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寒微贱,年少生活过得极为困苦,姐姐嫁人后,就投靠了当兵的姐夫家。为了能生活下去,也为了能出人头地,十几岁的他决定从事军旅。此后的二十多年,他也就此掀开了一段漫长,又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这位三国名将,就是读书学习的标兵模范,蜀国关羽的天生克星,拥有我们熟悉的成语“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光环加身的东吴中生代帅星——吕蒙。
吕蒙投靠姐夫邓当后,偷偷混进军中。姐夫带队上沙场,他就跟在队伍后面冲锋杀敌,异常卖力。邓当发现后,怕小舅子不小心哪天就少年殒命,回家后忙不迭地向丈母娘打小报告。吕蒙老妈听后,十分后怕,撸起袖管准备收拾他,没想到吕蒙突然少年老成地说道:
三国志吕蒙传江表传(三国志吕蒙传翻译)
“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焉得虎子?”
——《三国志?吕蒙传》
大意是说“贫穷低贱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万一走狗屎运立下了战功,就可借着机会升官发财。何况沙场虽然危险,但是不深入猛虎巢穴,又怎么能找得到虎崽子呢?”
吕蒙老妈听后怔了一下,随后只能含泪默许了吕蒙从军当兵。自此,吕蒙进入军营,学习战场杀敌的本领,同时了迈出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步。
进入军中后,作为新兵的吕蒙由于年纪最小,常被其他老兵欺负。有一天,军中一位管事,在操练时当面嘲笑他,以为他还弱小不敢反抗。没料到吕蒙突然暴起,举起手中的佩刀,将他砍死,一命呜呼。
激情杀人过来,吕蒙恢复清醒,在军中私自杀人,而且还是杀的上级,是要被处死的。就在吕蒙正在后怕的时候,大吕蒙三岁的主将孙策听闻军中发生命案,把吕蒙传唤过去问话。
孙策初见吕蒙,一问之下,就不舍得将吕蒙砍了。原来此时,孙策正打算反攻老家江东,创下一份基业,正值用人之际。恰巧像吕蒙这种,性情正直刚烈,又想当兵杀敌立功的,正是孙策想要的兵胚子。于是,孙策非但没有杀了吕蒙,还将吕蒙放在身边做亲兵。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邓当去世,孙策让吕蒙接任他的职务,做了别部司马,完成从士兵到军官的蜕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退出历史的舞台。小吕蒙三岁的孙权掌权江东,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吕蒙从前好日子不太平了。
孙权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火就烧到军队。孙权下令重新整编军队,合并士兵人数少且战力不强的小队,提升战斗力。吕蒙很不幸的,所在的小队被列入待审阅淘汰的范围之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裁员下岗。
可能有的人会说,合并之后加入更强的队伍,再奋斗一下,这军中的前途不是会更好吗?其实不然。
原来,东吴的军队实行了一种叫做“领兵制”的带兵机制。军队长与下属队伍是一种依附的关系,一方面士兵参军的同时,家属也随军驻防,家中子弟长大也也会加入这只队伍;另一方面这只队伍也能自己从商创收,收入由领军的将领来支配。这样一来,军队各支队伍不仅是国家的战争武器,同时更像是私人承包的公司。因此一旦队伍被合并,吕蒙辛苦奋斗这么多年,拿命拼回来的家业,就成了为别人家做嫁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吕蒙不得不静心思考对策:新主公整编军队提升战力,离不开两个途径,一是士兵的数量,二是士兵的质量。短期内增加兵源,不实际,那就只能从士兵的质量下手。想明白这一点后,吕蒙马上付诸行动。
一段时间后,孙权亲自检阅要裁减的队伍。看了前面几个队伍,一个个军容不整,士气涣散,摆明了是等着遣散回家耕田的样子。孙权看后,心里头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啊!就在孙权想着怎么整治这批队伍的时候,只见吕蒙的队伍迎面而来,全副清一色的新装,扎着绑腿,士气高昂,喊声震天,行进有度,演练整齐。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
——《三国志?吕蒙传》
原来,吕蒙在别人放弃的时候,仍然坚持操练士兵,甚至还去借贷钱财给士兵们添置统一的军装。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孙权见了吕蒙的队伍后,高兴不已,不仅没有合并他的队伍,反而将其他带裁减的队伍,分出一部分兵员并入他的军队。机缘巧合之下,吕蒙非但没有下岗,反而将自己的承包公司做大做强。
通过这次的军队整编,吕蒙也正式进入孙权的视野。很快的,吕蒙又通过几次战役,升任偏将军兼领庐江郡太守,成功挤入东吴集团中层管理干部的队伍。
“吴下阿蒙”的故事,各位看客应该已经耳熟能详。话说孙权希望为东吴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优秀将领,于是叫来吕蒙和蒋钦,告诉他们要去多读书,提升自身的见识和战略眼界。
没料到吕蒙听后,却不已为然,活脱脱还是一个大头兵,不咸不淡的脱推道“主公,我等军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看书啊”
孙权听后,知道他们是在逃避,于是讲了一段至今听来,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的话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大致的意思是,我没有让你们像读书人一样就研读学术,只是让你们通过熟读书籍,以史为鉴,并运用实际的工作中。你们说军务繁忙,难道有我张罗打理一个国家忙?我小时候熟读了很多书籍,掌权后也不敢松懈,复读了过往的史书典籍,又读了很多兵书,自认为对治理国家有很大的帮助。你们两个悟性挺高的,读书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怎么可以满不在乎呢?你们两人现在适合赶紧去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三史这几本书。连隔壁的魏国老曹都说过“老而好学”,你们两怎么还能不努力去多读一些书呀!
孙权劝学
孙权的这段话,震古烁今,至今已经被很多人引用来劝诫子弟读书向学。但如果你细读,能里面大有深意。首先,读书不是读死书,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读、精读,要多去悟,取其精华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来。作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领,不需要像研究学问一样去钻研,而是要通史明理,拓展眼界,培养战略意识。
吕蒙经过孙权的点拨,震惊过后,犹如醍醐灌顶,让他意识到读书明理,对于自己未来军旅生涯的重要性。而吕蒙也确实如孙权说的,学习能力超强,在忙于军务之外,不断学习成长。
吕蒙的成长蜕变,感受最深的除了孙权以外,那就非鲁肃莫属了。所以也才有了属于他俩,流传至今的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此时的鲁肃,既是继周瑜之后的东吴第二任统帅,也是东吴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吕蒙获得他的认同,无疑已经从一名军中的中层将领,成长为东吴军政两界有影响力的人物。
鲁肃与吕蒙的这段谈话,发生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元),也是从此刻开始,吕蒙正式从一名战场杀敌的勇将,逐渐成长为东吴大军的第三代扛把子!
自处,该篇讲述的是吕蒙二十多年军事生涯的前半部。下一篇,吕蒙军事生涯的后半部,他又将是怎样制服关羽、重夺荆州,为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请各位关注我的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