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

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

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1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哇,莫言写《蛙2》了!莫言的《蛙》是写计划生育史的,那时想生不让生;《蛙2》是写放开二胎三胎生育的,让生不生。《蛙》获茅盾文学和诺贝尔文学两项大奖。“蛙”同“娃”,“蛙”同“哇”(娃的哭声),“蛙”同“娲”(造人的女神)。《蛙》是生命的图腾,是对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蛙》中的“送子娘娘”接生了几千个娃娃,独生子女政策来了,她很积极,积

1

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

莫言简历400字(作者莫言简介)

哇,莫言写《蛙2》了!

莫言的《蛙》是写计划生育史的,那时想生不让生;《蛙2》是写放开二胎三胎生育的,让生不生。

《蛙》获茅盾文学和诺贝尔文学两项大奖。“蛙”同“娃”,“蛙”同“哇”(娃的哭声),“蛙”同“娲”(造人的女神)。《蛙》是生命的图腾,是对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蛙》中的“送子娘娘”接生了几千个娃娃,独生子女政策来了,她很积极,积极成计划生育工作模范,积极成令人唾弃的“杀人恶魔”,她积极管辖的地方,只有长子(女)才可以活命。

《蛙》时代符合当时的国情,利好是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改变了国人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尊女卑思维完全被打破,坚不可摧的传宗接代观念被彻底颠覆,生男生女真的都一样了,并且深入人心。

《蛙2》写得要比《蛙》更让世人惊叹到“哇!”,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没有被提名,不被提名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中的中国(差不多是C位?),《蛙2》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之繁荣,在诺奖那里,此时的蛙与彼时的蛙,已不属同一类蛙了。

《蛙2》是我的推断和臆想。但“想生不让生”与“让生不生”这么不同方向的重大主题,莫言能会不写?莫言舍得不写?莫言应该会写,莫言一定要写。

2

结婚,为啥里面有个“昏”字?文友梁美说,如有来生,不婚不育。她说结婚是豪赌,婚车如战车,婚纱是战袍,生孩子是重生,入园入学步步惊心……

我分析,不愿生的内因是女人自我了,她们有了自我选择什么样生活的权利。新的人口计生法也对外因作了响亮地回答:财税、保险、教育、住房、就业全方位支持保障,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这个“支持保障”和“减轻负担”,恰恰说明以前是没有的,或者说是做得不到位的,还或者说是额外增加的。

从怀孕开始,医生就不让闲着,一直没完没了的检查。孩子上学更闲不着,校内外的老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灌输,让家长们没有一天不焦虑。纵横交错的起跑线有多少条,家长们的焦虑就有多少犬牙交错和百折千回。

“我们都是平凡人”的北大教授丁延庆接受女儿的平庸,而我们却还在努力把自己的儿女逼疯。观念转不了,焦虑的路上就没完没了。

我有个朋友生了二胎又怀三胎,朋友直呼负担重,养不起。他让妻子去医院,他妻子无奈求助我。我打电话给朋友:怎么养不起?是你的观念有问题。每次都发现你两个儿子手上拿着大包小包的零食,把这些减下来就足够养老三了。

我给他讲孩子吃好三顿饭的重要性,讲我从不给我儿子买饮料喝和买垃圾食品吃的做法,他听信了我,生下了第三胎,是个女儿。一家人高兴极了,庆幸听了我的“金玉良言”。

我和一个朋友讨论生不生三胎,她说不生了,上幼儿园的二孩就让她受不了:小家伙动不动耍小性子,吃饭要用小筷子,喝奶粉要自己冲泡,上学路上要抱。我说小孩的要求都对呀,不对的是你!小孩要抱更对,你们女人三十多了,还不是天天想让老公抱?

我亲戚和我身边的朋友,我都鼓励他们多生。我的现身说法是:我上有三个哥哥,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唯有我参加了工作,父母才一直不缺钱花。父母甚至还拿着我给的钱,帮助体恤另外的三个儿子,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这是多子多福的最好例证。

3

生育,为什么放而不开?因为都在伸手要钱。

我儿子出生的前夜,值班医生让我听胎音监测器,我不懂,那声音很吓人,整个楼道都能听到惊心动魄的“咕咚咕咚”声音。医生带着焦灼的神情说“你听,你听!再不剖腹产就危险了”。

我很慌乱,深呼吸都难以平复身心的紧张。医生反复催促,我只好答应她们进行剖腹产手术。

此时,我看看时间,快凌晨一点了,我硬着头皮给医院的L副院长打电话,她是我战友的爱人。电话通了,我一个劲的道歉,为半夜打扰感到不安。副院长在电话中坚定地说:“别理她,我白天检查过,顺生没一点儿问题!”

我叫停了忙乎的医生。医生疑惑地问:“你认识L院长?你们啥关系?”

第二天中午,儿子顺利出生了。我为前夜惊心动魄经历中的正确选择而高兴,我媳妇也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而幸福。我和媳妇早商量好的,孩子出生是他自己的事,他不应该缺席和努力。

剖腹产母子“坐享其成”,打破了传统的自然分娩规律。有一种说法,孩子出生经过母亲的竭力和孩子的奋力,挤压的过程就是一个有利脑力体力发育的过程,可惜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没有了。

为什么那么多漂亮妈妈愿意在肚子上割个大口子呢?我问过一些人,都说是怕疼。我想除了怕疼,还是听信了医生的话,按医生的说法,现在的小家伙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横七竖八的捣乱,他们都是要横着出来的。

我父亲问过我,剖腹产孩子的生辰八字怎么算?父亲认为生辰八字在民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此测算命运是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积累的结晶哩。我揣度父亲的意思,如果过去按生辰八字算命卜卦是言不可信的迷信,那现在的生辰八字卜卦命运,更加是信口雌黄的胡言惑众!

鉴于现在孩子出生普遍剖腹产的历史性改变,我想人事档案中的原有名词、文章中的用语,是不是已文不对题,名不副实?应作出新的定义、更改和规范?建议“出生”、“生于”统一改为“取于”某年某月某日,“剖于”某某之地。

4

在我们这个时代之前人们为什么都愿意多生?那时候都自己生,免费,不用去医院接受勒索。

我生在《蛙》时代之前,那时流行多子多福,那时流行在家里自然生。如果像现在这样一孕傻三年的砸钱,父母不可能在生下老大、老二、老三后,又生下我。

当然我能够生下来,还要感谢那时候的医院。那时候医院B超少,没有普及,如果普及,想要闺女的父母,会把我做掉。

那个时候多生一个娃就是多加双筷子,出生时奶水是妈妈的,垫在屁股下的废旧被单子布片是成筐子装的,穿的衣服是老二穿老大的,老三穿老二的,兄妹们排着队地往下穿。

能够生在不花钱时代,是简单幸福的。不用去医院,而是在家里,在妈妈的肚子里,睡醒了,伸个懒腰,开始踢腾着要出来。

探头探脑出来了,首先要先看看走没走错家门。

每个人在来到人世间之前,都会趴在云头向下张望着选妈妈,这是人生选择的开始,这是关键一步的投生。

十个月后(也有等不及足月就闪亮登场的,这样性急的娃娃,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期待!)他们出生了,睁开眼一看,选对了妈妈,就手舞足蹈地唱。唱是哭,哭也是唱。一声声扯着嗓的小调,翻译过来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呀好……”

生下来悲怆地哇啦哇啦哭,都是选错了的。他们悲痛欲绝地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怨声载道,哭得生无可恋。夭折的,都是回云头上去重选妈妈了,类似我们的重投简历。

选错又没有走的,他们对爸妈都不孝。

5

曾经,地上的妈妈在仰望召唤,云头上的娃娃在急切挑选。

而现在,千万万个和万万千个娃娃爬在云头,他们在选妈妈,但越来越自我的妈妈,越来越爱漂亮的妈妈,越来越焦虑的妈妈,越来越担心影响升职加薪的妈妈,她们不太愿意接受这些娃娃,娃娃们的稚嫩呼喊,等不来妈妈们的热切回应。

生不起,养不起;因为怕花钱,因为花不起;他们说养育和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药;他们说一男一女合在一起能生出一个孩子,但绝生不出一套房子和一所好学校。

之前那么穷,什么都没有,却是生育高峰。现在富裕了,什么都有了,却是生育低谷。好多选中妈妈的,命却如小蜉蝣,还没有经历多少个黑夜,就朝生夕流(死)在医院的白天。

有人说,和平年代杀死人的从来不是子弹,而是偏见。过分强调“生不起”就是偏见,过分强调“教育是最好的避孕”就是偏见,过分追求自我,才是不想生的主见!

厦大教授赵燕菁提议,不生孩子的要惩罚。对此我不赞成!《蛙》时代多生了罚,恨不得都不生!一个大姐说,那时候一肚子好娃不让生呀,听了令人唏嘘。而现在不生了就罚,这不是两头都你一家说了算吗?我意:曾经超生了罚,那现在多生了就重奖,让英雄母亲享受国家优待!

超生了罚让《蛙》获了世界大奖,我想,如果不生和少生了也罚,那莫言不写《蛙2》了我写,我准准能一炮走红!如果莫言写《蛙2》了,那我就写《蛙3》,我相信诺贝尔文学大奖在等着我……

上一篇: 如何评价毛文龙此人(怎么评价毛文龙)
下一篇: 江小郎(江小郎为啥改成简小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