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什伍连坐(什伍连坐制是什么意思)

什伍连坐(什伍连坐制是什么意思)

什伍连坐(什伍连坐制是什么意思)第2课列囯纷争与变法运动【名词解释】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指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的事情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如下: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

第2课列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名词解释】

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指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的事情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如下: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做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定。由诸侯做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什伍连坐(什伍连坐制是什么意思)

什伍连坐(什伍连坐制是什么意思)

2.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或《荀子·王霸》的版本。《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3.三家分晋: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晋国从春秋初期开始,政权逐渐被旁支和异姓卿大夫操纵。春秋中期以后,十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经过互相吞并,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知、中行六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代表新兴势力的六卿同晋国旧贵族曾进行激烈斗争。公元前550年以范氏为首的诸卿联合攻打当权的大夫栾盈,栾盈及其党羽全部被诛杀。自此以后晋国的旧贵族,如郤氏、胥氏、原氏、孤氏、续氏、庆氏、伯氏等族,日趋没落,不少降为平民,封地多变为晋国的县。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在地亩制、税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改革尤为有效。范氏、中行氏则不够彻底。公元前490年范氏、中行氏失败,逃出晋国。这以后,智伯进占范氏、中行氏故地,控制朝政。公元前453年赵襄子联合韩、魏打败智伯,分掉智氏的土地。公元前438年赵、韩、魏瓜分晋国,仅把绛和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赵、韩、魏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4.田氏代齐:春秋战国之际齐国大夫田氏推翻国君姜氏政权之斗争。齐景公(前547-前490)时,田桓子善于笼络人心,并联合鲍氏,于前532年打败齐国执政之栾、高两大势力。前489年,田厘子攻灭国氏和晏氏,杀死国君晏孺子(景公子),迎立齐悼公;接着又杀悼公,拥立齐简公。前481年,田成子杀死简公和右相监止,从此齐国由田氏专政。前391年,田和迁齐康王于海上,遂有齐国。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齐侯,姜齐终为田齐所代替。

5.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6.《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7.华夏:中华民族古时的称呼。“华”和“夏”都是美好壮大之意。到了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都自称“诸华”、“诸夏”,或合称华夏。由于当时中原各诸侯国,较之四周各地区,经济和文化更为发达,形成为我国经济文化中心,故而人们又往往用华夏,来称呼我国和我国各个兄弟民族。华夏文化地区,不仅有居全国中心之意,还有文化中心之意,因而人们又往往把这个地区称为中国。之后,虽经中华各族不断融合,各个王朝不断更迭,中国这个称呼,却一直沿袭下来。目前,称我们国家和民族为华夏的已经不多,把我国称为中国,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已遍及全世界。

8.《春秋左传》:此书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内传》,简称《左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9.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解体。唐朝的农业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在黄河流域乃至今甘肃、新疆地区,铁犁牛耕已普遍用于农业生产。

10.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11.郑国渠: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又称焦获薮)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又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做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做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280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五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湮废。

12.商鞅变法: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13.重农抑商:或“重农轻商”,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时期李悝、商鞅和《管子》作者等,认为农业是衣食和富家、强国的源泉,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主张以农为本。商鞅、《管子》作者和荀子等称农业(包括家庭纺织业)为“本”,把流通和奢侈品生产称为“末”,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重“本”轻“末”。韩非把“末”的概念扩大为整个工商业。他们对抑商程度的认识不同。但商鞅以后,中国封建王朝一贯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起来。后世反对抑商的人渐多,到近代,反对抑商包含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

14.什伍连坐法:是在国家的基层社会中实行,对我国封建专制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已有雏形。连坐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随着社会斗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得到了发展。这种连坐法不但实行于乡里的居民之中,也实行于军队的行伍之中。在商鞅变法中,什伍连坐制度是我国连坐制度形成的标志。

16.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均不被采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讲学。“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17.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秦汉以前文献多称老聃,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存《老子》一书,基本反映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以为万恶皆始于“有为”,欲使社会回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又否认传统的天命思想和先王、鬼神权威,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原,是一种生于天地之先,处于万物之外,无形体、无匹敌、无所不在的精神,故亦称为“无”或“虚无”。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依存和转化关系,然最终又主张消解矛盾,复归于“虚静”。对其思想之评价,学术界颇不一致,或谓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或谓其反映“公社农民”之情绪;或认为其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或认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均承认其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18.五经: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乐》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

19.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

20.《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1.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老子强名曰:“道”。

22.《老子》:先秦道家经典,又名《道德经》。相传是老聃所著。《老子》的成书时间,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其中虽有一些老聃本人思想,但更多地表现战国时期的特征。书分上、下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该书虽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但却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含有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属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炼,多运用排比、对偶句式,修辞凝炼、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23.仁政:孟子政治学说。孔子提倡礼治和德政,认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孟子继承和发挥孔子的思想,认为王者行政即“施仁”的过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他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

24.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随着西周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礼崩乐坏,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乱相,极力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提倡“克己复礼”,认为只有恢复礼乐制度,实行仁爱,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礼乐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

25.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6.百家争鸣: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代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主要有儒、道、法、兵、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展开了关于天道观、认识论、礼法制度、社会伦理、名实关系以及政治主张等问题的大论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发展,对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7.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

28.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即使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荀子还对天道观进行了阐述,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与人事的吉凶祸福无关。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29.《法经》:战国时期魏国制定的法典。战国初期,李悝任魏国相,主持变法,使魏国称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李悝集春秋各国法律之大成,制成《法经》。《法经》的完整内容今已不存,其片段章句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中。据史书记载,《法经》共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等六篇。

30.《诗经》:春秋末年,经孔子整理编订,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奉为儒家经典,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31.墨家: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翟而得名。墨家提倡“兼爱”,即无差别的爱,反对儒家有层次、差等的“仁爱”,由此又主张“非攻”,谴责列国的兼并战争。政治上,墨家提出“尚贤”,希望上自天子、下至乡里的各级职务都选拔贤人来担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主张“节用”,反对儒家倡导的厚葬和礼乐建设,认为这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世界观则强调尊天、尊鬼,迷信色彩较重。墨家的信徒人数很多,他们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带着宗教和苦行的色彩,战国时期社会影响相当大。

32.韩非: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韩非是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法家的代表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法、术、势缺一不可。“法”指成文法令,“术”指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他的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33.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34.道家: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列子、庄子。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其终极信仰对象。由于“道”具有“无”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信仰“道”就不是信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外在的他者,而是把不确定和变化本身接纳于其中。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将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对象往往带来灾难和冲突。另外,信仰“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道”把权力下放给人类,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对“道”的这种信仰,有助于人群凝聚、成长为一个有序、自由且有神圣感的社会。

35.名家:春秋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春秋战国,由于社会的大变革,“名实相怨”的情形十分严重,以致许多学派都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自己的观点来校正每件事物的名和实,以调整其矛盾。至战国发展为专门的学派,其代表者有惠施、公孙龙等。惠施学说的要义是“合同异”,既强调对立物间的同一,又强调同一体内部的对立。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公孙龙只看到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绝对化,否仍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倒向了诡辩论。

36.兵家:先秦研究军事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孙武、孙膑。孙武,春秋后期齐国人,所著兵书名《吴孙子兵法》,通称《孙子兵法》,全书分十三篇,系统地总结了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对后代影响至深。孙膑,战国中期人,孙子之后。孙膑所著兵书名《齐孙子》,共八十九篇,大约在东汉后期已亡佚,直到1972年,才在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经整理,以《孙膑兵法》行世,全书分上下两编,各收文十五篇,共为三十篇,为当今研究孙膑兵法乃至先秦军事的宝贵资料。

37.阴阳家:战国时期以宣扬阴阳、五行说为主的哲学学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末年的齐人邹衍等。齐国人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终始说。按他的说法,黄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代周的一定是水德。因为木胜土,土胜水,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后来秦始皇就采用这个说法,把秦朝定为水德。五行更始,“道”是主宰一切的规律,周而复始地循环。阴阳学说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影响极大。

38.《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9.《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篇长诗,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40.《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41.初税亩: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秦国商鞅变法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崩溃,中国的延续两千多年私有土地制度由此而生。

42.平籴(dí)法:公元前476年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于公元前445年,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即位。不久他就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变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平籴法”。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城市居民)”。这次变法(变法中不只“平籴法”一项内容)使魏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封建政权得以巩固,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

43.垄作法: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quǎn,田地中间的沟)。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上一篇: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简介(陶侃简介东晋名将陶侃一生都做过什么事)
下一篇: 张姓始祖(张姓始祖张挥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