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
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交加的成语(什么交加的成语)
【成语】唾壶击缺
【拼音】tuòhújīquē
【释义】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出处】出自《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解释:王敦每次喝酒以后,就吟诵魏武帝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为节拍,壶边被敲得尽是缺口。
【近义词】唾壶击碎唾壶敲缺
【反义词】无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示例】
清钮琇《觚賸·虎林军营唱和》:“吴愧菴名炎……同以史事株连,逮系虎林军营。吴有《营中送春》诗云:‘一半春光缧絏过,唾壶敲缺待如何。’”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先祖旦釜公《巩县幕中五十自寿沁园春》云﹞忧来处,把唾壶敲缺,羯鼓频挝。”
周斌《和剑华醉歌行》:“毕竟英雄心不死,唾壶击缺剑光紫。”
《北堂全唐诗》二四六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颖》诗:“长啸风林动,高歌唾壶缺。”
【造句】
窃思古人读书有唾壶敲缺之雅事;千载之下,吾复有声振屋瓦之壮举乎!且为一诗,聊以解嘲!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有个大将军名叫王敦。王敦,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
大将军王敦为人豪爽有勇气,性格放旷不拘束,对时局十分关切,常忧国忧民,当时人们认为他是高尚之士。王敦曾当众表演击鼓,音节谐韵,神情自得,旁若无人,在坐观看的人都称他雄爽。
每逢酒后,就吟咏曹操《神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每吟咏,意气激昂,边吟诗边拿如意敲着唾壶打拍子,壶口全给他敲破了。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王敦权势越来越大,想控制朝廷,晋元帝既怕他又恨他,就重用刘隗等人,王敦心意不平,所以经常吟咏曹操的这首诗,藉以发泄胸中的愤恨之情。
太宁二年(324年)六月,王敦以左司马温峤为丹阳尹,意图借此监视朝廷动静。但温峤却将王敦的谋划尽数禀报给司马绍。司马绍当即决定讨伐王敦。王敦大怒,遂以诛杀温峤等奸臣为名,再次举兵。他此时病势沉重不能领兵,便以王含为元帅,与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五万大军向建康进发,并暗示钱凤等在破城后杀死司马绍。
王含、钱凤等军水陆并进,很快便攻至建康,屯于秦淮河南岸。温峤移驻北岸,因宿卫兵力薄弱而所征边军尚未抵达,下令烧毁朱雀桥,与叛军隔河对峙。王导期间曾试图劝降王含,但未能成功。不久,司马绍出屯南皇堂,命将军段秀和中军司马曹浑等率数千甲卒,乘夜渡河袭击叛军,在越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大败王含,斩杀其前锋将领何康。
王敦闻败震怒,欲强撑病体亲赴前线督战,最终因病重乏力而未能成行。王敦在重病之中愤恨交加,当日便死在姑孰军府,终年五十九岁。
【成语接龙】
唾壶击缺?缺口镊子?子曰诗云?云阶月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及言?言不达意?意气用事?事以密成?成败论人?人面兽心?心上心下?下气怡色?色胆包天?天行时气?气吞河山?山鸡映水?水中捉月?月晕而风?风风雨雨?雨散风流?流言风语?语短情长?长绳系日?日旰忘食?食不充口?口口声声?声色狗马?马角乌头?头面人物?物是人非?非昔是今?今生今世?世态人情?情深似海?海岱清士?士死知己?己溺己饥?饥駈叩门?门户之见?见利忘义?义断恩绝?绝薪止火?火树琪花?花光柳影?影形不离?离世异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走金飞?飞升腾实?实与有力?力微任重?重手累足?足音跫然?然荻读书?书香人家?家累千金?金篦刮目?
?请来挑战“弃”、“鸣”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吧!
我在评论区等你哟~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成语。
1.
2.
3.
4.
5.
6.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好吧,机智的小伙伴,
是不是都猜出来啦?
我在评论区等你呀~
本期参考答案:
半信半疑、穷困潦倒、街头巷尾、
棋逢对手、遁入空门、浑水摸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