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方国外,渭南在先秦还置有不少城邑,分述如下。
彭衙邑
亦作
少梁邑(少梁邑之战)
邑,西周置,在今陕西白水县城东北30公里的纵目乡南彭衙村。春秋初期,秦宁公(前715—前704)、秦出公(前703—前698)均葬于彭衙。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79),秦武公伐彭戏氏。《史记正义》载:“戏,戎号也,盖同州彭衙故城是也。”周襄王二十七年(前625)二月,秦穆公派孟明视伐晋,晋将先且居在秦军未至边界之际,挥师西进于彭衙,与秦军大战,秦军败。冬季,晋派先且居同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合兵伐秦,占秦彭衙及汪邑。周襄王二十八年(前624),秦晋王官(今山西闻喜县西)之战,秦大获全胜,复夺彭衙。周显王十九年(前350),秦废彭衙邑,置白水县。
屠邑
西周置,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黄河西岸。
阴晋邑
亦作华阴邑,春秋时晋置,位于今陕西华阴市岳庙乡岳东村北500米处,北邻老西潼公路。1959年黄河水库文物考古队考察确认为阴晋城遗址。发掘出许多战国时的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并发现一枚魏国货币——方足布。1988年9月文物普查,发现该遗址上现有南北走向残城墙183米,北城墙残迹110米。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阴晋人公孙衍,先在秦国任大良造,后入魏,率魏、赵、韩、燕、中山五国之兵抗秦。公孙衍是著名的大纵横家,在当时与张仪、苏秦齐名。东周威烈王十三年(前413),魏与秦战于郑,秦败,阴晋邑归魏。周安王十三年(前389),秦调50万大军伐阴晋,魏西河郡守吴起率5万人迎战,秦败。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与秦连战失利,求和,纳阴晋于秦。秦置宁秦邑。后改置宁秦县,辖今华阴、潼关两县地。
武城邑
亦名武平城,春秋时晋置,在今陕西华县柳枝镇骞家窑东北一高地上。《华州志》载:“武平故城在州东十七里,逶迤丘阜”。1958年发现并试掘,古城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250米左右。城墙用黄土夯筑,夯层坚实。现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康公二年(前619),秦伐晋取武城,设武城县。秦景公十三年(前564),秦伐晋,求助于楚。秋,楚驻军武城,作为秦的后援。秦厉公二十一年(前456),晋攻秦,取武城。秦惠公十年(前390),秦与魏再战武城。秦惠公十四年(前387),魏伐秦,败于武城之下,魏将识被俘。东汉年间,废武城县。
辅氏邑
春秋时晋置,后属秦,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距县城18.5公里的步昌乡小伏坡村。民国时期,小伏坡村西城门上仍有石刻“古辅氏城”牌匾。周定王十三年(前594),秦桓公攻打晋国,晋将魏颗率军迎战,在辅氏击败秦军,俘虏了秦大力士杜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韩、赵、魏三分晋室,辅氏城归魏。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伐魏,魏连战失利,尽献河西地于秦,辅氏城归秦。
蒲城
春秋时晋置,在今陕西蒲城东南25公里的龙池乡晋城村。据《史记》记载,周惠王十二年(前665),晋献公宠妾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城,公子夷吾居屈。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骊姬诬陷太子申生,逼其自杀。此时重耳、夷吾来朝,骊姬又诬陷二位公子,二人恐惧,重耳回蒲城,夷吾回屈,各保其城。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晋献公对二公子不辞而去产生怀疑,误认为骊姬诬陷之言是对的,于是派勃杀重耳。重耳越墙而逃,杀者追之不及,割其袍袖。重耳仓皇逃至北征邑,后逃至翟。周襄王七年(前645),秦穆公与晋惠公战于韩,秦败晋,虏惠公,晋献河西地,蒲城归秦。1992年,长城史专家彭曦教授在晋城村考察,发现村南还有残存城墙40多米。
元阝邑
春秋时秦置,在今陕西澄城县城南12.5公里的交道乡元里村。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晋襄公伐秦,围元阝,不克。魏文侯三十七年(前409),魏将吴起伐秦,占元阝,筑元里城。魏惠王十七年(前354),魏与秦战于元里。秦惠文王八年(前330),魏献河西地予秦,元里归秦。
北征邑
春秋时晋置,在今陕西蒲城县城东北30公里的西头乡避难堡村。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晋献公派人到蒲城(今陕西蒲城县晋城村)杀公子重耳。重耳越墙而逃,杀者追之不及,割其袍袖。重耳仓慌逃至北征邑。北征邑从此俗称避难堡。周顷王二年(前617),秦康公伐晋,夺取北征。秦设北征县。
汪邑
春秋时秦置,在今陕西澄城县西部。周襄王二十七年(前625)春,秦伐晋,战于彭衙。冬季,晋将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合兵伐秦,夺取汪、彭衙二邑而还,以报彭衙之役。秦惠公七年(前393),魏败秦于汪。秦惠文王八年(前330),魏献河西地予秦,汪邑归秦。
新城邑
春秋时秦置,在今陕西澄城县城东北10公里的罗家洼乡新庄村。《左传》载:僖公十八年(前642),“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十九年遂城而居之。”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晋襄公伐秦,围打新城不克。战国时,新城为秦公子封邑。
少梁邑
春秋时秦置,在今陕西韩城市区南8公里的芝川镇东少梁村。秦穆公十九年(前641),秦国灭梁国,置少梁邑。晋灵公四年(前617),晋国伐秦,取少梁。秦灵公七年(前418),秦与魏战于少梁。秦败,少梁邑归魏。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秦与魏战少梁,俘魏将公叔痤。秦孝公八年(前354),秦与魏战于元里,斩首七千,夺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将少梁更名为夏阳,置夏阳县。
繁庞邑
春秋时秦置,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魏文侯三十四年(前412),魏公子子击攻占秦邑繁庞,并将城内百姓赶出,秦移城籍姑。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秦、魏交战于少梁,俘虏了魏将公叔痤,复夺繁庞城。
重泉邑
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蒲城县城东南22.5公里的龙池乡北钤铒村。1963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洛河考察组考证,遗址范围1×1公里,出土遗物有云纹瓦当、筒瓦、板瓦、空心砖、花砖、秦砖、灰陶盆口、陶水管等,断定为古重泉城遗址。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秦简公为阻挡魏国入侵,在距晋城(今蒲城县龙池乡晋城村)2.5公里处置重泉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置县,重泉始为县制。
雒阴邑
战国时魏置,后入于秦,在今陕西大荔县羌白镇明水村。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伐秦,筑雒阴。秦惠文王八年(前330),魏与秦交战接连失利,尽献河西地于秦,雒阴城归秦。
杜平邑
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澄城县东南25公里的业善乡。《史记·秦本记》载:秦孝公七年(前355),“与魏惠王会杜平。”即此。
合阳邑
战国时魏置,后入于秦,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魏文侯派大将吴起伐秦,在莘地筑城。因城位于洽水之阳,故称合阳邑。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秦军击魏于临晋,围合阳。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魏献西河地于秦,合阳归秦,秦置合阳县。
籍姑邑
战国时秦置,在今陕西韩城市北17.5公里处。《史记·秦本记》载:“秦灵公十三年(应为秦简公三年,前412),城籍姑。”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