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五人墓(五人墓碑记)
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来看,中国的中原地区,最初墓葬是没有坟丘的。
坟丘式墓葬的普遍推行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和春秋战国之际发生的社会变革有关。
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
《易·系辞传下》说:
“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
西汉末年刘向具体指出:
东汉崔寔《政论》也说:
从现在考古发掘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刘向和崔寔的说法是事实。
殷代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都不见有坟丘。至于在今陕西咸阳以北毕原上坟丘很高的所谓“周王陵”,是出于后人的张冠李戴。这原是战国时代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的公陵和永陵。
三国时代编辑的类书《皇览》和唐代编辑的地理书《括地志》早已指出这点,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更进一步辨明这点:
另一在渭水以北咸阳,这是战国时代秦惠王、秦武王的公陵和永陵。
魏晋到隋唐间,已有人把公陵、永陵误为周王陵的,但是当时学者尚能辨别清楚。
例如《皇览》就指出:“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一以为周文王冢,非也。”
《括地志》也说:“秦武悼王陵在雍州咸阳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
至于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如安徽屯溪,江苏句容、金坛等地,发现一些西周墓葬,筑有坟丘,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这些墓葬有个特点,在平地铺上一层卵石,或加上一层红烧土、木炭,作为墓底,堆成圆形或馒头形的坟丘。
因为这一带地势低下,向地下挖掘墓圹容易出水,在当时缺乏防潮材料的条件下,采用从平地上堆筑起坟丘的办法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类坟墓和中原地区出现的坟丘式墓葬相提并论。
中原地区出现坟丘式墓葬,开始于春秋晚期,正当孔子在世的时候。当孔子把父母亲合葬在防的时候,曾说:“古也墓而不坟。”
因为他是东西南北奔走的人,为了便于识别,于是“封之,崇四尺”,就是说筑了四尺高的坟丘(《礼记·檀弓上》)。
当孔子去世、将要举行葬礼的时候,子夏说:
从考古调查结果来看,春秋晚期中原地区确实已出现坟丘很高的大墓。例如河南固始侯古堆的宋墓,属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坟丘高达7米坟,直径55米。
到战国时代,就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所有统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坟丘。
《墨子·节葬下》说:
现在全国各地对战国墓葬的发掘和调查,证实了这点。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又如河北易县燕下都邻近的墓地,有二十多座方锥形大墓,高达10—15米,每边长40—50米。
《水经注·淄水》记载:
所谓“四王”,是指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齐宣王(公元前319—前301)、齐湣王(公元前300—前284)、齐襄王(公元前283—前265);“咸高七尺”疑是“咸高七丈”之误。
坟丘式墓葬为什么中原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渐增多,到战国时代普遍推广呢?
看来和当时社会变革密切有关。
主要由于下列四个原因:
第一,由于贵族的没落,以宗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度开始瓦解,以家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度开始兴起。
原来贵族实行宗族的集体墓葬制,既有按贵族的等级和宗法关系安葬的“公墓”(《周礼·春官·冢人》),又有“国人”集体安葬的“邦墓”(《周礼·春官·墓大夫》)。
不论“公墓”或“邦墓”,每个人的安葬都必须按礼制规定次序来排列,有着一定的规格和位置。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发生变革,社会组织发生变化,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原来贵族以宗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开始瓦解,以家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开始兴起。
在同一墓葬区里,就出现贫富悬殊、身份高低不同的交错排列情况。同时由于经济上、政治上交往加强,东西南北流动的人增多,每个宗族或家族的墓葬就不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出现分散各处的现象。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有些人就像孔子所说的,为了便于识别起见,墓葬就采用各种不同的坟丘形式。
第二,随着贵族组织的解体,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的出现,家族私有财产的继承制逐渐代替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制,人们的家族观念加强,因而重视已故家长的丧葬之礼,重视对祖先坟墓的建筑。
《荀子·礼论篇》之所以特别重视丧葬之礼,就是由于这个缘故。
基于这样的理论,荀子不仅主张讲究棺椁和随葬品的制作,也还主张重视墓圹(墓穴)和坟丘的建筑。荀子说:“故圹垄,其貌象(像)室屋也。”就是说,建筑墓圹和坟丘必须像替活人建造住的房屋一样讲究。荀子这种主张,代表了战国时代统治者的看法,因而建筑高大的坟墓就成为一时的风尚。
第三,由于集权的君主政体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级制度的确立,坟墓的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
原来奴隶主贵族所实行的是宗族墓葬制,每人按礼制有规定的葬地,等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地下墓室之中,包括棺椁的重数和随葬品的配合。这时为了推行新的爵位等级制,在讲究地下墓室内容的等级的同时,更重视地上坟墓外观的等级。
例如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规定:
就是规定用种树的多少来标志坟墓的等级。同时,随着坟丘式墓葬的推广,按坟墓大小高低来规定等级的办法也出现了。
《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
这就是依据战国时代的坟墓等级制度而拟定的。从现有考古调查资料来看,战国时代坟丘的高低大小确实和墓主的身份高低有密切关系,当时各国君王的坟墓就造得比别的坟墓高大得多。
第四,由于建筑坟墓工程上的需要。
这时建筑大型坟墓,由于棺椁的重数多,随葬品的数量多,墓室需要扩大,所挖掘的墓圹的土方就加多。同时为了建筑巩固和防备潮湿,要填入大量的石料和木材,填进木炭层、石子层或白膏泥层,挖出来的大量泥土不能回填,适宜于堆成高大的坟丘。在上述四个原因中,这个原因是次要的。
随着战国时代坟丘墓的普及和发展,墓的名称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春秋以前的史料都称墓葬为“墓”,没有称为“丘墓”、“坟墓”或“冢墓”的。“冢”原是指高起的山顶,用“冢”来称呼坟墓是因为它有高起的土堆像“冢”一样。“坟”原是指高起的土堆,“丘”原也是高起的土丘,用“坟”或“丘”来称呼坟墓也是因为它有土堆如同“坟”、“丘”一般。到战国时代,“丘墓”、“坟墓”、“冢墓”已经成为坟墓的通称,就是因为坟墓普遍已有高起的土堆的缘故。
君王的坟墓称“陵”,是从战国中期开始的,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寿陵”,这是历史上君王坟墓称“陵”的最早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末段根据《秦纪》,记载有惠文王“葬公陵”(秦惠王卒于公元前311年),悼武王“葬永陵”(秦武王卒于公元前307年)。秦国是从秦惠王开始称“王”的,同时他的坟墓也开始称“陵”。
秦国的君主称“王”,是模仿中原楚、魏、齐等国的君主的,国王的坟墓称“陵”也该是模仿中原各国的。《史记·楚世家》讲到秦将白起在攻克楚都郢的同时,“烧先王墓夷陵”(当公元前278年)。楚国国王的墓地称为“夷陵”,该是秦将白起焚烧以前较久的事,只是没有见于记载而已。
南宋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三“赵起寿陵”条下说:
吕祖谦这一看法是正确的。
后来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五“陵”条也说:
《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五年起寿陵,《秦本纪》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始有称陵者。至汉则无帝不称陵矣。
顾炎武所说春秋以后“因山而高大者”称“丘”,并无确切根据。昭丘是否因楚昭王墓而得名,虎丘是否因吴王阖闾墓而得名,都是疑问。灵丘则可以肯定不是因赵武灵王墓而得名,因为赵武灵王前已有灵丘这个地名。但是从战国中期赵肃侯、秦惠王开始因坟墓高大而称“陵”,确是事实。
战国中期以后君王的坟墓开始称“陵”,看来出于下列两个原因:
第一,当时作为封建的身份等级制中最高一级的国王,坟墓确是造得最高。
现在咸阳以北的秦惠文王墓和秦武王墓都高三丈以上,这在当时坟墓中已算最高大的了。当时人已把高大坟墓比作山陵,因而很自然地把国王的高大坟墓称为“陵”。
第二,战国时代人们已用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把最高统治者的去世隐讳地称为“山陵崩”。
因此,当国王活着预先建筑坟墓的时候,为了避免不吉利,也就隐讳地称为“陵”或“寿陵”了。战国时代君王坟墓之称“陵”,见于记载的,从赵肃侯“起寿陵”开始,该不是偶然的。这样把君王的坟墓比作崇高的山陵,就是推崇至高无上的皇权的一种表现。
正因为推崇皇权而把君王的坟墓比作崇高的山陵,秦代又把皇帝的坟墓称为“山”,后代把帝王坟墓又都统称为“山陵”。
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把自己的坟墓建筑在郦山脚下,借用山名作为自己坟墓之名。
所谓“穿治郦山”,就是说用穿凿治理的方法建筑“丽山”这座坟墓,并不是把原来的郦山穿凿治理成坟墓。近年秦始皇陵园出土有铭文“丽山园”的铜钟和刻文“丽山”的陶器、陶片,说明秦始皇陵就叫“丽山”或“丽山园”。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