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爱好的生活艺术总少不了饮茶。正因此,茶走进了他们的笔下,融入辞藻华丽的诗词之中。
据统计,唐代关于茶的诗歌有近500首,宋代有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的诗歌,一共2000首左右,真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相信茶友们也听过不少描写茶的诗词,但你都知道这些诗词里的茶是哪一款茶吗?你又是否喝过呢?
四字诗(四字诗句)
今日,小编整理了五款古代诗人笔下的茶,最后一款茶保证你一定没喝过。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双井茶》宋欧阳修
双井茶产于中国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属芽茶,素有“绝品”、“草茶第一”的美誉,乃宋代贡茶之一,力居宋茶冠首。
此茶外形圆紧略曲,形如凤爪,锋苗润秀,银毫显露。茶汤高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厚,叶底嫩绿匀净。
沏一杯,叶芽如凤爪般舞动,汤色碧纯,小泯一口,醇和微甘的滋味顿时洗去一路风尘,令人疲惫全消,连呼好茶。
除了欧阳修以外,写双井茶的诗人很多,其中尤以江西籍贯的诗人居多。譬如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早在北宋时期,他就常常将家乡精制的双井茶推赏于京师。
——《琴茶》唐白居易
蒙山,即今天四川雅安的蒙山。雅安地处中国和世界最宜绿茶生长的神奇的北纬30度,海拔800至1200米的高山茶园。
降雨、日照、多雾等气候和酸性肥沃土壤、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等自然条件,造就了千年传颂的蒙山茶。
茶叶的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经过三炒三揉杀青塑形。叶片紧凑多银毫、嫩绿色润。
茶叶在水的作用下,在杯中旋转,慢慢舒展,茶汤渐渐呈现嫩绿,香气与茶汤交织,令人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与章岷从事斗茶歌》北宋范仲淹
武夷山在福建境内,后人曾以“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来形容武夷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特征。
唐宋时期的武夷茶多是蒸青团饼茶。在历史变迁中,武夷山成了乌龙茶的发源地。到了今天,人们提到武夷茶,大多想到武夷岩茶。
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武夷岩茶一种有别于其它茶类的“岩韵”。常喝岩茶的人,一般会用“香、清、甘、活”4个字来形容那种独有的“岩韵”。
武夷岩茶外形条索肥壮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冲泡后,汤色橙黄,滋味醇厚,经久耐泡。
——《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紫笋茶是唐代贡茶,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顾渚山一带。
紫笋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
紫笋茶制作工艺随历史发展不断演进的同时,古代制茶方法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延续传今形成了茶叶界的“一茗七法”:团法、饼法、凌霄法、周氏炒青法、许氏炒青法、北山僧法和大叶蒸青法。
2011年5月,“紫笋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题画》明唐寅
明朝的苏州,洞庭碧螺春尚未闻名,但另一种茶“冠绝天下”,它就是虎丘茶。
虎丘茶的珍稀首先在于其色香味俱佳,正如卜万祺在《松寮茶政》中所说“色味香韵,无可比拟”。
虎丘茶能够在明朝享有盛誉,其独特的焙制工艺也是重要原因。王士性曾对虎丘茶的焙制工艺称赞有加,认为虎丘茶“茶品固佳,然以人事胜,其采揉焙封法度,锱两不爽”。
到了近代,虎丘以花茶出名,苏制茉莉花茶曾经在北方极为畅销。现在虎丘花茶仍存,不过产量不高,知道的人不多。
以上五种藏在古诗词里的好茶,你喝过哪几种呢?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词里的茶?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图片系传家茗作原创,部分文字内容源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