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南京几朝古都是哪九朝(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

南京几朝古都是哪九朝(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

南京几朝古都是哪九朝(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欲借南京的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南京建都,南京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宋代的南京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的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欲借南京的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南京建都,南京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宋代的南京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的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几朝古都是哪九朝(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

南京几朝古都是哪九朝(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

如此辉煌的南京城,谁能想到在历史上有十八次被攻破城池的可怕经历,现在就一一梳理出南京城的十八次破城经过。

南京的第一次陷落:公元322年,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大将军王敦以诛杀镇北将军刘隗为名,从武昌起兵,发动叛乱。晋元帝司马睿大怒,下诏定王敦为大逆,表示要亲率六军与其决战,并急调刘隗、戴渊入卫建康。王敦不久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自任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此后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公元324年,王敦再次起兵进攻建康,后病逝于军中,不久后,叛乱平息,王敦被剖棺戮尸。

王敦叛乱路线图

南京的第二次陷落:公元328年,东晋历阳内史苏峻,因征西将军、都督七州诸军事的权臣庚亮欲解除自己的兵权,以讨伐庾亮为名,联合祖约起兵反叛,攻入建康。东晋宫室被焚毁,都城建康满目疮痍。公元329年,东晋荆州刺史陶侃,率领大将温峤、毛宝、王允之、虞谭、卞敦等,收复东晋首都建康城,苏峻战败被杀。

南京的第三次陷落:公元402年,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司马元显,忌惮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在江陵拥兵自重,遂下令讨伐桓玄。桓玄于是留桓伟守江陵,亲自率兵东下,不久攻入建康。公元403年冬,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后遭到北府兵将领刘裕讨伐,兵败逃回江陵。

南京的第四次陷落:公元498年,南齐大将军崔慧景,因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屠杀功臣将相,崔慧景心怀不安,遂在广陵起兵叛乱,东进攻破南齐首都建康城。公元499年,南齐皇帝萧宝卷在自己的族叔萧懿帮助下,镇压了崔慧景叛乱,收复南齐首都建康城。后南齐皇帝萧宝卷忌惮族叔萧懿的威望,将萧懿杀死,所以萧宝卷便与萧懿的亲弟弟萧衍结仇了。

南京的第五次陷落:公元500年,南齐雍州刺史萧衍,率领手下大将曹景宗和韦睿等在襄阳起兵,南下攻破南齐首都建康城。南齐宣德皇太后王宝明在自己的叔叔萧衍逼迫下,下诏废了自己的小叔子萧宝卷,而立萧宝卷弟弟萧宝融为齐和帝。

南京的第六次陷落:公元549年,东魏叛将侯景,因梁武帝萧衍意欲与东魏和解,心生恐惧,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屠戮门阀世家,囚杀梁武帝父子,掌控梁朝军政大权。公元551年,侯景篡位自称皇帝,国号为汉。公元552年,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正式称帝,是为梁元帝。其派江州刺史王僧辩和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出兵平叛,击败侯景,收复南梁首都建康城。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羊鹍杀死,叛乱终于平息。

侯景之乱路线图

南京的第七次陷落:公元555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派遣他的弟弟上党王高涣,护送梁武帝萧衍的侄子萧渊明从北齐首都邺城南下,攻打南梁首都建康城。北齐上党王高涣在南梁将军王僧辩的帮助下,攻破南梁首都建康城,立萧渊明为南梁皇帝。不久南梁将军陈霸先出兵收复了南梁首都建康城,杀死了萧渊明,总摄梁朝军国大事。

南京的第八次陷落: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隋文帝杨坚次杨广,率军趁长江下游陈军欢度新年之际,分路渡江。隋行军总管贺若弼军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后攻破都城建康,贺若弼从北掖门入城,西路军总管韩擒虎已率五百骑兵于朱雀门先期入城,并俘获陈后主,占据了府库,陈朝灭亡。

隋灭陈进军路线图

南京的第九次陷落: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遣大将曹彬、潘美、李汉琼等,率领十几万大军从北宋首都开封南下,多次击败南唐水陆大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将南唐后主李煜俘虏到了北宋首都开封。

南京的第十次陷落:公元1129年,金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颜兀术,率军渡过长江,击败杜充所率宋军,攻下建康,分派诸将徇近地。公元1130年,金军掠夺宫廷上万宫女妃子之后,火烧建康,屠杀居民,仅剩十分之一。不久岳飞率军收复建康,将建康城金军五千人全部杀死。

南京的第十一次陷落:公元1356年,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朱元璋趁机亲自统率水陆大军,进攻集庆,在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很快便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建立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

明初进军路线图

南京的第十二次陷落: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的大军,乘胜进军,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燕军攻入南京,江山易主。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靖难之役

南京的第十三次陷落:公元1644年,朱由检殉国后,朱由崧被拥立于南京,建立南明,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公元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俘虏弘光帝,后废除南京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定为江南省省府,成为统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

南京的第十四次陷落: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后,率军顺江而下,攻克江宁,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洪秀全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形势图

南京的第十五次陷落:公元1864年,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湘军蜂拥入城,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缘梯而入,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南京的第十六次陷落:公元1927年,北伐军在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南昌、九江之后,于3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后占领上海,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

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路线示意图

南京的第十七次陷落:公元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40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

南京的第十八次陷落:公元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渡大江,敌军自以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彻底崩溃,敌酋仓促之中,不战而逃。起义将领吴化文带领35军,和敌28军展开激战,很快就杀到了南京城下,4月23日攻占南京城,冲进总统府,南京解放,仍为直辖市。

上一篇: 元朝的版图有多大(元朝的版图有多大)
下一篇: 三十六计详解(三十六计详解完整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