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航母发展历史,相信不少军迷都能说上两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华民族的航母梦,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陈绍宽,民国的海军司令,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提出建造航母的第一人。
耿雁生(耿雁生中学)
陈绍宽
他在《条陈扩充海军呈文》里曾经写到:“兹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四艘,约须1200万元;潜水艇二艘,约须600万元;巡洋舰三艘,约须3000万元;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不过结果却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1929年,国民政府恢复海军部,陈绍宽为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再次提出中国海军在三年内开建航母,六年后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10万吨军舰、60架飞机的计划,同样被搁浅。
在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台湾,但陈绍宽拒绝赴台,带领部分海军官兵起义,后为人民海军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绍宽故居照
其实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允许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但是却在中国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航母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的建设正式迈了入新的纪元,自1970年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就已开展航母的研究,中国国内的航母意识开始增强。
从1985年开始,中国即开始对退役航母进行研究学习,取得了一些关于航母设计的启示,先后引进了“墨尔本号”,“明斯克号”以及“基辅号”退役航母,但是由于上述航母的建造和设计理念,不符合我国的航母作战需求,以及服役时间长,过于老旧,所以专家们在吸取了有用设计思路之后,都被改造成了航母主题公园,用来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墨尔本号
明斯克号
基辅号
在1987年3月时,海军司令员,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就向相关领导汇报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航空母舰和核潜艇,指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
刘华清将军
而那时的中国,改革开放还没有几年,国家的实力根本就支撑不起航母的建设,或者说整个海军都没有多少经费可用,所以,老一辈的海军先驱们,只能怀着美好的希冀,憧憬着我们自己的航母驰骋大洋的样子。
每次看到这张图片,都有种泪目的感觉,老一辈的海军先驱们太不容易了
时间跨入到1998年,创律集团以两千万美元购入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宣称要将其改造为航母主题的娱乐设施。
不过买是买下来了,但是却拆除了航母所有的内部武器和设备,就只留下了一个船壳。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然而这个船壳的归国之路,也是困难重重,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即将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随后在8月,瓦良格号又试图通过海峡,又遭到土政府的拦阻。期间土鸡向中国提出各种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开放旅游,提供贷款等,最后在希腊的担保下,“瓦良格”才得以放行。
然而,进入地中海后,苏伊士运河也不允许这个从出生就带着悲凉色彩的巨兽通过,最后还是绕直布罗陀海峡,走非洲好望角才得以归国。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在此期间,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出。
上午9时许,瓦良格号抵达内港。
中午12时整,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
至此,瓦良格胜利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123天)的归家之路。
瓦良格回到大连
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号在大批拖轮的簇拥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于2003年建成的30万吨船坞。
2010年10月下旬,瓦良格号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装了726-4型干扰弹发射装置。
2011年1月,瓦良格号舰岛中部安装“灯泡”数据链天线。
2011年5月11日,瓦良格号所有相控阵雷达安装完毕。
2012年9月2日,瓦良格号粉刷上舷号“16”字样。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当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人民海军。
历时整整14年!这艘诞生于红色国度的巨人,挺起曾经弯下的脊梁,傲立身姿,化身钢铁卫士,再次统领海洋!
断剑重铸之日,吾踏浪而行之时!
在“辽宁舰”积累了使用和建造经验之后,2017年4月26日,国产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在大连造船厂下水;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人民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山东舰
双航母同框
2022年6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国海军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
“福建舰”的下水,标志着人民海军正式进入了三航母时代,而且其八万多吨的排水量和电磁弹射的起飞方式足以让其跨入世界上航母第一梯队。
同时也意味着在一艘检修,一艘训练,一艘作战的安排下,祖国的海疆将永远有海军航空兵的守护!
百年激荡,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战争和苦难从来没有在人类之中消失,我们何其幸运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国家,又何其幸运,赶上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时刻!
向前辈致敬,向未来前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