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蒋智由(蒋智由有感)

蒋智由(蒋智由有感)

蒋智由(蒋智由有感)中国教育会成立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蔡元培、蒋智由、章太炎、黄宗仰、林獬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以便借办教育之名,鼓吹革命。同年冬,中国教育会正式成立于上海,蔡元培被推为会长。该会下设教育、出版、实业三部,揭橥其宗旨为“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会员共计一百余人。该会为收容南洋公学退学青年,曾创办爱国学社(南京陆师学堂退学学生亦来就学)、爱来女校、镜今书

中国教育会成立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蔡元培、蒋智由、章太炎、黄宗仰、林獬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以便借办教育之名,鼓吹革命。同年冬,中国教育会正式成立于上海,蔡元培被推为会长。该会下设教育、出版、实业三部,揭橥其宗旨为“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会员共计一百余人。该会为收容南洋公学退学青年,曾创办爱国学社(南京陆师学堂退学学生亦来就学)、爱来女校、镜今书局、军事讲习会、同川学堂、女子俱乐部,编辑过《中国白话报》。该会的常熟支部办有后塔小学,同里支部办有自治学社。该会员亦经常为《苏报》撰稿,还曾在张园组织演说,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苏报》案发生后,该会重要成员章太炎被捕,会长蔡元培逃离上海,该会的活动基本停顿。

爱国学社成立

蒋智由(蒋智由有感)

蒋智由(蒋智由有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第五班学生贝寿同等五十余人,因抗议校方压制言论自由,闹退学风潮。退学学生百余人派代表请求中国教育会办学。中国教育会遂于十月十七日,在上海泥城桥福源里设立爱国学社。蔡元培任总理(校长),吴稚晖为学监,章太炎、黄炎培、蒋智由、蒋维乔等担任义务教员。旋又在登贤里成立爱国女校。学社学生分寻常、高等两级,学制均为两年。寻常学级的课目有伦理、算学、物理、化学、国文、心理等。学务由学生联合会自治(分全部学生为若干联,每联约二三十人,听学生自行加入某联)。学社创有《学生世界》杂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在日本东京组建的拒俄义勇队,致电上海爱国学社响应其拒俄斗争。该社本拟在上海组织拒俄义勇队,但缺乏军事教员,四月,南京陆师学堂亦闹学潮,林砺、章士钊等四十余退学青年到上海,加入爱国学社,爱国学社遂按拒俄义勇队的改名组织军国民教育会,增加军事训练课程。五月,《苏报》案发,章太炎被捕,蔡元培等出逃,爱国学社被解散。

青年会成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留日学生秦毓鎏、张继、叶澜、董鸿伟、汪荣宝、周宏业、冯自由、陈独秀等在东京筹建反清革命团体。他们原拟仿意大利独立前的反抗组织“少年意大利”,取名“少年中国”,后为避免清朝当局的注意,仍寓少年中国之意,取名青年会。该会会约第一章即表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显露了鲜明的反清革命色彩。该会初创时有会员二十余人,多数是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他们编撰了《法兰西革命史》、《中华民族志》等书籍,鼓吹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是留日学生中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小团体。青年会成立不久,即在留日学生中取代了励志会的地位。次年,各省学生纷纷成立同乡会,并创办期刊杂志,很多青年会会员被举为干事、编辑员。在拒俄运动中,该会大多数会员参加了拒俄义勇队。

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

从光绪二十六年(1901)十一月开始的中俄交收东三省谈判,因列强干涉暂时中止。《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陆续从北京撤走,交收东三省事宜再次提上日程。但此时原先谈判的主要参与者杨儒、李鸿章相继逝去,清政府遂派外务部会办大臣王文韶负责与俄国交涉。俄国一再制造借口,拒不从东北撤兵。后由于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英、美、日等国以利害冲突,也出面干涉,迫使俄国不得不作出撤兵的姿态。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初一日,俄国驻华公使雷萨尔与清外务部总理大臣奕劻、会办大臣王文韶在北京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条约共四条,规定俄国将东三省归还中国;俄军自签字起十八个月内分三批撤离东三省;俄军撤离前,清政府不在东北“另添练兵”,撤退后,清政府将在东北驻军人数“随时知照俄国”;俄方交还山海关、营口和新民厅沿线铁路后,清政府应给予“赔偿”。次年三月,俄国在第二期撤兵期满时,不仅违约不撤,反而增派军队,并照会清政府外务部,提出进一步侵略东北的七条无理要求。接着,俄国沙皇又任命阿列克塞也夫为远东总督,将东三省划归其统治。由此激起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日本与俄国对东三省的争夺也愈益激化。

清政府颁《奏定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2月,清政府任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并命他裁定学堂章程具奏。光绪二十八年(1902)7月12日,张百熙进呈《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章程》以及《蒙学章程》各一份,共六件,候旨颁行。这些章程对辛丑年以后清政府设立的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入考方式、教学内容等,做出一些系列规定,是中国近代学堂教育体系整体设计的最初方案。进呈当日,即由清政府颁行,被称为钦定学堂章程。

清政府宣布翰林须入京师大学堂肄业

光绪二十八年(1902)11月2日,清政府宣布自下一年会试开始,凡一年授职翰林院修撰、编修者,二、三年改翰林院庶吉士,用部属中书者,皆必须入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必须领有卒业文凭,始咨送翰林院散馆”,以备录用。知县签分到省,也必须入各省课吏馆学习。

上一篇: 泸沽湖女儿国(泸沽湖女儿国的传说)
下一篇: 2023年银行承兑汇票新规(2023年银行承兑汇票新规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