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史因精神而生动,因精神而伟大。为持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北京市检一分院推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微课,带领大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论述,系统讲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精神背后的英雄事迹、精神承载的价值品格、精神蕴含的民族特质,引导新时代检察人员从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思想原动力,为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贡献“一分”检察之力。
长征过程(长征过程中重要事件先后顺序)
第四讲
★
各位听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市检一分院线上微课栏目,我是第六检察部的贺舒宇,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微课第四讲——长征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困苦时,红军官兵讲的最多的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红军将士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信念。张闻天1938年在给陕北公学师生的报告中说:“长征中我们的确曾经碰到了无数困难……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长征精神承载着民族担当,红军长征将革命战略转移同民族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迎难而上、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李大钊同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就指出,“牺牲永远是成功的代价”。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长征中得到充分展示。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数万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自1934年10月长征到1936年10月结束,三大红军主力出发时是20.6万人,沿途补充1.7万人,共22.3万人,但到胜利会师时保留下来仅有5.7万人。红军将士途经14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险滩,攀越40余座峻岭高山,走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草地荒原,还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天空每日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地上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牺牲的指挥员中仅师职干部就达80多人、营以上干部430余人。红军长驱25000里,平均每天行军约74里,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人牺牲,英勇悲壮。“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长征胜利的基础,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
三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长征精神的精髓。从长征出发到血战湘江,红军损失惨重,残酷的现实已说明依靠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不能领导党和红军完成历史使命,这就是当时全党面对的最大实际。1935年1月,我们党首次独立自主地召开遵义会议,并作出一系列正确的重大决策。在军事上,毛泽东根据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实际,正确地指明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艰辛,胜利到达陕北;在政治上,把长征的“大搬家”变成北上抗日,广泛宣传我们党政治主张,同张国焘主张南下并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与国民党和其他党派的关系上,逐渐由“反蒋抗日”转变为“联蒋抗日”,动员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每一个战略方向的调整,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探索、求实和创新精神息息相关。
四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坚决维护革命队伍的团结统一,是长征精神的显著特征。在艰辛的长征路上,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一共同理想,红军官兵团结一致,无坚不摧。干部把口粮让给病号,首长用自己的战马驮运伤员;士兵挺身而出掩护领导同志安全,战士牺牲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红军翻过岷山进入甘肃哈达铺一带回族聚居区后,中央通令各部队再次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时制定并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红军认真贯彻这些民族政策,加强同回族群众的联系,回汉民族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无比融洽。广大红军将士虽然身处险恶环境,战斗频繁、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是始终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各种规矩,始终成为一支真正具有铁一般纪律的武装力量。
五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依靠人民、艰苦奋斗、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长征精神的鲜明特色。早在1934年1月27日,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长征前的赣南苏区总人口为240万,但却有33万人参加了红军,60万人支援前线,几乎全部青壮年劳动力都参与了保卫苏区的作战和支前的军事斗争。长征途中,沿线群众主动帮助红军筹粮捐款、烧水送饭、收集情报、救护伤员,直至参军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红军长征,使红军在强敌面前从容不迫,在困难面前傲然挺立,在生死关头转危为安,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障。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历史证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文字:第六检察部政治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