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始的话
建国后地方行政力量的主导,包括对戏曲的定名和扶植等等,对各地剧种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直到现在,这种作用依然在发挥着力量。总的趋势是,地方行政力量(当然主要是省级)为了强调地方特色,显示独特性,会刻意扶植一些剧种,或制造一些剧种,相对的就会弱化另一些剧种。这些做法不全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所以产生的效果也参差不齐。从这一期开始,我就分省区谈谈行政力量对当地自然戏曲生态的影响。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有些具体的东西也懒得去查资料,有可能有讹误,对有些省区的情况熟一些,是有一些实地直观印象,有些省区呢也是道听途说,请大家不吝赐教,欢迎多多留言互动。
评剧发源地(评剧发源地是哪里)
龙江剧《荒唐宝玉》剧照
东北篇
首先是东三省,黑吉辽。辽阔的黑土地,境内相对平缓的地形,加上居民基本上都是闯关东过来的河北和山东人的后代,他们在文化上历来是一个整体。就连现在介绍家乡,东三省的人也基本是先说东北,如果细问才说黑吉辽,整体共性大于个体差异。建国前原始的戏曲生态是评剧占据着无可质疑的领先地位,大小城市都有评剧活动。要知道,东北也是评剧形成的滋养地之一,评剧发源于冀东唐山地区,“莲花落”艺人参考大戏(主要是河北梆子)的模式首先创立了“平腔梆子戏”。由于在创立之初,这个新生的剧种在关内屡遭禁演,所以他们就循着闯关东的足迹,很早就来到了东三省。在评剧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专门的“奉天落子”时期,后来评剧的艺人们才又杀回关内,让评剧在二三十年代的天津达到了繁荣期。所以说,评剧在东三省并不算外来剧种,它实实在在是评剧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哈尔滨、沈阳、丹东、锦州、大连等城市非常流行,评剧的经典剧目《杨三姐告状》就是在哈尔滨首演的,可以说,评剧的影响力遍及东北城乡,是当时剧坛的霸主。
奉天落子时期的代表人物筱桂花(左)
京剧在大城市也很流行,直到现在黑龙江省京剧院和沈阳京剧院还是全国重点京剧院团。但是京剧在东北是点状分布,主要是在大城市,观众的阶层较高,在乡村影响力有限。广大的基层城乡呢,流行的是二人转。现在二人转的名声经过赵本山老师的发扬在全国也是大名鼎鼎了,其实“二人转”这门艺术也是来自关内,跟评剧还有有点渊源关系的,都是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出身,就连在早期的名字都是一样的,都叫“落子”、“蹦蹦”。其中“蹦蹦”的名字特别形象的说明了二人转载歌载舞的特点。只是“二人转”进入东北的时间较早一些,较多地保留了“莲花落”的特点,基本上还属于走唱类的曲艺形式,只有其中的拉场戏有了戏曲的雏形。
高秀敏二人转拉场戏《马前泼水》磁带封面
建国后行政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东三省协作会议上号召要发展东北地方戏以后,东三省就开始了“造剧”运动,特别是黑吉两省分别根据二人转造出了“龙江剧”和“吉剧”,以此作为各自的“省剧”。说白了就是二人转的拉场戏又借鉴了京剧评剧的东西,这其中吉剧创新的步子更大一些,龙江剧更多了保留了二人转的曲牌。总之,行政部门极力扶持,但效果不明显,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剧团,剧团演员也就是上班时排排戏,平时也是唱二人转,但因为定位成省剧了,财政支持很大部分流向了这两个剧种。最近吉林省吉剧团还在大唱《焦裕禄》、《黄大年》,二人转唱这些高大上的人物,也算是西洋景了,哈哈。辽宁省的情况相对特殊一点,没有一个明显的省剧,近十几年来,把一个流行在营口大连一带的一个小剧种“辽南戏“改称为”辽剧”,这个小剧种本来是当地的皮影戏,与关内的冀东一带皮影戏有渊源,影响太小,撑不起“辽剧“这个名字。
吉剧《黄大年》剧照
精力都集中在这两个新兴剧种上,有一个后果就是对原来的优势剧种评剧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造成评剧在东三省急剧衰败,中小城市评剧团纷纷解散,大城市的评剧团也成了后娘的孩子—没人管了。前几年还在网上看到了长春评剧院的演员上街维权了,好像是为了院址被卖给房地产了还是怎么着,也没有关注后续报道,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现在就除了沈阳评剧院还凑合点(不过比起原来“韩花筱”时在全国的影响力还是差远了)其他的剧团就没有什么演出和作品。总体来说评剧这位曾经的剧坛霸主,在东北是一片哀鸿。
曾经的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