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有自己固有的独立语言。满语直接源于古老的女真语。从语音系统来看,满语共有6个元音,19个辅音。而元音多为阳性、阴性和中性,在大部分词里,同性元音互相和谐,异性元音相互排斥,中性元音出现在阳、阴性元音的前后。辅音也有和谐现象;从语法上看,满语即有粘着语的特点,又有发达的分析形式,并且大量使用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一般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谓语前,定语在中心词前;从词汇上看,词汇比较丰富,尤其是有关骑射、狩猎和早期社会组织方面的词相当丰富。满语与蒙古语、达斡尔语、赫哲语、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关系密切,有互相影响、互相借用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
满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日臻完善,词汇不断丰富,语汇意义日益严密和宽泛,是满族成员交流思想感情的共同语。但由于满族早期处在原始渔猎时期,居住分散,相对封闭,地域之间,部族之间的交往量小,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得不到频繁沟通,致使语音、词义、习惯性土语及语法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满语方言的发生并得到保留。
旗人与满人的区别是什么血型(旗人与满人的区别图片)
满语分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两大方言区,后者是文学语言的方言基础。黑龙江地区的满族人所操的满语既有属于南方方言的京语,又有属于北方方言的阿勒楚喀语、东海语,萨哈连语,还有巴拉语。
京语来源于女真语建州方言,满族入关后将建州方言带到当时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操建州方言的人比较众多,而且社会地位较优越,尤其是建州方言已作为满语的规范语和书面语,因此将满语的规范语称为“满族京语”,简称“京语”。居住在北京城一带的满族人操京语。从北京派往外地驻防的满族人也大都操京语,从北京迁到东北的垦荒满族人将京语带到垦荒地,而未入关的满族留守群体更多地保留着原来的方言土语。
居住在拉林一带的满族人操的满语属京语,因为此地的满族人是于乾隆年间从北京迁来垦荒的,原在北京时操京语,由于迁徙将京语带至拉林一带。他们操的京语被满语研究专家称为“拉林满语”。拉林满语除受北方满语影响而产生一些音变外,其他音变均与京语相似。二百余年来,拉林满语基本上保持着古朴的语言传统,是比较标准规范的满语。拉林满语的分布区,相当于现在五常县拉林镇周围的八个乡,阿城市料甸子周围的五个乡、双城县的大部分村屯和哈尔滨市郊的部分村屯。
这一带是满族屯垦群体的聚居地区,而且大部分都是京旗满族人。这一带随着汉人的大量移入,逐渐变为满汉混居地区。满语与汉语也呈现混合态势。满语——汉语,双语兼用。直至拉滨铁路修通后,满语才逐渐被汉语所替代。但是拉林地区的满族人操的汉语带有浓厚的京腔,一直留有京语的痕迹。
从整体上看,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和汉语也不断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汉语占优势地位,基本上替代了满语。但是黑龙江地区满语的被替代同关内相比要晚得多。18世纪以来,在关内满族中已有人不懂满语,到20世纪初年北京及驻防城市的满人大都使用汉语。
到抗日时期,关内满语已经被汉语所替代。黑龙江地区的满语在建国初期在满族聚居地区还较普遍地使用满语进行交流。一般是年龄越大,满语越好;年龄越小,满语越差。汉语水平却一代比一代高。黑龙江地区保存满语口语最好的是富裕县三家子屯、孙吴县的四季屯、黑河市的黄旗营子、大五家子、泰来县的大兴村等。
在满汉语融合过程中,虽然汉语的替代是主要的,但满语对汉语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在黑龙江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满语词汇,已经成为黑龙江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词汇。例如:墙角叫“旮旯”,肉变质叫“哈拉”,治病叫“扎孤”,遇事疏忽叫“拉忽”,等等。而在黑龙江地名中也留下很多满语词汇,如“伊春”、“呼兰”、“完达山”等。
一个民族的文字是该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满族有自己的文字,称为“满文”。满文的产生与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努尔哈赤起兵后,军事上节节胜利,统一大业蓬勃发展,但是缺乏民族文字的问题日益影响到统一大业的进程。
因为当时女真人只讲女真语不懂女真文,必须借用蒙文,才能进行书面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创制民族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
1599年,努尔哈赤委派额尔德尼和噶盖在蒙文字母基础上创制满文颁行,史称“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老满文只是参照蒙文字母,协合女真语音,很不完善。
1632年,皇太极又命满族文化名人达海改进老满文,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或“点”,把原来不易分清的语音区别开来,改进后的满文史称“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共有40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同一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时,写法各不相同。满文的基本笔画有:字头、字牙、字圈、字点、字撇,字尾等,字母没有大写和小写之分。自左而右上下直书。
因满文是在蒙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因此满文与蒙文有渊源关系,在字形、语法、词义上多有相通之处。清初用满文撰写的文献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是了解和研究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资料。
清代前期黑龙江满族旗营中官府里的公文,一般多用满、汉文字书写,而以满文为主。例如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多用满文书写,保存大量满文档案材料。清代黑龙江各大城镇,八旗驻防地大都设置官学,官学主要学习满文,而且满族人家多教孩子认识满文。
17世纪中叶以后,大量汉人移居黑龙江,与满族兄弟杂居相处,满族人开始逐渐学习汉文并通用汉文。但是黑龙江地区满文的废弃,比关内要晚得多,20世纪40年代在某些边远乡村的少数满族老人还使用满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