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

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

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1929年10月,毛泽东来到上杭县城,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重阳节时,人们常常在这里登高,赏菊。正在养病的毛泽东登上临江楼,凭栏远眺,但见金菊遍野、天高云淡,触景生情的毛泽东喟然长叹,挥毫写下了这首《采桑子?重阳》:《采桑子重阳》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

1929年10月,毛泽东来到上杭县城,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重阳节时,人们常常在这里登高,赏菊。正在养病的毛泽东登上临江楼,凭栏远眺,但见金菊遍野、天高云淡,触景生情的毛泽东喟然长叹,挥毫写下了这首《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

采桑子原文(采桑子原文及翻译)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打破了古人填词“悲秋”的传统,本是婉约风格的词牌《采桑子》,却写成了一首非常豪迈的词。以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出了对革命事业的由衷赞美。同时也体现出了毛泽东在逆境之中,乐观向上的壮志豪情。读来豪气干云。

古代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常常是吟咏生命,怀念故乡,移情老人,毛泽东的词则格外地渗露着远非闲病之人所能到达的乐观和高昂。他一扫过去诗坛的悲秋情调,把人们引到一个革命家的内心世界,把秋日的菊花勾起的感伤和寂寞,投射到对开阔的大自然的凝视之中,心情显然又归于明朗。

在1962年发表这首诗词时,他把“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进一步表现出战地秋景的绚丽和壮美。此时,他处于革命生涯中短暂受到挫折的时期,在身心伤病的状态下写重阳节,换成他人,将会写出多少怨和忧。而毛泽东却写得如此昂扬振奋,气势恢弘!“人生易老天难老”,这并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赋予了全新的思想审美,撼心动魄。

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此时的秋菊在作者眼里,不是历代文人厌战的借喻感伤,也不是历代骚客的观赏把玩,而是秋色中最耀眼的蓬勃生机,是人间“分外香”的盛景。

“一年一度秋风劲”,秋风也不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愁煞人,而是扫除残枝败叶的伟力,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劲扫,天地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将更加富有生命力,独领风骚,开创中国新时代。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一篇: 江华岛(江华岛事件)
下一篇: 长天一色(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