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只蝈蝈当宠物
文:杨晓光
蝈蝈的寿命(蝈蝈的寿命有多长)
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老家的田野上,昆虫合唱团少不了大肚子蝈蝈的身影,它不怕烈日晒,无惧热浪袭,健步登上豆棵顶端亮翅鸣唱。
对于久住城里、常居高楼的我而言,蝈蝈,百分之百属于稀罕物。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疫情得到缓解,去“洋洋花卉”闲逛,我从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个带小笼子的蝈蝈,于是拎着蝈蝈喜气洋洋地回家。妻子开玩笑地对我说:“别人家都养狗、养猫、养鸟当宠物,你却拎来这么个小玩意当宠物。”
将蝈蝈笼挂在阳台的晾衣杆上,蝈蝈“吱吱吱”“括括括”地鸣叫。闲时,我将藤几、藤椅挪到阳台上,端一杯茶,端坐于阳台。盯着笼子里的蝈蝈,看它疾速地振翅,听着它的鸣叫。蝈蝈鸣叫的声音穿透力极强,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不由自主地勾起满满的回忆。蝈蝈叫了,就仿佛又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广阔的田畴,碧绿的庄稼地。
过去在昌黎县晒甲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屋檐下都会挂着一个高粱秸秆编织的小蝈蝈笼,里面饲养着一只或翠绿、或乌青的蝈蝈。气温越高,它鸣叫得越响亮,蝈蝈热闹的叫声,此起彼伏。蝈蝈的鸣声多变,音质和音色各有不同,时而高亢洪亮,时而低沉婉转,时而清丽自然,或如疾风骤雨,又似溪流潺潺,令人如沐清风,如闻天籁。
那时候的孩子们除了干不完的家务事,平时没啥玩具、也没啥娱乐,到夏天编个笼子,捉个蝈蝈放进去,看到蝈蝈优美的姿态,听着蝈蝈具有金属音质的叫声,天生的好奇心和对小宠物的爱心得到满足,空闲时间得到充实,在精神上也得到享受,小小童心感到其乐融融,确是一件好玩且有益的美事。
蝈蝈学名螽斯,它的个头较大,触角细长,天生一副英俊倜傥的勇武之相。一般来说蝈蝈的平均寿命在3个月左右,由于生命短暂,也被叫做百日虫。如果精心饲养,可以达到4个月甚至更长。随便找点胡萝卜、白菜心或丝瓜花甚至葱叶,足可将蝈蝈喂得心满意足,歌如泉涌。然而必须保证食物绿色健康无污染,才能让饲养的蝈蝈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平时我们饲养蝈蝈,只喂食一些蔬菜和水果,其实蝈蝈是偏爱食肉的杂食性昆虫,更多的还是爱吃蚂蚱、大麦虫、甲虫、知了等肉类昆虫大餐。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喂一些活昆虫,对于蝈蝈的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有一天我发现买来的蝈蝈吃了一段时间绿色食品之后,行动迟缓,肚子发瘪,声音萎靡,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于是我改变了它的饮食结构,把切成薄片的胡萝卜同泡涨的花生豆或者大黄豆混合在一起,作为精饲料喂给它吃。喂了几天再看,蝈蝈的瘪肚子明显地又鼓了起来,叫声也恢复了往日的洪亮。
蝈蝈分雌雄。雄虫具发音器,以左、右翅相互摩擦发音。发音主要为了招引雌虫。而雌虫不发音,不会被人们视为宠物来饲养。可作为宠物的蝈蝈,天生爱鸣叫,是具有诸多听觉乐趣的一种鸣唱类叫虫。蝈蝈的鸣叫受环境和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温度过低蝈蝈则不叫,周围环境太嘈杂或蝈蝈感觉到不安全,它也不叫。因此,要想让蝈蝈尽情地引吭高歌、纵情歌唱,既要保证温度,也要保证蝈蝈生存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人养蝈蝈的历史很早,蝈蝈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历来视蝈蝈为宠物,宋代人们开始时兴养蝈蝈,明代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到了清朝,从康熙、乾隆直到宣统都喜欢养蝈蝈。乾隆甚至为蝈蝈写诗《榛蝈》,诗曰:“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风。”时至今日,喜爱蝈蝈的依旧大有人在。在居室的阳台上悬挂一个蝈蝈笼,随手拿着一个贴身又小巧的蝈蝈袖笼,随时聆听蝈蝈美妙悦耳的叫声,岂不让人心旷神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