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媒体报道中,有大量的“洋小区”、“洋地名”被整改,这肯定是好事,清理整治“洋地名”是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的部署要求,也是为了净化地名环境、延续地名文脉、留住记住“乡愁”所需,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马赫迪起义(马赫迪起义是哪个阶级领导的)
在昆明的各种“波西米亚”、“挪威”、“列侬”纷纷变身时,却有一个已经刺眼了二十年的大楼相安无事,这个名字不仅触碰了地名命名中的“大、洋、怪、重”等乱象,关键是还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我国的列强军官头目重名,这就是位于五华区人民中路202号的戈登大厦。
戈登,一个初二学生都知道的名字,在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是这么表述的,这是清政府联合外国势力组成的一支装备近代武器、用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雇佣军。起初,士兵是高薪招募来的百余名菲律宾人,因为他们身穿洋服,手持洋枪,所以被叫做洋枪队。这支队伍的第三任队长,就是戈登。
而这个与昆明这栋大楼重名的戈登,的确不是一般人。查理·乔治·戈登(1833年1月28日—1885年1月26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工兵上将。由于在殖民时代异常活跃,被称为中国的戈登和喀土穆的戈登。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他志愿到了中国,并在9月抵达天津。他没赶上对大沽炮台的攻击,不过赶上的占领北京和颐和园的行动。1862年9月,洋枪队队长美国人华尔在进攻慈溪时毙命,由法裔的白齐文接任为第二任队长,白齐文行事风格,较华尔更为剧烈,竟劫掠清兵军饷四万余银元,李鸿章将白撤职,请英国将军斯特维利另指派英国军官来指挥洋枪队。斯特维利选择了戈登,1863年3月,戈登在松江接任了指挥。
而洋枪队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初中历史——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随后江南诸城纷纷沦陷,而这片区域贸易多,洋人多,租界多,清军绿营的无能也是人所共知。上海的富户乡绅为保护自家财产,先向外国使馆求助,但当时外国对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处于观望中立态度,所以不便出兵干涉。美国人华尔从中看到了机会,在招募了二百名菲律宾人,由上海政府及乡绅富户为其添置先进的西洋装备,保护上海,他们以西洋军士作为军事主官,招募“华勇”作为士兵;配发当时先进的火器,并使用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操练部队。洋枪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的战斗行动,活动时间为1860年~1864年。1862年2月初,太平军李秀成部第2次进攻上海,洋枪队以其优势兵力在松江一带打了几个胜仗,清政府便将洋枪队首领华尔升为三品官,并将洋枪队更名常胜军。
戈登与华尔等西方雇佣军中的亡命徒不同,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军人,他出生于一个英国皇家炮兵将领的家庭,注重战术训练,他打仗的时候,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却任何武器都不带,只拎着一根文明棍。对洋枪队要求也极为严格,在他接任后洋枪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巅峰。1863年11月,太平天国重镇苏州被戈登和淮军合力攻下。1864年5月,太平军在天京外围最后一个堡垒常州失陷,常胜军的声望也达到最高峰。同治皇帝授予戈登提督的称号,还赏赐了黄马褂和顶戴花翎,英国也晋升他为中校并封他为巴兹勋爵士。
苏南战役以来,“常胜军”的基本打法已逐渐被太平军所知,淮军成为作战主力。1864年5月淮军进攻常州,“常胜军”处于重炮支援位置,常州被攻克。戈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加上本国内部原因,他决定卖个人情给李鸿章解散洋枪队。李鸿章此时就惧怕洋人势力扩大,所以痛快地给了戈登19万遣散费。戈登仅用三天时间就遣散完毕。
戈登回到英国后,成为英国军队里的工兵军官,承担了不少修筑要塞之类的工作,但后来他奉命到克里米亚半岛检阅当地的英军公墓,在途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时,认识了当时的埃及首相努巴尔帕夏,并在其邀请下于1874年初到达埃及,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驻埃及军队的1名上校,从此开始在非洲各地征战。1881年苏丹爆发著名的“马赫迪大起义”时,在埃及军队任职的戈登被选中前往苏丹担任总督,平息事态,1885年1月26日,苏丹起义军向首都喀土穆发起总攻,并攻入总督府,戈登在逃跑途中被起义军的长矛刺死,他那件终生引以为傲的御赐黄马褂,也被起义军缴获,至今仍陈列在喀土穆的哈里发博物馆中。
这么一个有着颇多历史的名字,已经用于一座大楼的名字二十多年,只能说,这些年来昆明地名的管理者们,中学历史课时,大概是在睡觉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