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播,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也“火”了一把。
通过这部电影,人们不仅对刘传健在空难发生时的一系列标准操作感到敬佩,同时对机长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空难发生时,机长作为飞行中的核心成员,必须要保持冷静,争取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定,以此来保证所有乘客的安全。
刘传健事件全过程36个动作(刘传健事件全过程现场视频)
其实早在2014年,中国就有一位英雄机长,他就是南航的“替补”机长贺中平。
面对飞行中的突发情况,贺中平在8秒时间内紧急操作,最终成功迫降飞机,拯救了263人的生命。此事一出,人们纷纷称赞贺中平为“中国最美机长”。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北京正式召开,同年,中国还举办了第十届珠海航展。
大量的人员流动导致航空公司的人手紧张,不得不任命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成为“替补”机长,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在南方航空公司驻北京首都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担任党委书记的贺中平,就在公司的安排下,成为了一名“替补”机长。
贺中平曾经驾驶过15年的轰炸机,又有着20年喷气民航客机驾驶经验,总飞行时长高达20000小时。
虽然贺中平已经有53岁,但他的飞行经验和业务能力丝毫不输年轻机长。
作为一名“替补”机长,贺中平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才会亲自执行飞行任务。
2014年11月10日,南航CZ3739航班从珠海直飞北京。
在晚上8:24分,贺中平驾驶着CZ3739航班,与250名乘客和12名工作人员缓缓升上天空。半个小时内,飞机已经升到了35000英尺的高空。
此时的机舱中一片祥和,有些乘客已经陷入沉睡,有些乘客们忙着自己手中的事情,空姐推着餐车像往常一样派发餐食。
对于机舱中的人们来说,这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旅途,谁也没有想到,危险已经悄然而至。
在寂静的高空中,飞机左侧突然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飞机整体随之剧烈抖动,透过窗户还可以看到飞机左侧发出了滚滚黑烟。
坐在驾驶室的贺中平也听到了这声巨响,他首先否定了巨响是由于剧烈颠簸造成,之后他也没有闻到肉类烧焦的气味,证明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机翼也没有撞到飞鸟。
这时驾驶舱闪起了红灯,在阵阵报警声中,贺中平通过查看中央控制系统,完全确定是飞机的左发动机出了故障。
发动机是整架飞机的心脏,一般的中短途客机都配备有2个发动机,若是一个发动机出现问题,另一个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已经无法支持飞机在空中继续稳定飞行。
正是因为发动机如此重要,所以在飞行中发动机失效的情况少之又少,一般飞行10万小时左右才会出现一次这样的紧急情况。
贺中平虽然飞行经验丰富,但他在几十年的飞行生涯中,也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贺中平驾驶的这架客机装有两个发动机,发现左发动机失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正确收回故障发动机的油门。
正当副机长杜若飞按照发动机失效应急程序上的流程指示贺中平操作时,贺中平已经停止飞机爬升并收回了油门。
从发现左发动机失灵到收回油门,贺中平只用了短短8秒的时间,也正是这黄金的8秒,为乘客们创造了更大的生还空间。
之后,贺中平让杜若飞联系广东地区的空管请求下降,并收回了左侧发动机,打开了防水灭火开关。
在关闭了左侧发动机后,观察员告诉贺中平发动机仍在冒火。这对于当时的整架航班来说,已经是最危急的情况了。
此时的飞机抖动剧烈,如果没有安全带贺中平已经完全无法在座位上进行操作。
最让他担心的是飞机的另一个发动机是否完好,如果另一个发动机也出现故障,那么飞机就会从备降改为迫降。迫降在飞机下的山区,大家生还的几率基本就为零了。
从未经历过这样场景的贺中平只能在心中一遍遍安慰自己,让自己保持冷静。虽然这时他的声音已经控制不住地颤抖,但他一秒都未停下手中的操作。
在一遍遍的确认后,贺中平发现另一个发动机并未出现故障,并且飞机的操作系统还可以正常操作。这让贺中平服下了一粒定心丸,他确信这次可以安全降落。
贺中平一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减缓飞机的抖动,一边让副机长联系最近的机场塔台。广州白云机场的塔台在收到信息后立刻同意了贺中平的降落请求。
在确信可以平安降落后,贺中平还让乘务人员安抚机舱中的乘客。操作室中的贺中平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在客舱的乘客同样忍受着恐惧的折磨。
尖叫声,痛哭声响遍客舱,甚至有些人因为焦虑和愤怒,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丝毫听不进乘务员的安抚。
飞机剧烈抖动,窗外的滚滚黑烟,人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能生还,只能无助地忍受恐惧。
就在这时,机舱中出现了贺中平冷静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现在有些机械故障,预计在15分钟以后落地广州机场。我们的机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有能力把大家送回地面。”
贺中平的声音就像是一道光,划破了黑暗,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为了不增加乘客的压力,给乘客制造不必要的恐惧,贺中平只将这次迫降的理由说成“机械故障”。
2014年11月10日晚上9点30分,CZ3739航班成功备降广州的白云机场。
从发现故障到飞机降落,中间半个小时的颠簸飞行,我们可想而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
贺中平靠着过硬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最终保证了飞机上263人的安全。
飞机平安降落后,作为机长的贺中平走出操作室,和机组人员一起紧急疏散飞机上的乘客,其中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在机舱中迟迟不肯离去。
他看着正忙着疏散乘客的贺中平,眼神中满是敬佩。
贺中平也发现了这个小男孩,或许是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贺中平安抚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而这温馨的一幕,恰巧被其他乘客拍下。
这张照片传到网上后,大家都亲切地称贺中平为“中国最美机长”。
后来通过检查发现,贺中平所驾驶的这架飞机左侧发动机的一个叶片在飞行的过程中断裂脱落,卡在了发动机的消音壁,剩下的叶片因此全部变形,进而导致左侧发动机失灵。若是贺中平在收油时多犹豫一秒,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紧急情况来临时,冷静与勇气成了破解万难的利器。作为一名机长,贺中平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将每位乘客的性命刻进了心里。
曾经日日的艰苦训练,让贺中平能够在8秒内冷静完成操作,最终有了平安落地的底气。
事后人人都称赞贺中平飞行技术高超,是拯救263条生命的英雄机长。
面对这些赞誉,贺中平谦虚地回应道:“这主要是我们团队合作的结果,不管是飞机上的机组、空乘人员还是地面的空管人员,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次飞行都不可能安全。我最多算是一个成熟的机长,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仅此而已。”
机长既是每次飞行的重要人物,也是在事故中“最后一个恐慌的人”。真正当危机来临,机长甚至来不及恐慌,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安全降落,保护身后乘客们的安全。
“我迎着云层,山川都在我脚下,一望无际”,是贺中平机长在飞行时的最大感受。贺中平机长最热爱的是蓝天,在蓝天之上,他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全身心享受着自由带来的愉悦。
一般在空难过后,不论是乘客还是机组人员,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甚至有些人再也不会乘坐飞机。
或许正是因为发自内心地热爱航空事业,在经历了这场空难之后,贺中平快速调整状态,克服了心理阴影,重新飞上了蓝天。
然而,在2020年12月25日,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奉献给蓝天的英雄机长贺中平,因为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9岁。在疾病突发的前一秒,他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即将到来的飞行做着准备。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先来。在种种意外面前,生命显得太过渺小脆弱,但总有人挺起笔直的脊梁,将责任担在肩上,不停散发着光和热,努力去温暖,拯救身边的每个生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