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泾川县的上一集,我先对这里的地理和经济概况做一下简要的介绍。泾川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东部,秦陇二省的交界处。
它东与宁县及陕西长武交界,西接崇信和崆峒,南邻灵台,北靠镇原和西峰。
如果说镇原因距离最近,是西峰(庆阳)与崆峒(平凉)两区名义上的枢纽,那么泾川就是实际上的枢纽。
平凉市有几个县(平凉市有几个县几个区)
因为泾河河谷东西向大通路的有利条件,高速、铁路等多条交通要道都会绕行到这里,外加其地处平凉与庆阳二市的交汇之处,商贸往来频繁。
如果我说泾川县是陇东地区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县城,预估超八成的陇东人都会感同身受。如果说庆阳只能连接西安与银川,那么泾川这条线则是关中连接西北四省的三岔路口,这里我需要重点叙述一下。
泾川县位于泾河与汭河的汇流之处,虽说泾河是条主干河流,可汭河河谷的宽度丝毫不亚于泾河,宽度均超过了一公里,足以容纳的下一座县城。
而泾、汭两河谷之间的大寨塬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黄土残塬,由六盘山脉到泾川县延绵百里且不断收窄。
它的塬面细长且两侧峡谷的坡面陡峭,逼近泾川县的时候,塬面骤然止步,塬头孤秀挺拔的宫山如同一把削尖的利刃,颇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壮气势。
这种地形构造摆明了是要把西去东来的道路局限在两条河谷之内,为古泾州商业的繁荣和常年的战乱提供了条件。
你若是向泾河的一侧走,过了崆峒翻越六盘,就进入了通往兰州的大通道,沿清水河道北上也可以直达宁夏、内蒙;若是沿汭河的一侧走,在华亭稍加休整,也可以南下至天水、陇西。
也难怪我在讲北魏南、北石窟寺及由李世民亲自参与的浅水塬战役中,泾州均为其中的主角。
周边数百里的城池也固然是逃不掉古泾州政治与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且多数曾以泾州为中心的安定郡管辖过。
想想曾经泾州的辉煌,再看看如今泾川县的平庸,百感交集。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古泾州城位于如今泾川县城的北岸,大云寺所在的泾河凸岸处。
它的东西南北各长七里,周长达28里,面积相当于今日县城未扩张之前的10个之多。
从北魏、唐代的战争史记载中可以得知,城内人口最多时达30万人以上,军队约20万人,即使是在高楼鳞次栉比的当下也都望尘莫及。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千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沿着泾河及两侧的山谷汹涌而下,将古城中的很多遗址都冲毁,泾州衙自此由水泉寺古城迁至泾河南的皇甫店(今老城处)。
出于对那场洪水的提防与恐惧,明清两朝的泾州决定长期在南岸发展,不曾再将城池搬回或是扩张到宽广的北岸,人口规模以及政治影响力也被极大地限缩,逐渐被平凉郡压制成为一座小县城。
转眼到了人类无所不能的现代,洪水之殇难再重演,也早已被人遗忘。可是泾川县北岸被洪水冲毁的那片城池故址又因为文物保护的原因依旧没有被开发,反观泾河南部的这片县城倒是由西向东扩张地很快。
纵观整片泾州城区,纵向的泾灵路将县城分割成了新、老两片。
老城中心的道路呈“井”字形,高低参差的建筑扎堆似的聚集在这里,初来者乍看上去无头绪,仔细推敲倒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泾州街横贯新、旧两城的中央,道路笔直且交通便利,人流和车流多汇集于此,也带火了道路两侧的商业与宾馆酒店。
我到这里的时候正值七月底,宾馆酒店家家爆满供不应求,这对于一座已经落寞数百年的古城来说极为不寻常。我当时想,难道泾川县的旅游业这么发达,让以崆峒山景区冠名的平凉市都自叹不如?
询问了店家才知道,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西瓜采摘的季节,期间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前往泾川的瓜田组织采收西瓜,在酒店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据了解,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积极与泾川县对接帮扶的是天津市武清区。在众多帮扶项目中,成片的温室蔬菜园区成了泾川的亮点,也引来了大批南方商帮等前来投资。
据最新数据显示,泾川的总人口为34.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达31.7万人。这其中数以万计的民众都在外务工,致使近些年泾川的常住人口数量逐年下跌。
自从实施标准化农业之后,民众将自己的土地入股,每年除了分红之外,还能在家门口进行长期务工,既提高了收入又能照顾到家里人,极大地改善了泾川县的就业环境。
也正是因为这段期间,泾川县的宾馆一房难求才使我有机会了解到了这段小插曲,真替民众生活的改善而感到高兴。
虽然说泾川老城的泾州街相当热闹,可这里真正的中心却在由中山街和安定街交汇的十字处。
翻阅泾川县的明清县志,一圈整体呈方形且缺了一角的古城墙正好对应着这里。它的南门和北门分别位于中山街的两端,西南侧的阁子沟在城墙拐角处绕行而过。
除了这两个城门之外,还有一处南门设立在新建街的最南侧,面朝嵩山,构成了这个近乎半封闭的城池。
这里远离河道,位于山脚下的一处缓坡之上。料想当年的大水并未殃及到这里,才使得泾川县择地而居,燃起了新的希望。
好了,泾川县的上集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集节目我将着重介绍古泾州璀璨的历史和这里著名的大云寺、王母宫石窟等古迹。
为了叫更多人留意到《刘峻言航拍记录中国》这个节目,期待下一集的同时,记住务必要点赞、关注和评论,这样才能给与我们更持久的更新动力,为谱写中华城市旅游路线图的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吧!
发表评论