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宋太祖赵匡胤的传奇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太祖是谁(南朝宋太祖是谁)
宋太祖赵匡胤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后汉初年,赵匡胤游历四方,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得到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后周世宗)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屡建奇功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此年,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镇)与北汉军遭遇。大战展开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遁溃,局势十分危急。在此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请禁军大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赵、张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加上柴荣亲临督战,士气大振,最终大破北汉军。
赵匡胤随军乘胜攻北汉都城太原,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今广西来宾东南,时为南汉辖地)刺史,虽是加衔,但已属中高级将领。十月,又升领永州(今湖南永州,时为武平军辖地)防御使。
赵匡胤作为殿前司副长官,参与柴荣对殿前司的整顿,组建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殿前司地位虽低于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但它所统辖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军,赵匡胤成为柴荣的亲信将领之一。
南征北战
显德三年(956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便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赵匡胤率军将其击败。
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请布阵决胜,赵匡胤笑着同意。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冲南唐阵内,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擒获。定武军节度使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军又来争夺,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加授为定国军节度使。
显德四年(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回师后,柴荣又拜他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冬,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军,赵匡胤随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擒获南唐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攻下楚州。柴荣南下扬州,赵匡胤乘胜在迎銮江口、瓜步(今江苏扬州南)连破南唐军。此后,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与后周,柴荣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役中奋勇作战,于五月移领忠武军节度使。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柴荣卧病回京,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接替张永德。同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黄袍加身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次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众人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
这时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
称帝改号
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之后,下诏改封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仍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朝”或者“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的生辰(二月十六日)被定为“长春节”(开宝九年赵匡胤去世后,该节废止)。
占领荆湖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相继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巩固了政权。他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宰相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赵匡胤一面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契丹)、北汉南掠;一面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准备开始统一战争。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武平军节度使周行逢病死,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道灭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二月,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今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
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今湖南岳阳)。三月,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乾德元年(963年)九月,群臣为赵匡胤上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皇帝”。
攻灭后蜀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皇帝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命分兵两路:北路: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宋军占领利州。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北路军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今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州(治今四川万县)、开州(治今四川开县)、忠州(治今四川忠县)、遂州(治今四川遂宁)等地。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破灭南汉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南汉皇帝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为南征作物资准备。
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初一,赵匡胤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南汉国都兴王府(今广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等到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
十二月,进至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今广东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以强弓劲弩破阵,占领韶州。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今广东英德)、雄(治今广东南雄)三州。二月,进至马径(今广东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平定江南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臣服以求自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应;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今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于十一月攻破江宁,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二十日)清晨(11月14日),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赵匡胤被葬于河南府永安县的永昌陵(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一月,宋真宗为赵匡胤加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至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最终定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的历史小故事
1、传闻,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年轻时,曾路过杜家庄,因遇大雪,就在门外避雪。
庄子里的家丁看他长得帅,请他进来吃饭。
后来,这庄园的主人看他人长得好,又勤快,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赵弘殷和这位杜小姐生了两个儿子,赵匡胤,赵匡义。
据说,杜家庄前曾有一水洼,叫双龙潭,至此算是应验了。
传言而已,不过后世文人附会之作,不可当真。
2、赵匡胤的出生颇有神秘色彩,据说他出生的时候赤光冲天,且室内有异香,三日不断,并因此得了个小名叫“香孩儿”。
他出生的地方,洛阳甲马营(夹马营)后来被称为“火烧街”,又因为出过两个皇帝(赵匡胤、赵匡义)也称作“双龙巷”。
3、做了皇帝之后的赵匡胤某天乘车驾出行,有刺客放冷箭射中车盖上的黄伞。
护卫们都吓坏了,赵匡胤却哈哈大笑。
站起来指着自己胸口说,来啊,朝这射呀。
等到回宫,大臣们要派人调查缉捕刺客,赵匡胤表示,不必。
真不愧是武将出身,好胆气。
4、当然,赵匡胤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武人,他在书法上也是有一定造诣的。
他的字“多带晚唐气味”,作品大多署名为:铁衣士书。
5、赵匡胤在对待臣子的时候,算是相当宽容的。
某次御宴,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开始耍酒疯。
赵匡胤让人把他拉下去,他还死赖着不走,在宫门口嚎啕大哭。
第二天有人上章弹劾他,说这家伙昨日大哭,是在哭世宗呢(前朝皇帝周世宗柴荣),请求治他的罪。
赵匡胤说,此人不过一个酒鬼罢了。
他以前是世宗臣子,这事我也是知道的。
况且他一个书生,哭两声世宗,又能如何?
6、还有一次,他想要用任命符彦卿来管军,赵普力谏不可。
赵匡胤说,我自认待他不薄,他不会背叛我的。
赵普说那你当年是怎么背叛的周世宗?
噎的赵匡胤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宋代的君臣关系的确是值得称道的,臣子敢这样当面抽皇帝的脸,皇帝还不发火,实属难得。
7、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
偶尔赶上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发脾气。
比如,某天他正在后花园拿弹弓打麻雀,有大臣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赵匡胤正玩得欢呢,被人打扰了有点不太高兴,但还是接见了他。
结果发现他所奏都是平常事,没什么要紧的,就来气了,问他为什么。
这大臣也不示弱,呛了一句,我觉得这事还是比打麻雀要紧一些。
赵匡胤更怒了,拿起柱斧照着他脑袋来了一下,打掉两颗牙。
这人把打掉的牙捡起来揣进怀里,赵匡胤问他:“怎么的?你留着这牙还想去告我不成?”
此人回道:“我不能状告陛下,不过会有史官秉笔直书的”。
赵匡胤后来自己寻思一下也觉得这事办得不妥,还是自己理亏,于是下令赐其金帛。
8、如果遇到原则问题,赵匡胤也会爆粗口。
宋初有些工匠做活的时候不爱惜木料,截长为短,斩大为小,很是浪费。某次赵匡胤寝殿的大梁破损,有人提议从一块大木料上截一段下来换上。赵匡胤大怒,在批复里怒骂道: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小编认为赵匡胤算是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牛的皇帝,现在我们从他为中国做的贡献以及赵匡胤整个人的人品我们来评价一下他。
1、历史贡献方面:首先五代十国的战乱被赵匡胤了结,创建了一个稳定繁荣的宋代,当时的经济发展当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和开发土地程度达到了巅峰啊。
宋代之所以繁荣和自由,是因为赵匡胤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这在重农抑商的传统古代中国这真的是很难得,古代朝代及经济不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这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唐朝虽然看起来很繁荣很强大,但老百姓生活的不怎么样,也无多少金钱与自由。还有一点,他挽回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再造中华文化。宋太祖不只是结束了这种水深火热的状态,而是有更大的进步。
2、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古代武力值最高的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大宋开国皇帝,一生征战无数,是从沙场上走过来的君主。
据历史文献,正史,野史等记载,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其父赵弘殷精于骑射,赵匡胤小的时候就随父学武,年轻时出来闯荡江湖,访名师,拜高人,见识和武艺都很高,后来投军郭威帐下,屡建奇功,成为后周一流的大将。
相传赵匡胤的盖世武功主要集中在拳术和棍术,其武功已在多年的实战中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和套路,其拳术被尊称“太祖拳”,也称“赵家拳”。身为武林高手的赵匡胤还擅长棍术,创立了“腾蛇棒”有36路棍法,被成为棒术的开山鼻祖,人称宋太祖“一条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军州都姓赵”。这些记载都表明,宋太祖赵匡胤是历代开国帝王中武功之魁首。
3、人品方面:赵匡胤的智慧和才略我们都一清二楚吧,而且他的宽容与仁爱更是在各代皇帝中少有的,而且赵匡胤对待部下更是好的没的睡,从赵匡胤与其他历代皇帝的对比可以发现,似乎出身贵族的皇帝,更容易为人民着想,仁厚宽和,明太祖也算一个。
我们在反看那些贫穷出身的皇帝刘邦、朱元璋等人,都太暴力、自私、狭隘。更不用说出身在草原上的的成吉思汗了。如果宋朝还是被赵匡胤领导的话,或者宋朝的商业贸易政策能在历史上继续发展下去,宋朝一定会发展起来,毕竟赵匡胤有着为国家着想的心,一位历史上的开明的君王带领着国家走向了辉煌。
宋太祖赵匡胤的文学造诣怎么样?
宋太祖赵匡胤不仅是宋朝开国皇帝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精通诗词歌赋的开国皇帝。
这样一位精通于使枪弄棒、行军布阵的赳赳武夫,不但打仗勇猛,写起诗来一样的豪情万丈。现录一诗: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赵匡胤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此诗的呢?北宋陈岩肖《庚溪诗话》记载,赵匡胤登基之前,有一次同朋友们在一起喝酒聊天谈诗,其中一位做了一首《初日》,当场得意洋洋地卖弄,赵匡胤听后,觉得语句虽然工整,但意境浅陋,当场就说对方的诗不过尔尔。对方不服,说有本事你也来一首试试?赵匡胤随口便吟出了《咏初日》。对方一听,当场被这王者霸气感染了,登时目瞪口呆。
虽然,这首诗的意蕴不是很深,文辞也不是绝佳之类,但从气势上来说,不可谓不磅礴,从表达的理想来说,不可谓不高远,比喻也十分精当,是一首比较成功的言志诗。
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水平如何?
赵匡胤在军事上的造诣很高,但是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力量太大,以至于隐藏了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
赵匡胤之所以在历史上有比较好的评价是有原因的,宋太祖赵匡胤虽说是武官,但是他可喜欢读书,所以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现在,用我们的话说,情商比较高吧。一些人之所以评价他军事才能不是太高可能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被他的为人处世给遮盖了。其实他的军师才能也还挺高的。
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而在之前的几代开国皇帝都越多略少的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赵匡胤却没有,保持了良好的信誉。在当时他之所以成为例外,不仅是因为他没有杀了开国功臣,还有他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不是他在军事方面没有能力,是因为他在文学领导方面的造诣太高,以至于压制了在军事方面的能力。
第一个是他实施了开放的思想政策,当时,他准许大臣们都向他谏言,他的胸襟开阔,并不计较大臣们的实言相告,甚至还有些继续发扬的意思。
第二个就是实施藏富于民的政策,他当政时,减少了农民的税率,所以赵匡胤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宋朝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农民起义比较少的朝代。第三个就是整顿军纪,他在对外战争失败的一方中投降的人们不是杀无赦,而是,你只要投降,就是我们的人,所以他能在短短的几年中统一四方。但是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顾着亲情,在他弟媳胡作非为的情况下还不将其斩首。所以综上所述,赵匡胤不是军事才能不足,而是他的其他方面遮掩了他这方面的情况。
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是谁?
赵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男,汉族,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大臣,宋太祖赵匡胤父亲,涿州刺史赵敬的儿子。
出身官宦世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初事赵王王镕,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汉时期,大破王景崇,出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参加淮南之战,拜检校司徒,册封天水县男,与儿子赵匡胤掌管禁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尉、武清军节度使。
建隆元年(960年),儿子赵匡胤建立北宋,追封皇帝,谥号昭武,庙号宣祖,安葬于安陵。
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是谁?
昭宪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新乐市杜固镇杜固村)人。北宋时期皇后(追封),宋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之母,赠太师杜爽长女,母为范氏。
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生下五子二女。凭借儿子赵匡胤,受到尊崇,受封南阳太夫人。治家严毅,颇通礼法。宋太祖赵匡胤继位,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年),去世,享年六十岁,陪葬于安陵,追谥昭宪太后。
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都是哪些人?
1、贺贞(929年―958年1月25日),谥号孝惠皇后,开封人,宋太祖的结发妻子。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宋太祖父)为太祖迎聘贺氏。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贺氏生滕王赵德秀、魏王赵德昭、舒王赵德林、昭庆公主、延庆公主。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正月三日,贺氏病逝,年三十。太祖登基后,在建隆三年(962年)四月十八,追封贺氏为皇后。四月二十五日,太常寺卿冯吉请上谥曰孝惠皇后。乾德二年(964年)三月,复上谥。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宋神宗时,与宋太祖孝章皇后、宋太宗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怀皇后并祔太庙。
2、孝明皇后(942年-963年),王氏,邠州新平人,宋太祖第二任皇后。后周显德五年,宋太祖在第一任妻子贺氏逝世后。迎娶王氏为继室。宋太祖当时为殿前检点校。王氏为人“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后来,后周世宗赐王氏冠帔,封为琅邪郡夫人。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建隆元年八月,册王氏为皇后。她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琴,早上起床,便会诵读佛书。王皇后事奉杜太后至孝。生子女三人,皆夭。乾德元年十二月崩,年二十二。二年四月,葬安陵之北。神主享于别庙。太平兴国二年,祔享太庙。
3、宋氏,河南洛阳人,出自名门,温柔婉约动人,举止端庄。
孝明王皇后死后,皇后位置空缺,到开宝元年二月,宋氏被纳入宫中封为皇后,时年十七,成为宋太祖的第三位皇后。
太祖比宋皇后大二十五岁,虽为老夫少妻,但是夫妻相处和洽。宋皇后没有子嗣,她在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中,似乎更为偏爱幼子德芳。
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是谁?
1、赵德昭(公元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贺氏。乾德二年(964年),任贵州防御史。开宝六年(973年),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任京兆尹,兼任侍中,封武功郡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任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死后追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号懿。
宋真宗时期,追赠太傅。宋仁宗时期追赠太师,改封吴王,宋英宗时期改封越王,宋哲宗时期改封燕王。乾兴元年(1022年),加赠太师。其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十一世孙为宋末三幼主。赵德昭亦是朝鲜半岛白川赵氏的开派始祖。
2、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年仅22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因病医治无效死亡。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
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出现于《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