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济公和尚,大家一定会不自觉地联想起一句俗语,那便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陈玄奘(陈玄奘怎么读)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自《济公李修缘》。道济禅师(济公活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却是大智若愚。道济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他提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烦恼覆盖,佛性不能显现,若杀生吃肉必得到多病短命的果报,来世还要做畜生偿还命债。只有大神通的真正高僧大德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示现吃肉!
佛说“万法从心起”,心是决定一切的根本。佛法修行贵在修心,而修口次之,最重要的是做到心善,言善,行善,而外在的形式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喝酒吃肉就是外在的一种形式。
《西游记》中,唐僧曾几次饮酒。唐僧喝了唐太宗的送行酒,说是素酒。
当无底洞最美女妖精,李天王的干女儿要与唐僧茶喝交杯酒,唐僧迫于压力也喝了一杯。只是心中暗祝道:“护法诸天、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弟子陈玄奘,自离东土,蒙观世音菩萨差遣列位众神暗中保护,拜雷音见佛求经,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强逼成亲,将这一杯酒递与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天竺国,在宴席上,唐僧也喝了一些酒。正所谓:笙歌缭绕如仙宴,杯斝飞传玉液清。
女儿国时,唐僧说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由此可见,这一次的唐僧口风已经变了,以前都是从不喝酒,这一次却说“未曾戒酒”。
什么是素酒,什么是荤酒?书中解释说,葡萄水果等做成的就叫素酒,其他品种酿的就是荤酒。
?而唐僧的几个徒弟,则酷爱喝酒,从未听说戒酒一说。猪八戒更是起了八戒之名,喝酒却从不含糊。
在西游世界里,僧人喝酒很正常,就连如来也是要喝酒的。在原著第七回,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玉帝召集群仙,开一个安天大会,命如来喝酒,如来一点也没有推迟,与众仙觥筹交错,走棨传觞,喝个众各酩酊。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三人都因喝酒闹事被罚,最终聚到取经团戴罪立功。其中,孙悟空因喝酒才大闹天空,猪八戒因喝酒才搞出调戏事件,而沙僧因喝醉才摔烂玻璃杯,就连小白龙都是因为喝酒才烧坏了家里的灵珠。
可见,在西游世界里,佛家戒的不是酒,戒的是喝酒的恶行。
回到前面讲的一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它还有下半句,即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对于一般人而言,喝酒更容易乱性,如果没有最基本的戒律约束,肆意妄为,杀盗淫妄样样俱全,还在口中念念有佛,说佛在自己心中,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