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作者介绍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写的)
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沈庄内)。祖父刘灵真,宋司空刘秀之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和沙门的僧人住在一起,十多年后,他对那些经文都很精通。
梁代初年,他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曾担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识。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他的著作最有名的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心雕龙》。他分门别类地整理了这些经文,抄录下来,还为经文写了序言。如今定林寺里面藏的经文,都是刘勰编写修订的。
天监初年,刘勰开始担任奉朝请,兼职做中军临川王宏的秘书,后升职担任车骑仓曹参军。担任太末县县令时,政绩清正廉洁。担任东宫通事舍人时,刘勰向皇帝建议,祭天地应当同祭太庙一样,只用蔬果,不用牺牲(牛、羊、猪),皇帝下诏命尚书讨论此议,最终决定按刘勰的建议处理。后升任步兵校尉。后来出家为僧,法名慧地。
刘勰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
卒年歧说甚多。一说卒于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和二年(公元521年)之间,一说卒于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和五年(公元539年)之间。
第2页名家点评
《文心雕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对文学创作、批评、文体等做详密分析的文学理论作品,对现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受赋的影响,文中字句整齐可观、文采飞扬,本来就是一篇篇美文,以美文评美文,其可读性也较强。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写作理论巨著。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尤为难得的是对应用写作也多有论评。范文澜说得好:"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讨论文学,《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一部大著作。"
第3页背景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迅猛发展,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建筑都在这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文学,重视文学观的发展。很多社会上层人物,包括许多帝王在内,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他们的活动影响了整个社会,曹操父子就是典型的例子。
曹操与他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都是-代大诗人,中国的五言诗就是在他们手里走向成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所说的“文章”,当然包括抒情的诗赋。实际上,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必备素养。
这一时期,文学集团开始活跃起来。文学已经进入社会上层人士的社交生活,成为他们相互交往与沟通感情的媒介,而且也是一种高雅的娱乐,这样就形成了文学集团。
建安时期在曹操父子周围聚集的文人们就是一个文学集团。魏末有以阮籍、嵇康等人的“竹林七贤”,齐竟陵王萧子良周围有著名的“定陵八友”。这些文学集团利激了文学的兴盛,也使得他们的文学思想变得更加完整明确。
魏晋南北朝文学存在一种风气:追求“新变”。人们普遍把“新变”作为文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拿“新变”做准绳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优劣。因此文学的题材有许多拓展: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谢眺完成了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梁代开始出现了“宫体诗”。文学形式也在不断演化。五言古诗在建安诗人(尤其是曹植)和阮籍等人的手里又有新的发展。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说,创造了“永明体”,这是律诗的开端。
对华美修辞的追求,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普遍风气。同时,由于玄学的影响,文学开始与哲理相结合,这使文学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与深沉。魏晋南北朝的诗,通常认为阮籍、陶渊明的最耐人寻味,这和他们的作品富于哲理性有直接关系。
第4页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撰。“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文心雕龙”即文章写作精义。其讨论的对象为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其本意是写作指导,但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开创性的,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原分上、下部,各二十五篇。
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五篇,是全书的纲领,核心是《原道》、《微圣》、《宗经》三篇,要求一切以道为本,宗之于经。
从《明诗》到《书记》的二十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
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乐府》、《明诗》、《诠赋》等篇较重要。
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以《史传》、《论说》、《诸子》等篇较重要,意义较大。
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二十篇(不含《时序》),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四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评析鉴赏。这两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以上四十九篇,加上最后综述,共五十篇。
《文心雕龙》提出了相当富于创新而且系统的意见,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由于意义重大,历代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理论专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心雕龙》,以至研究团队有了“龙学”的美誉
第5页名言佳句
1、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释义:在史书上被褒扬一个字,比做大官还要荣耀;被贬斥片言,比受斧钺之刑还难受。
赏析:这句话说明史书的褒贬对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定位与荣辱是关系很大的,意在强调史书品评人物应当谨慎,褒贬要客观公正。
2、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释义:声音婉转于唇吻之间,就像玉石振动之声一样美妙,文辞和谐悦耳,听起来就像是圆转的串珠一样。
赏析:这句话说明善于协调文字平仄、交错声音高低的独特效果,强调的是音律上修辞的重要性。
3、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释义:夸张而有节制,增饰而不虚假。
赏析:这句话说明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4、善为文人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释义:会写文章的人,写起文章万篇也不在话下,但是有时却为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字词而无比苦恼。
赏析:这句话说明写文章中“炼字”的不易。
5、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释义:水性虚,所以水面能生波纹,树体实,所以花朵能绽放于花托之上。可见文章的文采要以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依托。
赏析:此以水与波纹、树与花朵的关系为喻,说明文章应该以思想内容为主,以修辞文采为辅的道理。
6、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释义:写文章的人是事物触动心灵而将感情表达出来,读文章的人是分析文章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这句话说明文学创作与阅读的规律和原则。
7、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释义:思想的表达要充分,言辞要讲究文采,情感的表达要真实,文字要精美。
赏析:这句话说明写文章要内容与形式兼顾。
8、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释义:道理要讲得圆满、通顺,语言要清楚明白、干净利落。
赏析:这句话说明论说文写作的原则。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