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写了很多才子佳人,但是这些人物都与爱情绝缘。
吴敬梓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作者,他极力避免在书中写爱情故事。
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狎亵的成分。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及故事情节)
本书中虽然写了好几段婚姻,但都很少见爱情的影子,可见作者的爱情观十分的保守。
不过在书的第十三回,出现了一个意外。
这回里竟然出现了一段浪漫的私奔情节。
尽管这个私奔故事,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枕箱”事件。
但是,这段却是《儒林外史》中罕见的一段爱情故事。
私奔的主角是娄公子家的仆人宦成,和鲁小姐的陪嫁丫环双红。
作者没有写这两人是如何相识相恋的,只一句“小时同她有约”带过。
对他们二人,作者采用了两处着眼的方法,分开来细细带出。
宦成和他的父亲晋爵都是娄家的仆人。
晋爵是一个欺上瞒下的老手。
多年来,靠着这个本事,不知从娄家偷攒了多少银两。
有这样的父亲,耳濡目染之下,宦成的品性可想而知。
宦成长相俊俏,办事精明。
娄公子让他去请“高人”权勿用。
一路上,他打听到了权勿用的真实情况。
他心中暗笑娄公子的愚蠢:
圆滑的宦成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拜贴交给了权勿用,热情地邀请他出山。
而且,回去后,并没有将权勿用的真实情况告诉娄公子。
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自私和狡诈的一面。
双红,是鲁小姐的陪嫁。
鲁家和娄家同是官宦人家。
宦成经常为娄公子跑腿,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双红。
双红第一次出场,是由蘧公孙的视角来看:
双红自小陪在鲁小姐身边,鲁小姐是个爱读书的,人也温和。
闲暇无事,会教双红读《千家诗》,认认字。
但是,鲁小姐不喜欢诗词歌赋这些。
她教双红诗词,只是为了一乐。
双红不像鲁小姐那么不解风情。
她感受到了诗词中那种浪漫的情绪。
而且,她很好学,经常拿诗来请教。
鲁小姐将全副注意力放在教育儿子身上,自然不会分神去教她。
于是,双红就向蘧公孙请教。
公孙是个极爱诗词歌赋的,偏偏鲁小姐爱的八股文。
两人风马牛不相及,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这时,有个漂亮的小丫环来向他请教诗词歌赋,他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
在没有和宦成私奔之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双红,颇有点《红楼梦》中香菱的感觉:
美丽、自然、淳朴、乖巧、浪漫。
可是,到了和宦成有了私情之后,写双红发生了急遽的转变——
这个丫环突然变得有点呆气。
从这个转变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对这段自由恋爱的不满态度。
鲁小姐辅导儿子功课,经常到半夜还不罢休。
于是,蘧公孙经常只能睡在书房里。
这时候,双红给了他家的温暖。
她经常在旁端茶送水,十分殷勤。
对鲁小姐不耻的诗词,双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理解。
蘧公孙在双红这里,感受到从鲁小姐那感受不到的温情。
所以,他糊里糊涂地把王惠给他的枕箱转赠给了双红。
王惠是什么人?
他是在宁王反叛时,投降的江西第一能员。
后来,宁王兵败被捉,王惠就逃跑了。
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蘧公孙,并得到了蘧公孙的帮助。
为了报答,他将枕箱送给了他。
蘧公孙在这个家里太孤独了。
双红成了唯一能跟他对话的人。
于是,他把枕箱的秘密告诉了双红。
可是,他这么相信双红。双红竟然跟宦成私奔了。
书中写蘧公孙的反应,颇引人注意:
宦成想花钱买下双红的自由,“公孙断然不依”。
一个丫环,让自命潇洒的蘧公孙,风度尽失。
足见,双红在这个世家公子心目中的地位。
在用枕箱敲诈蘧公孙这件事上,作者对宦成和双红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当宦成知道了枕箱的价值时,他欣喜若狂,“大酒大肉,且落得快活”。
当下,就和官差商量好,要敲诈蘧公孙。
官差对宦成说:
所以这件事情,宦成是瞒着双红进行的。
写到这个地方,作者借差人之口,来表现宦成的庸俗和丑陋。
当马二先生出面平息了这件事,宦成拿到了银子嫌少。
差人又骂道:
宦成的品性恶劣,由这段骂暴露出来。
双红的先前美好的形象就此暗淡了下去。
作者不再写她,读者不禁为双红惋惜:
如此美好的女孩子,草率地跟着这样一个不堪的男人私奔。
双红的单纯善良,更是让读者对宦成反感至极!
这场私奔潦草收场了,在骂声中开始,由骂声中结束。
作者对这场爱情的态度,就很明显了。
双红和宦成的私奔,夹杂的是阴谋与金钱。所以,书中这段唯一的爱情,就不是那么地纯粹。
作者也通过官差之口,骂这一对人:
跟蒲松龄用爱情考验人性不一样,吴敬梓擅长用名利来考验人性。
所以,在《儒林外史》这部巨著中,爱情,是没有价值的。
作者保守的爱情观,给书中唯一的爱情蒙上了阴影。
读者在这场成功的私奔里,看到的是一个美丽单纯的女孩变得混沌无知;
看到的是一个自私贪婪的男人;看到的是欲望和金钱的考量。
在古代,自由恋爱几乎是很难看到的。
私奔,更是于道德礼法不能容。
这场自由恋爱,自由结合,在作者笔下显得仓促与窝囊。
它虽然是成功的,但是没有人能为之欢欣。
它和欲望、名利牵扯不清,爱情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用来反映社会风俗的工具。
作者用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的社会图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