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城隍庙
平遥的城隍庙,平遥城隍庙,始创于明朝初年,是目前国内保存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平遥城隍庙,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城隍庙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气势宏伟、风格别致,“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区体现得十分鲜明,处处折射出一股阴世、阳间轮回转动的森然气氛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传统思想。城隍庙的总体布局的特色还体现在“庙中庙”的配置上,灶君庙和财神庙分置在城隍殿东、西两侧,组合成“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的奇特景致。另外,平遥城隍庙大的特色是建筑结构与琉璃艺术,整座庙区内,殿宇、廊庑、楼阁、坊、台形制多样,结构精妙,而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更叫人称奇、心动,蓝、绿为主黄色相间组成的青冷色调装出神秘的意境,其仙人,走兽、龙吻背刹,造型精美色泽如初,是清代琉璃工艺的杰出范例。
平遥城隍庙供奉的是谁
平遥城隍位于城隍庙位于平遥城内城隍庙街中段,整个庙群坐北朝南,总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进院落。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气势宏伟、风格别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六曹府和土地祠。
六曹府共供奉六位地狱判官,它们掌控人世间的生和死、富或穷,还有福禄、刑法和善恶。中国古代的时候,在城隍庙里修筑六曹府,供奉地狱判官,实际上原理也非常简单,平遥城隍庙,便是充分利用古人对神鬼的敬畏之心,来达到侦破案件环节中对罪犯的一种心理压迫,掌管刑法的神像大多数雕刻得非常凶狠,再加上师爷县太爷在边上不停暗示着,有时罪犯不害怕棍棒加身,却害怕死亡后下地狱和来世恶报,也就不打自招了,目的是让众人产生敬畏之心,尽可能多地积德行善。
平遥城隍庙简介
榆次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汾河谷地之中,北傍古城太原,南连平遥、祁县,建城有近3000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下来,形成一片历史的沃土。榆次城隍庙即是这片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城隍庙位于榆次老城的东部,占地约4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662),初建时仅大殿三间,山门一间,东西廊房各三间。明成化十二年(1476)将大殿改建为五间,随后在大殿前与大殿前檐相连建献殿三间,弘治七年(1494)在大殿两侧向南延伸,建东西廊房十七间,正德四年(1509)建山门五间,正德十年在大殿南中轴线上建重檐二层楼阁————玄鉴楼,正德十五年在玄鉴楼北与之相连建神乐楼,嘉靖二年(1523)与乐楼相连建戏台和八字琉璃影壁。至此城隍庙主体建筑全部完成。1996年,平遥城隍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