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

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

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藏·DONGJIA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两千年以前在不插电的汉代诞生过许多设计感十足的灯具比如西汉著名的长信宫灯东汉的错银铜牛灯这些华丽的灯具大多都出自宫廷做工繁杂,不惜成本西汉·长信宫灯图自/河北博物馆东汉·错银铜牛灯图自/南京博物院在当时,一般普通的文人都是用什么样的灯呢?有一

藏·DONGJIA

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

龚自珍儿子(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

两千年以前在不插电的汉代

诞生过许多设计感十足的灯具

比如西汉著名的长信宫灯

东汉的错银铜牛灯

这些华丽的灯具大多都出自宫廷

做工繁杂,不惜成本

西汉·长信宫灯图自/河北博物馆

东汉·错银铜牛灯图自/南京博物院

在当时,一般普通的文人

都是用什么样的灯呢?

有一款灯,叫做雁足灯

从汉代到清代,流行了几千年

它是陆游的文房必备单品:

“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

同朝的诗人黄庭坚也曾说过

雁足灯“制度极佳”

那么,雁足灯是什么?

汉代·雁足灯图自/网络

何为雁足灯?

探索古代灯具的创新设计

雁足灯,是战国时期流行的青铜灯具。

古人将五常定义为仁、义、礼、智、信,而雁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它们以群为居,对待伙伴有情有义,对待伴侣从一而终,一生只爱一只雁,至死不渝。

雁是古代的爱情信鸟,其纹饰在器物中被广泛使用,常见于男女结婚时的定情信物中。

图自/摄图网

去年,我在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馆里,曾看到过一盏汉代的竟宁雁足灯,使我印象深刻。

它的设计灵感取自大雁的足部,通体使用青铜打造而成,形神兼备,不失灵动,雁足的力量感突出,如同盲人摸象般可以激发观者一窥全貌的想象力。

汉代·雁足灯图自/摄图网

我驻足观看这件展品许久,细看灯台的外侧上方还刻有铭文,清晰地记录了它的制作者、年份、重量、尺寸等详细信息,从这些信息里,我看到了汉代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同时,通过这个极具巧思的创新设计,我记住了有一件古代灯具叫做雁足灯。

汉代·永元雁足灯·二十字铭文图自/网络

雁足灯背后

不为人知的名人藏家

透过雁足灯,我发现了一位不为人知的名人收藏家——龚自珍。

这位常常出现在书本里的大人物,在去世百年之后,被人从故纸堆中翻了找出来。

他的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同惊雷闪现,击中愚昧混沌的人心,成为晚清思想革新的启蒙者,梁启超、鲁迅等人都深受他的影响。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前不苟言笑的思想家,人后竟是恋物成癖的收藏专家。

龚自珍书法诗文图自/网络

沈书宾山水图自/网络

晚清文人的日常生活,大多与金石书画息息相关,龚自珍也不例外。

他的藏品之富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涉猎品类十分广泛,包含碑文、石刻、印章、青铜器等众多品类,其中代表收藏有汉代赵飞燕的玉印、商尊、帐构铜、永元雁足灯等器物。

日常中,龚自珍喜欢与人分享美物。每当新得一宝时,他都会邀请好友一同赏鉴。林则徐、徐魏源、何绍基等名人都曾是他的座上客。

汉代·赵飞燕玉印图自/网络

龚自珍收藏器物,并非玩物丧志,而是重在研究。

他酷爱金石碑帖,于是就写了一本《秦汉石刻文录序》,他喜欢收藏印章,于是顺势就出了一本《说印》的专业书籍。

定翁文集十三卷图自/网络

他曾收藏过一件永元雁足灯,在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式》记载道:“永元雁足灯铭文二十字,秦太史所藏器,据摹本编入”。

上述所指的秦太史,是他的朋友秦恩复,这件雁足灯本是龚自珍的收藏,后来被他赠送给这位好友。究竟是怎样深厚的友谊,才能将引以为豪的藏品慷慨相赠?

汉代·雁足灯拓片图自/网络

视若珍宝的

雁足灯竟慷慨相赠?

2012年,一封龚自珍写给好友秦恩复先生的信札,在上海拍卖会上现身。提到了他因好友秦恩复痛失熏炉,于是将珍爱的永元雁足灯赠送好友。

汉代·永元雁足灯图自/网络

龚自珍与秦恩复的神交,得益于共同的收藏爱好。

道光初年,六十多岁的秦恩复因仰慕龚自珍的才华,于是亲自前往杭州,拜访时年二十九岁的龚自珍。

在古代,长辈愿意主动亲近晚辈,是鲜有的事情,更何况他们的官职身份不同。可偏偏两人慕古好学不分芥蒂,以诚心相待,相见如故。

竹林访友图图自/网络

此后的岁月,二人频繁来往,得到好书,相互借抄,得到金石文字拓本,也慨然相赠。

赠有的物件中,就有龚自珍引以为豪的汉代赵婕妤玉印的拓片,那是汉武帝最爱的妃子赵飞燕的玉印,是秘不示人的珍贵藏品,可见龚自珍对秦恩复的重视程度。

汉代·赵飞燕玉印拓片图自/网络

不过秦恩复的收藏也十分富有。他收藏过不少珍贵的汉镜和熏炉,龚自珍常去观摩此物,还专门为它们做诗,其中就有两首,最为精妙:

君家有古镜,曾照汉时妆;

三日不相见,思之心彷徨;

愿身为镜奁,护此千岁光。

君家有熏炉,曾熏汉时香;

三日不摩挲,活碧生微凉;

愿身为炉烟,续续君子旁。

汉代·见日之光镜图自/故宫博物院

汉代·博山炉图自/故宫博物院

诗中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位青年爱好者对古物的仰慕之情。

二十多岁是人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抛开官场不尽人意的苦闷和无奈,在汉代的古镜和熏炉前,这位青年爱好者无数次的彷徨、观摩,愿委身化作镜奁亦或是炉烟,以身相守,这种“纯我”的境界令人动容。

龚自珍画像图自/网络

从青年到暮年,在晚清苦闷的社会背景下,这位文人将饱满的情怀寄托在古物之中,时过境迁,宦海沉浮数年后,他在47岁时辞官回乡。

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刻,他突闻好友失去熏炉,虽相隔千里,他仍能感受到好友落魄的情绪,于是他特意派人将自己珍藏的永元雁足灯赠送给秦恩复,以缓解好友悲伤的情绪。

这段故事被记录在上面提到的上海拍卖会现身的信札中:兹遣人(专仆也)回南,摒挡俗务,道出珂乡,命其赍还“永元雁足灯”一事,缘睹公失去熏炉,复怏怏不乐,是以将此物还公,以慰藉公,以稍释失熏炉之恨。

龚自珍的收藏·宋拓定武兰亭图自/网络

可惜的是,在这段传为佳话的友谊故事发生的一年之后,龚自珍便暴卒于云阳书院,享年48岁,一代思想巨人就此倒下...

雁足灯里

火火燃烧的收藏魂

通过龚自珍对器物的收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熊熊燃烧的“收藏魂”。透过他无数个吉光片羽的日常里,一个活灵活现的浪漫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日常生活中的龚自珍是一个爱赏花、爱素竹的普通文人。他喜爱结交朋友,愿意花费黄金三百万,去交尽天下名人名士。喜爱爬黄山,阅尽浩瀚云海之后,留下千诗难穷的感叹。

李士行山水轴图自/故宫博物院

他曾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离枝的红花,并不是无情的产物,更像他那颗爱国炙热的真心。他虽脱离官场,却依旧心系家国,以向真、向善、向美、向勇的言行,惊醒世人的沉梦,他的思想化作春泥,滋养了无数的后辈。

图自/大力

在龚自珍逝去不久之后,它的宝物也跟随着它的魂魄一起消散。

晚清,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的混乱之中,外国列强纷纷觊觎着中国的文物。

有言传,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将他收藏的金石书画变卖殆尽,其中,龚自珍最喜爱的汉代赵婕妤玉印,最后入藏故宫,其它珍藏却不知流失何处。

物是人非,结果孰真孰假,似乎已不再重要。

某种意义上,火即是他,火是魂。

希望,你也能找到

照亮你的灯

上一篇: 变脸是什么剧种的绝活(变脸是什么剧种中的绝活)
下一篇: 肯尼迪遇刺(肯尼迪遇刺时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