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

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

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颜渊之死,是孔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件。《论语》中用四章记录了这件事,为书中仅有。如果将四章摊开并观,可以品出孔子自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世界,可以观瞻七十一岁时的他,将情与理的融合与从容。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颜渊像01.颜渊死,孔子“大恸”,如常人直呼苍天:这是真性情,是为“从心所欲”。颜渊死,

颜渊之死,是孔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件。《论语》中用四章记录了这件事,为书中仅有。如果将四章摊开并观,可以品出孔子自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世界,可以观瞻七十一岁时的他,将情与理的融合与从容。

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

颜回怎么死的(颜回是因为什么死的)

颜渊像

01.颜渊死,孔子“大恸”,如常人直呼苍天:这是真性情,是为“从心所欲”。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这两章是孔子哭颜渊。连用了两个“天丧予”、四个“恸”字,足见悲之巨,痛之切!

吴昌硕篆书道字

何为“天丧予”?为何“恸”?

钱穆说得好:“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道,是包括礼乐文化在内的圣仁之道。我们从《论语》可以发现,孔子公开宣明自己是周朝文化的从者、继承者,而周朝又是继承并创新了夏商两代文化:“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是说,从夏、商、周到孔丘我这里是一脉相承,有一个共同的血脉在,并且这个道是天道,是天下正道。“人能弘道”,是天生天灭,除了天之外,任何人为力量都不可能剥夺它,这就是孔子文化担当和文化自信。这从他们在匡地遭难的时候,就显豁地呈现出来:

文,是礼乐文化,也是它承载的圣仁之道。孔子说得很明白:我传承的是周文王所传承和创新的人间正道,与天道合一,人力无法灭绝它!只有天能丧它!

邓石如篆书道字

现在颜渊死了,孔子说“天丧予”,天要丧的就是我这个道——是夏、商、周到我这一脉的圣仁之道,而在我这儿传不下去了,因为得我心法、堪当传道者的颜渊先我而去,这是天灾!所以,孔子为之喊天、为之大恸,真切表白:我不为他痛哭还能为谁痛苦?

孔子七十岁时,他唯一的儿子孔鲤死去,《论语》没有记载孔子痛苦情况,这里特别写出为颜渊大恸,实在是彰显孔子之恸不在老来丧子那种常俗之恸,而是由“道之不行”到“道之无传”的绝望之恸!

孔子悲恸的不是肉体生命之丧而是吾道之丧。他毕生所求是道之大行,最底也是道之得传,这是他的“心所欲”,“我欲仁”是孔子之欲最高而集中所在;而颜渊死,他顿感道之无传,真情随心愿破灭而如决堤之水,故如此大恸,这是他“从心所欲”的生动写照!

“从心所欲”,是孔子的终极境界的一端,是真心与真情的终极表达:真情,依附真心产生、表达,而这个真心却是世世代代优秀道统传承的真心,而不是一己生命之常念!

何绍基隶书道字

02.颜渊的爸爸颜路,请求孔子卖车为儿子置办外棺;颜渊同学们,伸出友情之手要隆重安葬,孔子皆不许:这是真理智,是为“不逾矩”。

“颜渊之死”其三:

“颜渊之死”其四: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

前两章,记颜渊死、孔子动情,喊“天丧予”而“大恸”,痛苦的感情仿佛惊涛拍岸,怕是要决堤飞泻了。这两章,却如水流平缓,平稳得出奇。

常人对活着的人“厚情”,对其死往往要“厚葬”。颜渊死了,孔子这位老师及其父亲、同学都是极度悲伤,围绕怎么“葬”、要不要厚葬等问题,展示了孔子对颜渊“厚情”的真实义!

米芾行书道字

首先,颜渊的爸爸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给儿子置办“外椁”(殓尸体的内层叫棺,外层叫椁),孔子不答应。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六岁,老来丧子,其悲痛之情可知。我们不必去纠缠颜路为什么要孔子卖车而还不要卖马、孔子没有其它钱财可置办外椁吗并且同学不能筹资像后文“厚葬”那样吗等等细枝末节,我们明确知道孔子不卖车、反对置办外椁。

孔子先从情上说,我的儿子与你的儿子,是将心比心、“各言其子”的亲情,而不是“才不才”的衡量:我没给亲儿子置办外椁,同样也不能为情同父子的颜渊卖车办椁,礼的基本精神是亲情高于友情,发乎常情才是礼。从葬礼规定来看,孔鲤与颜渊都是未出仕的士人、庶人,应当有棺无椁。但孔子并未点破,想从情上说服。

孔子再从自身礼上讲,我曾当过大夫现在又是国老,按礼的规定,我出行应当乘车而不能步行。后人对此不理解,批评孔子宁要乘车的“脸面”也不顾亲情、友情,殊不知礼之大义。李泽厚《论语今读》说,孔子“即使对其最喜欢的学生,也不肯丧失‘原则性’。此‘原则性’应视作当时的公共法规,即社会性道德(公德)所在,而一己之感情则私德也”。

董其昌行书道字

其次,是颜渊的同学们要伸出同窗之手,请求要“厚葬”,孔子说“不可”,不同意。厚葬,是讲求墓地的规模、墓室的档次、棺椁的质料、随葬品以及隆重的丧葬礼仪等等,而“颜子家贫,又未出仕”,是不可以厚葬。并且孔子历来反对脱离情感的厚葬,他主张“葬之以礼”、“宁奢勿俭”、适度最好。但最终孔子包括颜路在内的学生们还是“厚葬”了颜渊。

对此,孔子无奈地说:“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是整部《论语》中孔子与颜渊最后的一次心灵对白。字面上看:“颜渊啊,你一生对我礼待如父,但我却不能最后以亲儿子那样礼葬你,使你依礼而终!我不想这样啊,你的同学们要这样做的啊!”最后要做主的,当然要是颜渊的父亲了!蕅益大师在批注这一段时,引用了别人的话,“不是推干系”、推卸责任,而是宣心:“孔子待回”,对待颜回,是“厚到底”了,这是真正的厚爱颜回!

孔子在这里宣示了一个重大的东西,即“厚葬”不等于“厚爱”!厚爱,是保全所爱的人一生真心,而颜渊一生真心就在于一心向道,追求不已!孔子厚爱,是爱之以礼、爱之以德、爱之以其一生所求!这是后人,需要永远记住的爱人真义!

王阳明楷书道字

在对待颜渊之死中,孔子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他七十一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一颗真心,就是万世代代相传之心,是天地正大之心,是社会礼法道德之心;万情不离真心,千欲不出心界,情理融于心炉,此孔圣人终极境界也!

(图片借用网络)

上一篇: 雪佛兰开拓者2023款上市时间(2021款雪佛兰开拓者上市时间)
下一篇: 伦敦眼(伦敦眼图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