿、积修成超的升华过程。

老子要求善为道者充分地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紧接着老子深刻揭示人生修真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亦即以人“配天”的根本原则:产生了功能,蓄积着它;虽然产生,而不占为己有;有了作为,而不自持己能;成长发展,而不用心主宰;这是玄奥幽潜的德性。

他于五十一章进而揭示它乃宇宙自然之道的根本原则:“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说明道之德体现于万物的八个方面,即道化生它,畜养它,长大它,发育它,凝结它,成熟它,抚养它,覆荫它,纵然为万物之母矣,依然处之以玄德。

于六十五章,更揭示此玄德乃大顺天之道的根本途径:“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复至于大顺。”永远知道楷式——“不以智治邦,邦之德也”,这是叫做玄德。玄德深呀!远呀!与万物返朴归真呀!于是才复归而达到大顺自然。

是为老子的玄德论;是为内真外圣道德人格的完成;是为人生真善美的大道境界的实现;是为以人配天、天人合一、大顺自然的究竟。

在“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的总纲下,遵循大道之常的总规律,辅自我的自然以修炼,唯道是从,依法修为,充分地调动和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主客观相结合,以期能达到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与人生终极性目标。

人生修真成圣,须出之于玄德,成之于玄德,而又归之于玄德,我之性命、身心修真之德,即是与宇宙大道玄德相溶相即而不可相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谓与道合其真、与天合其德;是谓得大道之玄德矣,乃“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三十八章)也。

善为道者,应以玄德为宗旨,切实把握此不有、不恃、不宰的原则,任其道生之,德畜之,自生,自为,自长,咸其自然,不但为道不会出偏入邪,没有倾覆之危,而且道化天下,德被大众,人生的真谛由是而显现,人生的价值由是而完成,人生的使命由是而成就,复归于自然,于是大顺于大道,“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啊!

——黄友敬

上一篇: 卫星拍到的真龙凤凰(九节翡翠蛇)
下一篇: 巴厘岛是哪个国家的(济州岛是哪个国家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