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石寿贵
接龙舞。接龙舞是附着在苗家接龙仪式中的一个亮点环节,是该仪式中的高潮和亮点。后来,由于广大社会群众对于文化娱乐的需要,人们将接龙舞单独地从接龙仪式中分割出来,创立了艺术演出的一个新的舞种。一九五七年,花垣县文化馆石成鉴组织接龙舞传习演艺节目,被省文化厅筛选为湖南文艺代队参加一九五七年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首次将苗族的接龙舞成功地搬上国家文艺大舞台进行展演,把湘西苗族的龙文化提高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平,成为苗族男女乐于参与、社会大众乐于观赏的仪式舞蹈之一。
接龙场景(石金津摄)
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叫什么名字)
这种舞蹈以鼓、钹、唢呐、包包锣、木叶、长号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员身着苗服盛装,手拿花伞,踏着鼓锣节奏,伴随唢呐木叶长号声翩翩起舞,以龙身行走腾那的队形展演各种龙的姿态。接龙舞一般有以下十大套路,即
1、古歌请龙;2、出场迎龙;3、龙出洞;4、龙翻身;5、龙现爪;6、龙进门;7、喜庆龙;8、撒龙粑;9、龙安位;10、古歌娛龙。这些套路、结构、伴凑乐谱和舞姿舞步全都是湘西苗族原汁原味的原生形态和内容。
接龙的队伍(周建华摄)
绺巾舞。是苗族客师“巴代札”祭祀性质的舞蹈之一,本是客师在各种客祀仪式场合中的一种舞蹈,穿插在仪式中用来娱人娱神,术语上称为“庆贺迎祥”。国家出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之后,这种舞蹈被民保部门从巴代仪式体系中肢解分割出来,列为单项“非遗”保护项目进行保护,才使这种原本是只有举行有关仪式才能展演的舞蹈成为当今社会大众娱乐活动的节目之一。绺巾由24条绣花布巾联缀而成,长约40厘米,上端宽3厘米,下端宽7厘米,由一根长30余厘米木棒穿上作柄而就。其基本动作有:“三拜九叩”、“扫堂扫殿”、“踩动五方”、“拜王母”、“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翻天倒地”“差兵”、“步罡”、“差五路”等等三十六式。其动作刚柔相济,庄重有力。
赶秋节中的绺巾舞方阵(周建华摄)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以打鼓节奏而配合舞蹈的一种娱乐方式。苗鼓文化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社会作用、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都特别重大,她伴随着苗族的生存发展史和社会文明史的脚步一直走到了今天,成为苗族人民在玩年庆节,举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喜闻乐见,涌跃参与、离不开、丢不下的一种娱乐方式。
苗鼓大体分为祭祀型与娱乐型两大种类。其中的祭祀型苗鼓又有俗祭和专祭两大类别。俗祭类如“抱几嘎”(打食人魔·亦称蚩尤戏)的“起场鼓”、“锣点鼓”、“饰神鼓”、“花腰鼓”、“伏神鼓”、“藏身鼓”、“伏魔鼓”等;椎牛祭大祖通宵达旦的跳鼓类型中就有“请鼓”、“开鼓”、“会鼓”、“合鼓”、“歌鼓”、“圈鼓”、“转鼓”、“进鼓”、“退鼓”、“过更鼓”、“野鼓”、“撮鼓”、“散鼓”、“收鼓”等12大式。
专祭类型的苗鼓也分为小祭鼓、中祭鼓和大祭鼓多种类别:大体包括苗祀鼓、客祀鼓和道师鼓三大种。其鼓式大体包括:“启鼓”(亦称起鼓、捻鼓、鸣鼓等)、“通鼓”、“擂鼓”、“铺坛鼓”、“造坛鼓”、“开场鼓”、“巡坛鼓”、“扎方鼓”、“出坛鼓”、“回坛鼓”、“追魂鼓”、“打洞鼓”、“收旗鼓”、“止风鼓”、“四开门鼓”、“浪头鼓”、“鬼挑担鼓”、“皈命鼓”、“告歇鼓”、“开道鼓”、“隔煞鼓”、“闭鼓”、“绺巾鼓”、“九搥鼓”等等80余种。
娱乐型的苗鼓大约又分为男鼓女鼓两种形式:男鼓的名目有“猴儿鼓”、“猎肉鼓”、“棒棒鼓”、“穿山鼓”、“泳鼓”、“八合鼓”、“憨鼓”(糊涂鼓)等等十八大式;女鼓的名目有“迎宾鼓”、“拦门鼓”、“跳花鼓”、“梳妆鼓”、“浣纱鼓”、“纺车鼓”、“节庆鼓”、“玩年鼓”、“生产劳作鼓”等等三十八大式,其中的“迎宾鼓”、“拦门鼓”等男女都可以打。此是娱乐型鼓式的基本名目,致于护展名目则不下百余种,有人曾试图作过统计,在苗族东部方言区内的苗鼓体系中光是娱乐型的套路就有280余大式。
赶秋节中的苗鼓方阵(周建华摄)
在赶秋节中所打的苗鼓只是俗鼓中的男女二种类而已,在上刀梯、绺巾舞、接龙舞、椎牛等带有祭祀性质的活动中,也或多或少地夹杂有些祭祀型的苗鼓在内。
鼓舞(周建华摄)
作者:
石寿贵,男,苗族,(1951—2022),花垣县董马库乡大洞冲村人。
本家祖传苗师“巴代雄”第32代掌坛师
客师“巴代扎”第11代掌坛师
民间正一道第18代掌坛
湘西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
巴代文化学会会长
州曲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学会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花垣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首届感动花垣十大人物
吉首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和合文化研究中心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主任
长期从事巴代文化、道坛丧葬文化、民间习俗礼仪文化等苗族文化的挖掘、整编、译注及传承工作,颇有建树。传授弟子200余人。出版《苗族道场科仪汇编》、《苗师通书诠释》、《湘西苗族古老歌话》、《湘西苗族巴代古歌》等著作4本,累计700余万字。表演巴代苗语电视节目30余期。2009年至2011年,《团结报》曾13次、《湖南日报》曾9次对其进行报道,《广州日报》《中国民族》也对其事迹进行过专题报道。
他曾获过国家级曲艺展演三等奖、州县文学创作文化贡献奖、研究会先进个人奖、省级优秀论文奖、政协先进个人奖、先进传承人奖等奖项15次。其巴代文化研究基地已建立起巴代文化的三大仪式、两大体系、八大板块、三十七种类苗族文化数据库,成为全国乃至海内外唯一的一家苗族巴代文化的单位。
石寿贵编著反映苗族文化主流的《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是他历时多年追寻苗族巴代文化,投入30多万元,挖掘、译注、主笔编撰。《苗族巴代文化系列丛书》入列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9年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套丛书共26册,字数达800多万,收图达1400多幅,可谓是一套“鸿篇巨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天文地理、人文自然、伦理道德、饮食服饰、医药卫生、生产生活、发明创造、人际交往、文学艺术、音乐曲谱、生育繁衍、习俗礼仪等方面。
民间信俗(苗族“巴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寿贵的事迹和他在苗族文化的奉献在各种书刊、央视各频道、海内外各电视台皆有过多次报道。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编辑/李艾家周登友黄沙沙
审核/尚欣王向远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