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的方针是“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确定建设项目,要使三线建设的企业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要远离大中城市,分散布点,做到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
三线建设初期的职工住的帐蓬
国家要求,凡不能见效的续建项目,一律缩小建设规模;沿海地区要求增加的投资一律“顶住”,要把资金集中投向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指的是哪三线(三线建设指的是哪一年)
贵州的三线建设,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机、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从工业布局上看,是以贵阳为中心,以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重点,沿着铁路干线呈辐射状态铺开。
一场牵动全国的重量级大企业向大西南三线迁移的工作全面展开,勘探、选址、建设等各项建设工作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1965年下半年,大、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高潮。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委1971年3月8日发出的《关于内迁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统计,从1964年到1970年底“三五”计划结束,全国约有380个项目、14506名职工、38000台设备从沿海迁往内地。
从1964年到1966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三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西北、西南三线部署的新建、扩建、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到300余项。其中钢铁工业14项、有色金属工业18项、石油工业2项、化学工业14项、化肥工业10项、森林工业11项、建材工业10项、纺织工业12项、轻工业8项(轻工业包含纺织工业)、铁道工程26项、交通工程包含铁道工程11项、民航工程2项、水利工程2项。
建在山沟里的旧厂房
中央一声令下,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一、二线的企业陆续迁入,包建公司、对口支援的老厂和几十万科技人员及职工,纷纷奔赴贵州。迁往三线的企业,有的是整建制迁往,有的是一分为二,还有的挑最好的设备和人员迁往三线,总之,一切以三线建设为主。
由于党中央三线建设的决心大,任务急,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各相关部委加强领导,所有迁建单位提前顾大局,密切配合,老厂提前做好迁建相关设备的检修,包迁、帮迁、包投产,迁厂时配备最强领导班子,选拔政治条件好、技术等级高的技术工人,仅鞍钢公司就迁出67个机组和390台电机设备,并提前进行了全面检修,使其质量都达到了技术标准。在运输中7000多吨设备全部完好无损地运到了三线。
人扛肩抬,艰苦创业
据记载,至1964年底,冶金工业部决定把大连钢厂、本溪钢铁厂以及鞍山钢铁公司的部分设备搬迁到贵阳钢铁厂;煤炭工业部从吉林、湖南、山东、河北、山西、云南等省和东北、华东等地调集煤炭勘探队伍支援贵州,迅速开发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与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互相配合;农机工业部决定将天津拖拉机厂工具车间、机修车间部分设备迁入贵州农具厂,组成贵阳农机工具厂;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决定将哈尔滨轴承厂和上海微型轴承厂的部分设备和人员调入安顺筹建贵州轴承厂(即安顺轴承厂);上海第二电表厂、上海电表厂和上海华球电表厂的部分设备及人员调入贵阳,组建西南电表公司。
1965年12月,煤炭部对所属的工程处统一编名,共编为95个工程处,其中有27个工程处参加了六盘水煤矿建设。
小河煤矿通往老鹰山选煤厂的运煤索道
据《三线建工简报》41期记载,1965年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处于全面准备、重点施工阶段。全年投资5949万元,完成6262万元,超额5%。在全年施工的5对矿井中,六枝矿平峒补套工程(生产能力60万吨/年),已于年末建成;地宗平峒、老鹰山立井、汪家寨平峒、汪家寨斜井等新开工的4对矿井生产能力285万吨。共完成掘进1738米,砌碹820米。房屋建筑开工面积2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4万平方米,超过了原计划。地质勘探提交精查地质报告5个,煤炭储量达150亿吨。六盘水矿区年产原煤12万吨。
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旦确定,全国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一、二线搬迁的工厂以及援建的人员,开始奔赴西北、西南地区,几十万人马从条件优越的东部、中部,从城市、院校来到了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北、大西南,开始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开发、大建设。
从1964年起,一大批风华正茂的中华儿女,他们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初为人父,有的父母年老体衰,但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他们远离家人,迈开大步,义无反顾地由沿海和祖国的各地,奔赴祖国的大后方,各条战线和人民解放军的18万精英也陆续会聚贵州,一头扎进西部大山中,无怨无悔地开始了他们披荆斩棘的拓荒之路,打响了贵州三线建设大会战。
汪家寨矿区早期的简易房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按照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精神,来自中央各部委、全国20多个相关省市的100家厂矿企业,近20万职工和科技人员,迅速地前往贵州,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搬迁,大挪移。
农民群众支援三线建设
他们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贵州的发展,其中到达六盘水的就有十几万人之多。三线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满怀激情、热血,以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带着斗志昂扬的社会主义建设激情,来到大山里安营扎寨,安家立业,最终海纳百川,成为贵州精神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命与血脉,也融进这片他们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他们仿佛神兵天将,一夜之间,从天而降。
仿佛一夜之间,三线像一个“战火纷飞”的战场,格外的火爆。
长篇报告文学《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连载之二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