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自己。
周有光先生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寿高112岁,成为无数人仰慕的丰碑。
福寿双全(福寿双全指的是什么意思)
殊不知,他小时候身体孱弱,疾病缠身。
父母请来“半仙”给他看相,算命先生说,这孩子命薄,活不过35岁。
周有光先生不相信这一套。
阿里巴巴CEO马云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他的一位恩师跟他说,摊开手掌,感情线、生命线、事业线一览无余,握紧拳头,一切是不是都尽在你掌握之中?
因为信心十足,所以动力十足,加上身体调养,精神保养,品格修养,内心涵养,灵魂富养,他的健康长寿,自然而然。
优质睡眠。
有养生专家指出,对于健康长寿来说,睡眠是最好的补药,无可替代。
俗话里的“吃好、睡好、身体好”,也暗藏着延年益寿的大智慧。
周有光先生被下放到农村的时候,有段时间曾患失眠症,夜深人静难以入睡,苦不堪言。
她说:“人睡不着,都是闲的。俺男人每天干重活,晚上躺到床上睡得跟死猪似的。”
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周有光先生如获至宝。
从此之后,他开始刻意让自己忙碌,让自己累,一方面生活更加充实,一方面精神更加强大,忙一点累一点,胡思乱想也越来越少。
不久,他的失眠症竟然不药而愈。
看淡一切。
周有光先生喜欢宁静淡泊,在他一生当中,对于身外之物身外之事都看得平平淡淡。
因为坎坷经历,因为风雨洗礼,他的远见卓识,和透彻眼光逐渐培养起来。
1941年,周有光先生的女儿因病离世,他的悲痛无法言喻。他写下《祭坟》一文:
摸一摸,这泥土还有微微一些温暖,听一听,这里面像有轻轻一声呻吟……
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看淡一切的眼光,以及包容万物的胸怀。
人的一生,谁能不经历酸甜苦辣,痛彻心扉?
关键在于,及时走出心理阴影,让自己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
简单朴素。
周有光先生有一位推心置腹的医生朋友,两个人经常喝茶聊天,探讨养生之道。
谈及饮食习惯,医生朋友振振有词,周有光先生获益良多。
医生说,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不能乱吃东西,不能饮食无度,那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亲戚朋友登门,给他送他保健品、滋补品,他无法拒绝,但他从来不吃。
周有光先生认为,对于健康的呵护,最好的方法就是生活有规律。
不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他的要求永远是“简单朴素”。
饮食上,周有光先生不生煎油炸类食物。他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这4样。
夫妻和美。
周有光先生的太太张允和,是一位才女。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喝茶、品茶、谈天说地,享受岁月静好。
周有光先生还爱喝咖啡,太太则只喜欢喝清茶,有时候两个“各喝各的”。
他称之为"举杯齐眉"。
两个人喝茶、喝咖啡时共同举杯的小动作,二足足坚持了大半生。
周有光先生说:夫妇之间,本就应相敬如宾。
人在情绪良好,心态平和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往往也处于最佳状态。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养生保健。
周有光先生深谙此道,深厚的修养,让他具有高屋建瓴的目光,心灵的智慧不为眼前的浮云遮蔽,活得通透洒脱,自在逍遥。
勇敢逐梦。
我们常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周有光先生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他认为,一个人有事可做,远胜于无所事事。
生活,因为做事而充实快乐;
内心,因为探索而新鲜有趣;
日子,因为勤劳而生机勃勃。
过完111岁生日,周有光先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清空一切,从零开始。
经常给自己“清零”,精神就不会有太重负担,思想就放下了包袱,轻松走路。
周有光先生就是借助这一点,工作目标感鲜明,生活充实有趣,健康长寿自然不在话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