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有一个习惯,就喜欢从娘家蒙古草原科尔沁部落挑选皇后,她的儿子顺治帝的两位皇后均出自这里,但是,在为孙子康熙帝选皇后时,她却没有坚持这个习惯。为什么呢?
孝庄太后是个最深明大义的人,她的一切打算都是为了稳固大清的江山,当幼小的康熙帝继承皇位后,她发现了朝中势力一边倒的局面,就是辅政大臣鳌拜权势滔天,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为了能够平衡朝中势力,孝庄太后决定不再从娘家选皇后,而是破例选了另一位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康熙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
赫舍里氏出身高贵,为满洲正黄旗人,除了爷爷索尼是高官之外,父亲噶布喇也是朝中议政大臣,作为家中嫡女,赫舍里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端庄贤淑,知书达理。
赫舍里氏入宫时,仅仅10岁左右,还是个小女孩,但是,在古代,她已经是个小大人了,虽然她只比康熙帝大两三个月,但是,她很懂事,与康熙帝相处得很好。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康熙帝很喜欢赫舍里氏,可以说,赫舍里氏是康熙帝的初恋。
在扳倒鳌拜这件事上,赫舍里氏的爷爷索尼对康熙帝的帮助最大,赫舍里氏也表现得很镇静,一直陪着康熙帝,与他一起面对朝中风云变幻的局势。可以说,他们是患难夫妻。
康熙八年二月,15岁的赫舍里氏有喜了,同年十二月,她产下了一个男婴,这可是康熙帝的嫡皇长子,整个后宫都因为这个皇子的到来而喜悦,康熙帝亲自为他取名为承祜,对他寄予厚望。
只可惜,赫舍里氏生育年龄太小,承祜两岁事就夭折了。赫舍里氏和康熙帝的失子之痛在康熙十二年得到了缓解,因为赫舍里氏再次有喜了,次年,20岁的她再次产下一位小皇子,康熙帝大喜,给孩子赐名胤礽。
但是,紧接着等待康熙帝的是大悲,因为,赫舍里氏生这个孩子的时候,一度难产,好不容易生出来了,又昏迷了过去,没过多久就薨了。
赫舍里氏才二十出头,就遭遇了难产,实在是令人可惜,康熙帝难以接受这个噩耗,一度悲伤过度,难以从中走出。此后的很长时间,康熙帝对赫舍里氏的离去难以释怀。
毕竟,赫舍里氏与康熙帝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互为初恋,共同面对了很多人生的酸甜苦辣,可以说,他们是成长型的夫妻,情深意长。
康熙帝十分不舍自己的第一个皇后,将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他们儿子胤礽的身上。大清皇帝的规矩是不在生前立皇太子,但是康熙帝破了这个规矩,在胤礽出生后不久就立他为皇太子,决定将来把皇位传给胤礽。
可以说,在康熙帝众多的皇子中,康熙帝在胤礽身上花费的心血最多,不仅亲自教导胤礽,甚至又当爹又当妈,将对赫舍里氏的思念,都倾注在胤礽的身上。一向很有原则的康熙帝,甚至会在胤礽犯错时,选择原谅他,他对胤礽的爱已经到了溺爱的地步了。
但是,胤礽反馈给康熙帝的确是恃宠而骄,难堪大任。康熙帝为此痛心疾首,但是,看在赫舍里氏的面子上,都会选择包容,而胤礽却变本加厉,最终还是触怒了康熙帝的底线,罪不可赦,被废黜了皇太子之位。
从那以后,康熙帝再也未立过皇太子,可以说,胤礽是大清唯一的一位昭告天下的皇太子。
虽然对胤礽恨铁不成钢,但是,康熙帝始终对赫舍里氏充满了思念,虽然他的后宫佳丽无数,也册立了家世显赫的皇后,但是,谁都比不了赫舍里氏,他为赫舍里氏拟定的谥号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深情——仁孝皇后,这个谥号在大清是独一无二的。
能被一代明君如此深爱,赫舍里氏不愧是大清皇后的典范。作为清朝第一位满人皇后,赫舍里氏德才兼备,母仪天下,倾尽所能,支持康熙帝,巩固了大清的江山,也做好了后宫的表率,可以说,她是清朝皇后中的佼佼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